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郊街道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下轄街道)

鎖定
城郊街道,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位於烏蘭浩特市四周城鄉結合部,東與烏蘭哈達鎮相鄰,南、西南、西與科爾沁右翼前旗隔河相望,西北、北與義勒力特鎮毗鄰,東北與義勒力特鎮烏蘭哈達鎮相接。2011年末,城郊街道轄區總面積41.9平方千米,總人口34987人。 [1] 
1958年,成立紅城公社;1984年,改城郊鄉;1999年12月,改為永聯鎮;2007年7月,改為城郊街道。 [1]  2020年6月,城郊街道下轄5個社區、6個行政村。 [2] 
城郊街道農業耕地面積5000畝,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5.5億元。 [1] 
中文名
城郊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152201008000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地理位置
烏蘭浩特市四周城鄉結合部
面    積
41.9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烏蘭浩特至察爾森鎮公路南段路東
電話區號
0482
郵政編碼
137400
車牌代碼
蒙F
總人口
34987人(2011年)

城郊街道歷史沿革

城郊街道街景 城郊街道街景
1958年,成立紅城公社。
1980年,烏蘭浩特市復建後改稱城郊公社,同時將科爾沁右翼前旗歸流河公社所轄的三合大隊(現羊場子嘎查、民合嘎查)劃歸城郊公社。
1984年,改城郊鄉。
1999年12月,城郊鄉改為永聯鎮。
2006年7月,撤銷永聯鎮,將其管轄的查干、民合、羊場子3嘎查劃出置永聯辦事處。
2007年7月,改為城郊街道。 [1] 

城郊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城郊街道轄紅聯巷、聯管、園丁、環山、興北5個居民委員會;紅光、紅聯、紅星、紅城、紅勝、聯軍、永聯7個嘎查村民委員會;下設19個居民小組、50個村民小組,辦事處駐烏蘭浩特至察爾森鎮公路南段路東。 [1] 
2020年6月,城郊街道下轄5個社區、6個行政村。 [2] 
2020年6月,城郊街道區劃詳情
永聯嘎查
紅光村
紅星村
紅城村
紅勝村
紅聯村
/

城郊街道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城郊街道位於烏蘭浩特市四周城鄉結合部,東與烏蘭哈達鎮相鄰,南、西南、西與科爾沁右翼前旗隔河相望,西北、北與義勒力特鎮毗鄰,東北與義勒力特鎮、烏蘭哈達鎮相接。2011年末,城郊街道轄區總面積41.9平方千米。 [1] 

城郊街道人口

2010年人口普查,城郊街道總人口36187人,其中男性18071人,女性18116人;14歲以下4085人,15—64歲29982人,65歲以上2120人。 [3] 
2011年末,城郊街道轄區總人口3498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386人,城鎮化率78.3%,另有流動人口2182人。總人口中,男性17521人,佔50.1%;女性17466人,佔49.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2682人,佔64.8%;有蒙古、滿、回、朝鮮等17個少數民族,共12305人,佔35.2%。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蒙古、滿2個民族,其中蒙古族5097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1.4%;滿族1146人,佔9.3%。2011年,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1.9‰,人口自然增長率5.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5人。 [1] 

城郊街道經濟

城郊街道綜述

城郊街道農業耕地面積5000畝,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5.5億元。 [1] 

城郊街道第一產業

城郊街道居民活動 城郊街道居民活動
2011年,城郊街道生產糧食15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7.5噸,主要品種有大白菜、黃瓜、西紅柿、芹菜,其中大白菜4噸;生豬飼養量5000頭,年末存欄2000頭;羊飼養量5000只,年末存欄3000只;牛飼養量7900頭,年末存欄6000頭;家禽飼養量13萬羽,上市家禽1萬羽;生產肉類135噸,其中豬肉97.28噸,牛肉12.4噸,羊肉25.68噸;禽蛋450噸,鮮奶1256噸。
截至2011年末,城郊街道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00畝,義務植樹800畝,封山育林5200畝。 [1] 

城郊街道第二產業

2011年,城郊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5.5億元,比上年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2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 [1] 

城郊街道社會事業

城郊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6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藏書10200冊;棋牌室等娛樂設施。 [1] 

城郊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小學2所,在校生875人,專任教師12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高職(專科)院校1所,在校生4036人。 [1] 

城郊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9個,其中衞生院1個;專業衞生人員6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
2011年,城郊街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2‰、1‰、1‰。 [1] 

城郊街道體育事業

2011年末,城郊街道有體育場地2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排球賽、籃球賽、老年門球賽。 [1] 

城郊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城郊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709户,人數3061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061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832户,人數2024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7人。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00人,救災支出1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人。新增就業人員450人,有26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3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2%,全年共幫助4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000人,參加失業保險860人。 [1] 

城郊街道交通

城郊街道道路情況 城郊街道道路情況
城郊街道境內有省際通道G111,北側有集阿高速經過,西側有省道S101經過。 [4] 

城郊街道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城郊街道因所轄區域位於城鄉結合部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蘭恩華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內蒙古自治區卷.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01:1296.
  • 2.    城郊街道行政區劃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10]
  • 3.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113頁
  • 4.    在線地圖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引用日期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