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市

(雜誌名)

鎖定
《城市》創刊於1988年,是由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管,天津市建設工程技術研究所、天津市城市科學研究會主辦,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協辦的期刊。 [1] 
據2019年第12期《城市》期刊內頁顯示,《城市》編委會有顧問3人、委員13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2人、美術編輯1人。 [1] 
據2020年3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城市》共出版文獻4839篇,總被下載783027次、總被引1346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25、(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44。 [2]  據2020年3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城市》載文量為3188篇、基金論文量為634篇,被引量為10865次、下載量為84297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5。 [3] 
中文名稱
城市
外文名稱
City
語    言
中文
類    別
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主管單位
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
天津市建設工程技術研究所、天津市城市科學研究會
編輯單位
《城市》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8年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12-1225/C
國際刊號
1005-278X
現任主編
李菁
編輯部地址
天津市河西區馬場道211號城建大廈B座105室

城市辦刊歷史

1988年,《城市》創刊。
2003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7年,該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4] 

城市辦刊條件

城市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城市》設有探討與研究、城市發展戰略、城市經濟、城市基礎設施、城市管理、規劃與設計等欄目。 [3] 
  • 刊登內容
《城市》刊載城市發展規律和趨勢,研究城市發展、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設的理論、成果和成功實踐的範例,同時還介紹中國國外一些國家關於城市建設的先進理論知識。 [3] 
  • 讀者對象
《城市》讀者對象為城市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城市規劃建設研究人員、政府相關管理人員、高校師生。 [3] 

城市人員編制

據2019年第12期《城市》期刊內頁顯示,《城市》編委會有顧問3人、委員13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2人、美術編輯1人。 [1] 
《城市》編輯委員會成員名單
職務名單
顧問劉玉麟、王家瑜、顧文選
委員宋力威、張巍、張庚新、王明浩、朱敢平、李菁、江曼琦、鄒哲、盧衞、王建廷、張文齡、韓振勇、鄭剛
責任編輯朱維維、劉明倩
美術編輯常成

城市辦刊成果

城市收錄情況

《城市》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收錄期,RCCSE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準核心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1] 

城市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城市》共出版文獻4839篇。 [2] 
據2020年3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城市》載文量為3188篇、基金論文量為634篇。 [3] 

城市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城市》總被下載783027次、總被引13467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25、(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44。 [2] 
據2020年3月3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城市》被引量為10865次、下載量為84297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城市》影響因子為0.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3394名。 [3] 

城市榮譽表彰

2002年,《城市》獲天津市一級期刊和印刷質量獎。 [3] 

城市文化傳統

城市辦刊宗旨

《城市》雜誌旨在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尋求中國城市化道路進行研討、爭鳴。 [5] 
刊名 刊名

城市投稿須知

1、投稿請將word文檔傳至郵箱,文中插圖請以jpg格式單獨發送,圖片儘量不小於1M。
2、文章字數一般為4000字~5000字,優秀稿件字數要求可放寬。
3、文中所引數據應為較新數據(如2011年稿件一般為2010年數據),引用他人文獻不得超過10%。
4、文中應包括中英文標題、參考文獻、作者簡介(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聯繫電話、郵寄地址及郵編)等。
5、該刊不接受一稿多投。 [3] 

城市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編委會主任宋力威
編委會副主任張巍
名譽主編、編委會副主任王明浩
主編李菁 [1] 

城市社會評價

《城市》雜誌在推動城市改革、城市規劃發展城市經濟與區域經濟的相互作用,以及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推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氣氛、貫徹黨的百花齊放”方針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副院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劉維新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