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區

(山西省陽泉市轄區)

鎖定
城區,隸屬於山西省陽泉市,位於市境中部偏南,西與礦區相鄰,北與開發區接壤,東、南與平定相接,總面積55.88平方千米。 [1]  根據《2022年陽泉市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2年11月1日零時,城區常住人口為224497人。 [21] 
城區是20世紀初隨着陽泉採掘業、現代交通運輸業和商業的發展而產生的,原屬平定縣。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帶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百團大戰紀念碑、獅腦山森林公園、南山公園、桃河公園等。 [2] 
2022年,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7.2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0.3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4.7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92.13億元。三次產業的佔比為0.2%、15.3%、84.5%。 [20] 
中文名
城區
行政區劃代碼
1403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山西省陽泉市
地理位置
陽泉中部偏南
面    積
55.88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街道、託管1個鎮
政府駐地
南大街300號
電話區號
0353
郵政編碼
0450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季風氣候帶的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224497 人(常住人口,截至2022年11月1日零時) [21] 
著名景點
百團大戰紀念碑桃河公園南山公園
火車站
陽泉站
車牌代碼
晉C
地區生產總值
227.22 億元(2022年)
人    口
225443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城區歷史沿革

陽泉市城區
陽泉市城區(4張)
城區轄區原屬平定縣。20世紀初還是一片風沙迷漫、亂石縱橫的荒灘,名“沙江口”。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太鐵路鋪設到此並設陽泉站。隨着採掘業和運輸業的日益興隆,行商坐賈雲集於此,開店設鋪,陽泉站區遂成為晉東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至解放前夕,陽泉站區尚不足1平方千米,街道總長也僅1千米有餘,且為土路,住宅多系低矮的土石平房,總人口不足兩萬人。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隨後設陽泉市,市下設一、二、三區黨的委員會和人民政府。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7月,一、二區合併為一區(現城區前身),先後改稱陽泉工礦一區陽泉鎮、陽泉工礦區三區、陽泉市三區、陽泉市一區、陽泉市站上區。
1969年1月,稱陽泉市城區至今。 [2] 

城區行政區劃

城區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4日,陽泉鎮從平定縣劃出設市,歸晉察冀邊區二專區領導。全市東至東營盤,西至平坦街,南至南山,北至平坦堖,有3個農村,39條街、巷、衚衕。同日,在二專區領導下,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成立。首先劃分區域,按地區自然分佈,全市劃分為三個行政區。分別組建三個區的人民政府。同年7月,將一區、二區合併為一區,轄34個閭,三區改為二區,轄7個閭。
民國三十七年(1948)8月,全市區劃調整為4個區,一區、二區合併為一區,亦稱市區(即城區前身),區劃分為3個街,設立了街人民政府,形成了區、街、閭三級管理。一街人民政府轄15條街、巷、衚衕,二街人民政府轄15條街、巷、衚衕,三街人民政府轄9條街、巷、衚衕。
1949年1月,一區人民政府撤銷,改稱一區區公所,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並撤銷街政府(實際未撤),重新劃閭,按自然分佈的15條街管轄。
1950年2月,二區將16個村劃歸一區,一區下轄18個農村、15條街。接着試行城鄉分管,區內設陽泉鎮。7月,設立一區區公所、陽泉鎮公所。一區城市部分為鎮所轄,一區農村部分仍為一區管轄。
1951年6月,陽泉鎮改為三區,恢復三條街建制,轄三個街政府。
1953年4月,一區、三區合併為一區,下轄13個鄉、35個行政村,3個街政府、38條街、巷、衚衕。
1955年11月,撤銷街閭建制,一區建立5個街道,33個居民委員會,同時將13個鄉改為7個鄉,轄7個鄉、35個村。
1956年1月,一區人民委員會改稱站上區人民委員會。3月,將7個鄉、5個街道重新劃定為5個鄉、35個村、6個街道,79個居民委員會。
1957年8月,撤銷站上區,農村部分劃歸郊區,城市部分歸市直屬。同年11月,6個街道調整為4個。
1958年,全市實現人民公社化,一區鄉、街道撤銷,成立了礦區、站上、義井3個人民公社,由市直接領導。
1963年2月,恢復站上區建制,站上區人民委員會轄5個人民公社,53個管理區(村),7個街道,92個居民委員會。
1966年1月,站上區所轄礦區、北大街兩個公社的20個以糧食作物生產為主的大隊,劃歸北大街公社,作為農村人民公社,將原站上區公社的小陽泉大隊劃歸義井公社,區辦公地址設在太上街廣義巷四、五號院。至此,站上區人民委員會轄4個人民公杜、33個大隊、93個居委會。
1969年1月,義井、北大街、李家莊3個農村人民公社劃歸郊區,原義井公社的7個居委會留歸城區,城區革命委員會轄兩個公社、91個居委會。同年2月,站上人民公社撤銷,礦區公社劃出14個居委會,成立大慶路人民公社,後又建立大寨路公社、文革路公社,城區革命委員會轄4個人民公社、91個居委會。
1970年1月,礦區公社所轄的居委會從城區劃出,郊區的義井、北大街兩個公社劃歸城區。當時城區革命委員會轄5個公社、34個農村生產大隊、52個居委會。
1978年1月,推行城市與農村、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分別管理的辦法,城區將辛興、舊街、義井、平坦4個公社劃歸郊區。
1980年8月,撤銷公社建制,城區恢復街道,又新建南山路、義井、娘子關3個街道,本區管理範圍逐步擴大,郊區、平定縣境內也有本區管轄的居民區,共建立居民區78個。
到1990年底,城區下轄上站、下站、北大街、南山路、義井、坡底6個街道,110個居民委員會。
2017年5月,城區正式託管郊區義井鎮14個行政村。 [3] 
2021年4月,坡底街道併入義井街道。 [11] 

城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3月,陽泉市城區下轄5個街道,託管郊區義井鎮。 [13]  城區人民政府駐上站街道 [4] 
陽泉市城區行政區劃一覽
街道 鎮
下轄社區、行政村
油婁溝社區┃窯坡社區┃晉東一社區┃觀象台社區┃金三角社區┃德勝街社區┃市政府大院社區┃小陽泉南社區┃小陽泉北社區┃晉東二社區
太上街社區┃興隆街社區┃新市街社區┃河邊街社區┃東營盤社區┃官坊街社區
青年路社區┃西營盤社區┃中心廣場社區┃古城社區┃後底溝社區┃東溝社區┃鋁礬土礦社區┃濱河西社區┃濱河東社區
朝陽街社區┃北嶺社區┃新華西街社區┃龍躺梁社區┃陽坡堖社區┃南深溝社區┃南莊路社區┃南山北路社區┃新華東街社區┃南煤社區┃大陽泉礦社區┃陽光社區┃瑞康社區
義井社區┃義東溝社區┃小北溝社區┃南邊堰社區┃白羊墅社區┃小河社區┃德業居社區┃暢頤社區┃鴻龍灣社區┃萬年花城社區┃陶然社區┃娘電社區
義井村┃義東溝村┃南莊村┃大陽泉村┃王家峪村┃西峪村┃神峪村┃河下村┃瀑裏村┃小河村┃圪台村┃白羊墅村
備註:表格內容整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12]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140302001000
上站街道
140302002000
140302003000
140302004000
140302005000
140302006000
140302100000

城區地理環境

城區位置境域

城區位於市境中部偏南,西與陽泉市礦區相鄰,東、南、北均與郊區相接。介於東經113°30′—113°33′,北緯37°50′—37°52′之間,總面積55.88平方千米。 [5] 

城區地形地貌

城區地處太行山巒間的桃河谷地,屬河谷及丘陵地形。整個地勢西高東低,構成階梯地貌,坡山重疊,溝谷起伏,形成錯綜複雜地形。最大的丘陵老牛山(南山),海拔744.4米,為全區最高點。最低白羊墅桃河谷地海拔為631米。
桃河橫貫城區,西人東出,把帶形小盆谷天然地分割為兩半。盆谷南北兩側,環山小丘合抱。土丘土峯多系南北走向,相互連結,形狀各異。盆谷石太線東西穿越,與桃河並駕齊驅,亙古歷史與現代文明共美。
城區為黃土丘陵區,地表覆蓋着深厚的黃土,疏鬆多孔,常年受雨水和風沙的沖刷侵蝕,切割強烈,有橫、梁、赤、溝多種地形存在。 [6] 

城區氣候特徵

城區地處山西東部,中緯地帶,太行山中段西側,桃河兩岸,屬於內陸高原,暖温帶季風氣候帶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短而冬長,常為春旱少雨、冬寒少雪,乾燥多風,十年九旱。城區處在山間谷地之中,氣候比西面的太原温暖,較東面的石家莊涼爽。冬季盛行西北風,寒冷乾燥。夏季盛行東南風,高温多雨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是城區氣候的主要特徵。
氣温
據30年的氣温資料:城區1月份平均氣温-4.7℃,7月份平均氣温24.9℃,年平均氣温為10.8℃。極端最高氣温出現在1955年7月24日,為40.2℃;極端最低氣温出現在1954年12月29日,為-19.1℃。這些數字表明,城區冬季温差較大,季節變化明顯,氣候具有大陸性特徵。
春季3月至5月,一般情況是3月底解凍,氣温上升速度較快,初春期間每日平均氣温升高1℃以上。3、4、5月最高氣温為12.2℃、29.3℃、33.3℃,最低氣温為-9.4℃、-1.4℃、3.4℃。因冬季風佔優勢,冷空氣活動頻繁,天氣乍暖還寒,風速加大,乾旱嚴重,平均降水量65毫米左右,僅佔年平均降水量的12.2%。近幾年來隨着東區建築物和綠化造林逐年增多,風沙次數和強度大為減少。
夏季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中旬,氣温較高,一般最高氣温為35.9℃、36℃。37.2℃。極端最高氣温達40.2℃。從6月份起季風環流起了根本變化,到7月份明顯受夏季風控制,常刮東南風,雨量集中在7、8兩個月,降水量達340毫米,佔年平均降水量的66.4%。以雷陣雨居多,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由於自然植被稀少,夏、秋季節空氣對流旺盛,也常有冰雹災害發生。據氣象資料統計,每年平均發生2.l次冰雹。
秋季一般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夏季風開始向冬季風轉換,雨量逐漸減少。9月份以後,天氣多為晴天,氣温冷暖適中,秋高氣爽,但持續時間較短。隨着北方冷空氣勢力的不斷加強,降温劇烈,大部分地區在10月中旬出現霜凍,10月底以後,偏西風已佔優勢,冬季環流基本形成。
冬季一般在10月下旬至4月初,東區西部山地西坡平緩,東坡陡峻,對冬季風不僅起不了阻擋作用,反而容易引導冬季風在超過不高的緩坡後,很快順着陡坡衝下來,因而冬季常有寒潮侵襲,冷空氣過境時,伴有大風,氣温大幅度降低,使冬季較長而寒冷,對農作物越冬不利。城區冬季盛行偏西風,冷空氣活動頻繁,氣候寒冷乾燥、多晴天,季降水僅佔平均降水量的2.7%,降水日數年平均只有3.8天,氣温一般在-10℃—5℃之間,極端最低氣温為-19.1℃。
日照
日照時間的長短,與所處地理緯度、地理環境及雲霧多少有關。日照時間以地域分佈,在城區變化不太明顯,年日照2696.3小時。一年中,5月份日照時數最長,12月份日照時數最短。7—8月處於雨季,雲霧多於其它月份,日照百分率最低;4—5月份處於旱季,晴天多,日照百分率最高;3—10月份正是植物的生長季節,每月的日照時數均在220小時以上。全年在氣温高於0℃期間的實照時數為2339.6小時,佔年日照時數的83.7%;高於10℃期間的實照時數為1627小時,佔年日照時數的58.2%。
蒸發量
城區年蒸發量平均1362.5毫米,最高年蒸發量1513.4毫米,最低年蒸發量1108.8毫米。5—6月蒸發量最高,為386.l毫米。前半年6個月總蒸發量861.4毫米,佔全年總蒸發量的68.5%。常年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為境內氣候乾燥的重要原因之一,尤以3—5月和8—9月為最,故往往出現春旱和夾秋旱。 [6] 

城區水系水文

城區地表水主要有境內的桃河水和境邊的義井、洪城河水。這些河流均出娘子關入河北省,屬海河水系,所有地表水量均為降雨後形成的地表洪流,流經時間短,無清水流量,水流利用率低,全境被桃河分割,支流流域面積很小,流域長度短,溝道縱坡陡急,無大型集中蓄水條件,雨量集中在7、8、9月,其它月份雨量次之。冬季冰雪融化,水量也極有限度,一年四季水量相差甚大。
桃河
桃河 桃河
位於市區中心,是境內第一大河。它發源於陽泉西北25.5千米處的壽陽縣東南的土統嶺,由西向東橫貫市區,在娘子關鎮的磨河灘村與温河相匯合。桃河全長80千米,流域面積1324平方千米,礦區以上為清水,以下為季節河。城區境內約5千米,全河支流18條,城區有3條。河底為卵石衝土,《平定州志》稱:“水赤色如桃花,故名桃水,又曰桃江。”平時水寬不足10米,水深0.25米,如遇春夏之交,天旱之時,往往水量大減,甚至乾涸。據歷年波期觀察資料錄:最高水位達6米以上,最大洪峯流量2000立方米/秒,最大雨季為2200立方米/秒,一般雨季為580立方米/秒,乾旱時為6立方米/秒,含沙量為270千克/立方米。1966年8月23日10時至21時降暴雨271.4毫米,桃河水陡漲,最大洪峯為1930立方米/秒。近40年來,曾有4次洪水上岸。
五渡河
屬桃河水系,位於城區北面,是城區與郊區的自然界河,南流五渡村,匯合注入桃河,沙土底質,全長6.8千米,河牀寬20—30米。
義井河
位於市區東面,發源於獅腦山,流經西峪掌、西峪村、大陽泉、義井至白羊墅匯人桃河。全長10.5千米,底質沙石,河牀寬30—50米。
洪城河
位於城區西,是城區與礦區的分界河,發源於魏家峪山麓,全長5千米,河牀寬10—20米,區境內近年來築壩修涵多處,已成為地下河。 [6] 

城區自然災害

城區的自然災害主要有旱災、雹災洪災、風災、地震等。 [6] 

城區人口

截至2022年11月1日零時,城區常住人口為224497人,城鎮人口為223272人,鄉村人口為1225人,城鎮化率為99.45%。 [21] 

城區政治

城區區委

韓加政:陽泉市城區區委書記、一級調研員
樊志紅:陽泉市城區政府黨組書記 [18] 
温敏芬:陽泉市城區區委副書記
石磊: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趙世春: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李彥彬: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陽泉市城區人民武裝部上校政治委員
馬江江: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下站街道黨工委書記
李小三: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區長
李曉明: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
郭照龍: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區委辦主任。
武瑞凱: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截至2021年6月21日) [7] 

城區區政府

李海民:城區區委副書記、區委委員、常委,副區長,提名區長候選人 [17-19] 
李小三:陽泉市城區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區長
韓文明:陽泉市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陽泉市公安局城區分局黨委書記、局長
白俊平:陽泉市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李衝:陽泉市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王東紅:陽泉市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趙瑞智:陽泉市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王錕:陽泉市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16] 
(截至2022年4月18日) [15] 

城區經濟

城區綜述

2022年,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7.22億元,同比增長1.6%,排名全市第五。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0.36億元,同比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4.73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24.14億元,同比增長0.7%,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0.59億元,同比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92.13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批發零售業完成27.26億元,同比下降6.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18.93億元,同比下降6.8%,住宿餐飲業完成6.81億元,同比下降0.6%,金融業完成28.7億元,同比增長3.5%,房地產業完成15.53億元,同比下降5%,營利性服務業完成26.1億元,同比下降3.7%,非營利性服務業完成68.78億元,同比增長10.3%。三次產業的佔比為0.2%、15.3%、84.5%。 [20]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城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3億元,增長13.3%。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75億元,同比增長54.6%,基礎設施投資完成4.62億元,同比增長20.6%。其他投資完成16.05億元,同比增長8.2%。民間投資累計完成5.35億元,同比增長32.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0.81億元,增長117.4%;第二產業投資1.75億元,增長54.6%;第三產業投資19.87億元,增長8.6%。 [20] 
財税收支
2022年,城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871萬元,下降4.7%。其中,税收收入26285萬元,下降5.02%,國內增值税、企業所得税、個人所得税和城市維護建設税共計完成税收14399萬元,增幅分別為19.8%、-38.38%、5.96%、和-5.27%。
2022年,城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9267萬元,增長4.21%。其中教育支出增長17.56%,衞生健康支出增長59.22%,城鄉社區支出增長97.13%,公共安全支出下降2.49%。 [20] 
人民生活
2022年,城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761元,增長4.5%。
2022年,城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2.9%。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6%。 [20] 
能源
2022年,城區一次能源生產折標準煤98.8萬噸,下降29.3%。 [20] 

城區第一產業

農業
2022年,城區農作物種植面積423.47公頃,比上年增加1.67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293.67公頃,減少4.33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29.8公頃,增加6公頃。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253.33公頃,減少12.67公頃。果園面積15.4公頃,無變化。2022年,城區糧食產量1516.94噸,增加46.1噸,增產3.13%。 [20] 
畜牧業
2022年,城區豬羊肉總產量57.6噸,增長8.68%。其中,豬肉產量46.13噸,增6.05%;羊肉產量11.47噸,增長20.74%。禽蛋產量1811.58噸,增長1.13%。牛奶產量624.53噸,同比增長11.72%。年末生豬存欄287頭,生豬出欄615頭。 [20] 

城區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2年末,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13家,工業總產值下降4.68%;工業增加值下降19.5%。其中:煤炭工業增加值下降25.7%,非煤工業增加值下降0.96%。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104.7萬噸,同比下降28.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9億元,下降1.26%;實現利税6.7億元,下降0.16%;實現利潤4.3億元,下降2.24%。 [20] 
建築業
2022年,城區建築業增加值10.59億元,增長7.1%。其中:資質以上建築企業40家,完成總產值17.1億元。 [20] 

城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8億元,同比下降1%,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1億元,同比增長6.2%。 [20] 
對外經濟
2022年,城區進出口總額5818萬元人民幣。 [20] 
招商引資
2022年,城區簽訂各類合資合作項目20個,協議總投資91.73億元,簽約項目開工率85%。 [20] 
房地產業
2022年,城區房地產開發投資為1.18億元。 [20] 

城區交通運輸

城區境內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便利,太舊高速公路與市區相接,石太複線電氣化鐵路橫貫東西,陽涉和陽盂鐵路縱貫南北。 [2] 

城區社會事業

城區科技事業

2022年,城區組織申報了市級科技項目2項,省級科技項目0項,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成果完成0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7項。 [20] 

城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城區擁有13所普通小學,7所普通中學,1所特殊教育學校。 [20] 

城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城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館藏圖書35368冊。其中:圖書28438冊,期刊6930冊。 [20] 

城區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城區共有衞生機構(含診所)221個,其中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牀位數1278張。衞生技術人員1686人(不包含市直醫療機構)。 [20] 

城區社會保障

2022年,城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04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達到820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人數64人。
截至2022年末,城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50888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97773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2101人。
2022年,城區為城鄉低保對象26503户次、45359人次發放低保金2037.79萬元。
截至2022年末,城區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65個,其中村、(居)委會社區服務站65個。 [20] 

城區環境保護

2022年,城區空氣優良天數269天,比上年增加了9天。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20] 

城區安全生產

2022年,城區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人。 [20] 

城區風景名勝

小漾泉
位於城區南大街中段月亮灣200米處南側,分佈面積約300平方米。據《平定州志》載:“陽泉,在州西十五里,泉源有五......。一在村南溝,俗名南溝泉......水盈盈,常不涸......”説的便是此泉。這些泉源,皆自平地湧出,故名漾泉。其年代不詳,據當地現年76歲的盧永年講,此泉從小陽泉村建村以來就有,為一古泉眼。金代詩人元好問來遊漾泉時,作詩明志,則有“陽泉”之稱。現泉眼由護坡圍於一深約3米的溝中,泉水長流不息,但流量不大。 [8] 
禪巖寺
獅腦山禪巖寺遺址位於陽泉市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碑的南側禪巖山處,分佈面積1288平方米。據《平定州志》載:“......有僧普惠示寂巖下,故名”。遺址北側為陡峭懸崖,崖上留有明清時期題刻多處。有明代兵部、吏部尚書喬宇題刻的“禪巖山”,清乾隆五十九年高敍無題刻的“消災之泉”,及墨書“南天□”等。創建年代無考,據現存的遺址看該寺廟原來坐北朝南,南北窄,東西長,分上下兩院,是一處明清時期的寺廟遺址。 [8] 
陽泉火車站舊址
位於陽泉市德勝街北側,石太鐵路線南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法國人建造,是一處典型的歐式建築。現存有候車廳,貴賓室和鐘樓,候車廳南側的大門上寫着“陽泉站”三字。北面緊鄰石太鐵路線,南依德勝街商業中心區,西為車站旅館及天橋商業區,東為德勝街社區。1973年4月23日周恩來總理陪同墨西哥總統參觀大寨時曾在此下車。1973年6月25日鄧小平副總理陪同馬裏國家元首參觀大寨時也曾在此下車駐足。 [8] 
新泉觀
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城區南大西街中段北側,南北長95.4米,東西寬13米,分佈面積約1240平方米。該建築建於高埠之上,坐北朝南,為四合式院落。創建年代不詳,新泉觀地處獅腦山北麓,北臨桃河,東與南山相望,西與北嶺坡相接。正殿也稱三清殿,坐北朝南,硬山頂,位於八級踏跺之高台上,是一座橫式窯洞建築,進深3.4米,仿木結構建築式樣置有前廊。新泉觀是三神合一的廟宇,“三清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即人們通常説的老君廟,屬於道教;關聖殿供奉的是大將關羽;觀音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是佛教。 [8] 
蒲台廟遺址
位於陽泉市獅腦山東南側,郊區西峪村西北。分佈面積2820平方米。據《平定州志》載,建於崇寧元年(1102年),金大定、元至正、明嘉靖、清乾隆皆對其重修,今僅存遺址。從坍塌的遺蹟看,原廟宇坐北朝南,依次為上殿、石牌樓、山門、禪房等,西側為碑房、西廊房等。獅腦山因山上生長菖蒲而被稱為蒲台山。乾隆版《平定州志》在“獅子山”條目下引述趙懷允《靈瞻王廟記略》所記,“(獅子山)山之麓有石台焉,巍巍峨峨傑出羣石,若巨人之冠帽,然菖蒲生其上。”現遺址尚遺留文物有金大定廿六年(1186)、金明昌三年(1192)及明、清碑刻10通,經幢殘端1節,石獅1尊,石刻1處。 [8] 
兩地峯開
獅腦山兩地峯開石刻位於陽泉市城區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碑西南,上山公路西北側的白砂崖上,分佈面積計有16平方米。
落款豎排,5行。由於年長日久,大多漫漶不清,僅可讀出:“道光元年,知浙江建德□,張西□題”等字。 [8] 
百團大戰紀念碑
位於陽泉市區南6千米,海拔1160米的獅腦山主峯上。這裏是抗日戰爭時期,由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指揮的名震中外的“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主戰場之一。“百團大戰紀念碑”坐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圓雕、兩座題字碑、四個烽火台和長227米蜿蜒起伏的長城組成,於1987年6月30日建成。高40公尺的主碑,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高約39.2米,用灰白色大理石罩面,正面由彭真同志題字“戰績輝煌,永垂史冊”八個鎦金大字。 [8] 
陽泉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城區獅腦山路中段,分佈面積3160.6平方米。原名“陽泉市烈士陵園”,建於城區德勝街南側,2005年6月遷於現址,改稱“陽泉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坐西朝東,正門上方為時任陽泉市市委書記謝海所題“陽泉市革命烈士紀念館”。該館位於獅腦山旅遊公路一側,為獅腦山旅遊景點之一,平均接待量約100人次/日,是重要的紅色旅遊景點和革命教育基地。建築以花崗石罩面,門前設漢白玉石欄杆,下為台階。 [8] 

城區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城區被民政部確認第三批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9] 
2020年7月,入選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級平安縣(市、區)名單。 [10] 
2021年7月15日,入選水利部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