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頭村

(山東省臨朐縣柳山鎮城頭村)

鎖定
城頭村隸屬於山東省臨朐縣柳山鎮,位於臨朐縣城東南33公里,柳山鎮政府駐地6.2公里處,孟津河與大沙河(英山河)交匯處的西北部,柳(山)高(崖)路東側,東鄰昌樂縣周家溝子村,西鄰廟山村,北鄰杜家莊村,南鄰徐家河村。
中文名
城頭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朐縣柳山鎮城
地理位置
臨朐縣城東南33公里
歷史記載
二千多年前,既有人在此繁衍生息,至西漢置朱虛縣,此處為朱虛城故址,至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張氏始祖七世兄張英由今白塔鄉窩鋪村遷此定居,因處朱虛故城東頭,故村名為城頭。以張姓為主體,後有韓、徐、秦、陳、趙、王相繼遷入,共七個姓氏,都是漢族人。
明、清兩朝屬臨朐縣忠善鄉,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屬孝慈鄉,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屬柳山區,1927年至1956年屬臨朐縣第六區廟山鄉,1956年3月劃入辛寨區,1958年10月屬柳山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鎮)屬辛山鄉,1993年並回柳山鎮至今。
村交通便利,西臨柳(柳山)—高(高崖)路,東河、後河分別修建有寬4米,長35米的滾水橋,耕作路統一規劃。
村土地分佈為兩嶺一窪一河灘,嶺為砂石土壤,窪為壤土地,素有“三來數着城頭上”的青州府三號高產地塊的美稱。
全村現有耕地1200餘畝,313户,1157口人。
自古以農業為主,種植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地瓜等,生產力極低,收入很低,大多數農民過着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建國前後桑蠶收入是當時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糧桑間作,地邊坎沿、河灘、路旁桑樹林立,養蠶之户十有八九,1953年至1958年全村擁有桑園100餘畝,1973年在東嶺建起10間大養蠶室,桑園發展到300畝,養蠶業達到高峯,繭產量達90餘斤/連,年收入3萬元以上,村民生活顯著提高。
1952年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大多數農户辦起了互助組,初步解決了各農户的耕、種、收的困難。在黨的對工業、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的方針政策的指引下,於1954年冬成立了城頭村第一個農業合作社—曙光初級農業合作社,當時以農民土地、大型農具、耕畜及勞動力入股的方式組建,村民初步走上了互助合作社的道路。1975年後開始大面積推廣黃煙種植,最多時面積達600畝,單產350斤,總產量達21萬斤,人均增收550元,年收入達28萬餘元,黃煙種植為村民主要經濟收入,養蠶已成為歷史。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該村種植業,從以特色、專一,到全面發展,從以糧為綱到瓜菜經濟,走過逐步發展增加收入的過程。當時以春種紅蘿蔔秋種芹菜冬貯春節賣的小菜園種植模式,開始發展瓜菜種植,尤以“城頭芹菜”著稱。70年代,經過不斷創新,農民逐步摸索出低温菜窖貯存芹菜不變黃的方法,把所產芹菜麥收後畦苗,立秋後移栽,立冬後收貯,使芹菜收穫後放在低温保濕的條件下貯存一百多天後,春節上市,這時芹菜中的纖維糖化,杆中無絲,吃起來甜翠可口而著名,由於種植的芹菜品種優良,種植技術較好,每棵芹菜株高1米以上,單株重最高可達2公斤以上,形成了當地特有的優良品種而享譽全國,遠銷到全國各地,1976年曾種植芹菜達300餘畝,畝產六千斤以上,總產量180多萬斤,人均增加收入500餘元,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這也成為城頭村集體經濟時期歷年無集體貸款的經濟後盾。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1999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產業結構調整,規模化瓜菜種植代替了小菜園經營模式,2001年首次建立塑料大棚120個,總面積達200畝,主要以大棚西瓜、辣椒為主;2008年已發展大棚409個,佔地面積628.5畝,年收入960多萬元,所產瓜菜以質優而遠銷全國各地。農業的發展同時帶動養殖業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養殖業,現有蛋雞舍40餘間,養鴨大棚8個,肉雞大棚3個,佔地20多畝,生豬、奶牛、奶羊養殖也相繼興起,養殖業年收入達358.2萬元。
該村水利設施較好,現有大型揚水站4處,小型揚水站20多個,共鋪設地下輸水管道8000餘米,實現了水利井灌全覆蓋。1973年在林搞農田基本建設中,大搞平整土地外,打機井、截潛流、興建東嶺揚水站,土法上馬,自力更生,用墳磚砌起寬60釐米,牆高50釐米,頂半圓弧的地下水道400多米,打山洞水道137米,明渠600多米,配用三台50馬力的動力機的三級揚水站,此項工程勤儉節約,物料自籌,墳磚名為老社員投資,勞力出義務工,沒向國家要一分錢,歷經七個多月建成,是一個能澆全東嶺及東窪七天一輪灌500多畝的大型揚水站。1975年開始設變壓器2台共80千瓦並普及全村用電,揚水站也改機灌為電灌站。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開始復興,建築業、運輸業、商飲業、加工業發展迅速,現開設飯店1户,日用百貨門市4個,農資經營4個,客貨運輸11輛,水泥予件加工廠2家,油坊2户,挖掘機、裝載機6台。農村勞務快速形成,農民工進城務工人數達300之多,其工資收入高者日均90至150元,低者40至60元,收入穩定,佔全村收入的30%左右,年收入400萬元以上。
1950年設立小學,2001年撤銷併入廟山小學,原校改為幼兒園。
1968年實行合作醫療,設立衞生室1處,醫務人員1人,現有衞生室2處,醫務人員3人,村民全部加入新型合作醫療。該村現有低保户1户2口人,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總人口數逐年下降,現享有上級計劃補貼的2人;五保户1人。
該村地形平坦,建築整齊大方。1982年村統一規劃為東西六排,每排21間,南北13行,中間為十字大街,街寬10米,其餘行間南北小街寬6米,東西每排間5米,基本為長方形村。佔地136畝,村容村貌整齊,房屋標準一致。
村中人才輩出,清朝進士有張氏族九世張初旭(約1603-1671年),字熹若,約生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10年),張氏族九世祖,明崇禎九年(1636年)中舉人,清順治三年(1646年)中丙戌科傅以漸榜3甲第58名進士,次年選授湖廣辰州府推官,因戰事路阻未能按期赴任,被免職,後投洪承疇幕下,深得洪賞識。針對當時形勢,張初旭向洪建議,當前首要任務是興屯田以廣儲糧草。洪從其議,並命張初旭帶人在寧鄉一帶屯田開荒。張初旭不負眾望,僅一年,即開墾地七千餘畝,收穫糧食三萬餘石,並負責從長沙一帶徵收到軍餉銀數萬兩,將其常例火耗羨餘全部交公,自己絲毫不取。洪對張初旭大風信用,授其為長沙司理(正六品),並上疏朝廷,薦其才能,朝廷亦準備召試擢用。此時,張初旭已深感官場之險惡,曾對人説:“以譽進者,必以毀退,吾不為也”,便以病為由,力辭回鄉。其人文墨出眾,明經食戲,登黃甲,題雁塔,名揚天下。晚年患病卧牀數年,卒於康熙十年(1671年)。一生著作不菲,計有《大易心鏡》、《心法》、《四書集解》等書及詩草若干卷,惜皆未付梓,已無存。其有四子,長尚賓,次早夭,三嘉賓,四寅賓。其三子嘉賓最著名,張嘉賓,字龍鋪,號念劬,生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性至孝,18歲中秀才,晚年成貢生。
抗戰時期有張太喜(約1922-1948年),革命烈士,1943年參加革命,1948年11月在淮海戰役中犧牲;在遼瀋戰役中一人俘擄敵軍一個連的戰鬥英雄張汝清(1919—1988年);對越自衞反擊戰中負過傷的張春亭;現代有山東理工大學馬列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張子禮,市、縣供職的張子德、張子向、張梅芹、張瑞增等,專業技術人才有呼和浩特市政協委員中醫副教授秦升堂等。
建國後升入大專和本科及以上院校者達57人。
村中原有150年以上的古槐9棵,直徑均在1米以上,樹幹中空,樹冠直徑近30米,於1959年至1960年燒柴及烤煙急用被全部砍伐;其中村後韓家一棵老槐樹枝繁葉茂,據説在1940年前後,韓家因生活所迫撞南三年,該樹三年未發芽,回來後又發芽生長,人們傳説“老槐爺”隨主人撞南去的緣故。據老輩人講,這同棵老槐樹為明朝立村時為紀念從“山西洪桐縣老槐樹底”遷民分發至山東來原址而栽植的。
建國後村幹部更替頻繁,解放後1949年至1954年張生福任村長,大隊黨支部書記先後為張安太(1958—1960),張蘭庭(1961—1967),“文革”後張樂山(1972—1976),張永階(1976—1994),張春聖(1994—2000),張瑞高(2000—2003),2003年後由片長杜學昌兼任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分別為張春聖(1984—1997),張子堂(1997—2001),張振偉(2002—2003),張子志(2003—2004),張瑞羣(2004—2006),2007年張瑞娟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瑞卿任村主任。
朱墟古城簡介:
朱墟,臨朐的古稱。《竹書記年》雲:“帝堯五十八年,使后稷放帝於朱於丹水,即此地也”,當時朱墟的轄區較大,非朐一地,然中心於此,治所盤陽,時代變革,漢朝興起,朱墟為劉璋封地,治所如舊。西漢末,北海相孔融為黃巾所破,曾退此城,城敝不可守,另築新城。於今縣東南六十里城頭村西,名為朱墟城,今縣東六十里廟山附近,俗名城頭者即其故城所在地。朱墟城,毀廢已久,僅剩磚塊瓦礫,及西邊7米多長一段地基,夯土打成層次分明,下寬5米許。經調查該城為矩形,東西長460餘米,南北寬350米。面積約16.1萬平方米,佔地近250畝。城門僅出土南門遺址,位置居中,為深拱門。羣眾俗稱“甕城池”及其所在。官府建於城東北部俗呼為“大堂地”城周圍有護城壕。深兩米寬三米。城址遺物豐富,整個地面,到處可見泥質灰陶磚塊、布紋瓦片、罐、盆口沿等。出土文物有銅劍、銅頭、鐵桿劍、燕首銅焦鬥,銅帶鈎、試金石、瓦硯等。據其銘文、造型、紋飾盡是漢代遺物。從城的佈局講究、尤其是土築、城垣的粗糙,可能初為軍事城堡,後逐漸擴大,商民進住。該城範圍雖小,但位於兩河交叉口,土壯物豐,人眼聚居,又是軍事要地。
8.江西省新幹縣桃溪鄉城頭村
城頭村位於桃溪鄉西部邊陲,和新幹縣溧江鄉藍橋村接壤。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950人。有新幹至臨川的省道通過。桃溪從村南蜿蜒流趟。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水充沛。自古就是江南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