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埃德蒙頓龍

鎖定
埃德蒙頓龍又被翻譯成愛德蒙脱龍、艾德蒙託龍,它們是以化石發現地區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埃德蒙頓來命名的。埃德蒙頓龍是一種體形巨大的恐龍。它們頭部側面呈三角形,沒有頭冠,頭部前段和後段較寬,中段狹窄,口鼻部與鴨子的類似 [1] 
別    名
愛德蒙脱龍
中文學名
埃德蒙頓龍
拉丁學名
Edmonto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蜥形綱Sauropsida
鳥臀目Ornithischia
亞    目
頜齒類Genasauria
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
亞    科
鴨嘴龍亞科Hadrosaurinae
埃德蒙頓龍族Edmontosaurini
埃德蒙頓龍族Edmontosaurini
帝王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 regalis
發    音
ed-mon-tuh-sawr-us
角足龍類Cerapoda
下    目
鳥腳下目Ornithopoda

埃德蒙頓龍形態特徵

埃德蒙頓龍頭骨化石 埃德蒙頓龍頭骨化石
埃德蒙頓龍化石埃德蒙頓龍已發現數個標本。如同其他鴨嘴龍類,埃德蒙頓龍的頭部前段平坦、寬廣,口鼻部類似鴨子,缺乏頭冠,尾巴長而窄。前肢短於後肢短,但前肢亦有足夠長度,仍適宜行走。
完全成長的埃德蒙頓龍可達9米長,一些較大的標本則達12米到13米長。體重約4.0噸,是最重的鴨嘴龍科之一。帝王埃德蒙頓龍是體型最大的種;在2004年,傑克·霍納(Jack Horner)等人提出科氏大鴨龍是E. annectens的異名,但很少其他研究引用這個分類法。模式標本(編號NMC 2288)的身長估計為9到12米。E. annectens已發現兩個標本,身長分別為8米、8.92米。薩斯喀徹温埃德蒙頓龍的身長則為7到7.3米。
埃德蒙頓龍的頭骨長度約1米,帝王埃德蒙頓龍的頭骨較長,而E. annectens的頭骨較短。埃德蒙頓龍的頭部側面略呈三角形,而且沒有骨質頭冠。若從頭骨的上方看,頭部的前端與後段較寬,中段狹窄。埃德蒙頓龍具有缺乏牙齒的喙狀嘴,由角質組織覆蓋。根據位在森肯貝格博物館的“糙齒龍木乃伊”標本,埃德蒙頓龍的喙狀嘴角質部分至少有8釐米長。埃德蒙頓龍的鼻孔大,鼻孔周圍的骨頭凹陷。根據“糙齒龍木乃伊”標本,埃德蒙頓龍的眼眶具有鞏膜環(Sclerotic rings)。
埃德蒙頓龍只有上顎骨與齒骨具有牙齒。新的牙齒會不斷的生長來取代脱落的牙齒,一顆牙齒需要約一年的時間來生長。牙齒排列成形成數十列齒系(Dental batteries),每列齒繫有至少6顆牙齒;而齒系的數量,依該物種而變動。帝王埃德蒙頓龍的每塊上顎骨有51到53列齒系,每塊齒骨有48到49列齒系,而上顎的牙齒較下顎牙齒狹窄。E. annectens的每塊上顎骨有43列齒系,每塊齒骨有36列齒系。薩斯喀徹温埃德蒙頓龍的每塊上顎骨有52列齒系,每塊齒骨有44列齒系。
埃德蒙頓龍的脊椎數量,因不同種而有不同變化。帝王埃德蒙頓龍有13節頸椎、18節背椎、9節薦椎、尾椎的數量則不清楚 [2]  。一個E. annectens標本被認為具有19節背椎、85節尾椎。由於其他鴨嘴龍類的尾椎多為50到70節之間,上述估計值可能過度誇大。埃德蒙頓龍的背部與尾巴脊椎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背部與尾巴保持僵硬。這些骨化肌腱被認為提供四肢以外的額外支撐脊椎。肩胛骨長而平坦,類似刀狀,與脊椎平行。骨盆包含三個骨頭:長的腸骨、長而薄的坐骨、板狀的恥骨。骨盆的結構允許埃德蒙頓龍以二足方式站立。而9節癒合的薦椎也使骨盆牢固。

埃德蒙頓龍體型

完全成長的埃德蒙頓龍可達9公尺長,一些較大的標本則達12公尺到13公尺長。體重約4.0噸,是最重的鴨嘴龍科之一。帝王埃德蒙頓龍是體型最大的種;在2004年,傑克·霍納(Jack Horner)等人提出科氏大鴨龍是E. annectens的異名,但很少其他研究引用這個分類法。模式標本(編號NMC 2288)的身長估計為9到12公尺。E. annectens目前已發現兩個標本,身長分別為8公尺、8.92公尺。但是,有一個可能屬於E. annectens的標本,身長被估計為約12公尺。薩斯喀徹温埃德蒙頓龍的身長則為7到7.3公尺。

埃德蒙頓龍棲息環境

埃德蒙頓龍化石(圖3) 埃德蒙頓龍化石(圖3)
埃德蒙頓龍與暴龍生存於相同時期的相同環境,其中一個在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館展覽的成年標本,顯示它的尾巴曾被獸腳類恐龍所咬。尾部的第13到17節脊椎的神經棘具有明顯的牙齒痕跡,其中一個神經棘斷裂,而其他神經棘彎曲,顯示曾經被肉食性動物從後方攻擊過。由於這個部位的高度至少有2.9米,攻擊者應是種體型巨大的動物,而從該化石的發現地區來判斷,該地區的唯一大型肉食性動物是暴龍。骨骼顯示了這個傷口正在痊癒,並有感染的跡象,顯示這頭埃德蒙頓龍在事後應該仍然生存。研究這個標本的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發現左臀也有個痊癒的骨折跡象,由於已經完全康復,發生時間應較尾巴的傷口早。卡彭特研判這隻埃德蒙頓龍因為左臀的傷口而行動不便,因此成為暴龍的攻擊目標,造成尾巴的新傷口。卡彭特更提出,這隻埃德蒙頓龍成功逃過暴龍的攻擊,或是曾用尾巴抵抗暴龍的嘴部攻擊。另一個發現於南達科塔州的E. annectens標本,身長約7.6米,下頷則具有小型獸腳類恐龍的齒痕。其中部分齒痕已經初步痊癒。Michael Triebold認為曾有小型獸腳類恐龍攻擊埃德蒙頓龍的喉嚨,雖然這隻埃德蒙頓龍在攻擊中存活下來,但不久後因為這個傷口而死亡。
在馬蹄峽谷組中,埃德蒙頓龍生存於接近岸邊的環境,而亞冠龍櫛龍則生存於較內陸的環境。通常不會在一個地點同時發現埃德蒙頓龍與櫛龍的化石。

埃德蒙頓龍生活習性

埃德蒙頓龍羣居

埃德蒙頓龍化石(圖4) 埃德蒙頓龍化石(圖4)
古生物學家在發掘埃德蒙頓龍化石的時候,曾在方圓40萬平方米的地區內發現了大量埃德蒙頓龍化石,埃德蒙頓龍化石的集中分佈顯示出埃德蒙頓龍是一種羣居的恐龍。羣居是埃德蒙頓龍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種方式,因為它們的個體沒有特別有效的禦敵方式,集羣生活則能夠有效避免獵食者的偷襲 [1] 

埃德蒙頓龍行走方式

埃德蒙頓龍 埃德蒙頓龍
埃德蒙頓龍的後肢肌肉發達,它們主要以後足行走,但是其前肢也有足夠的長度,具備行走的能力,因此它們也能夠四足着地行走 [1] 

埃德蒙頓龍遷徙

由於埃德蒙頓龍分佈廣泛,北至阿拉斯加州,南到科羅拉多州,其中包含北極區,因此有科學家提出埃德蒙頓龍可能具有遷徙過冬的習性 [3] 

埃德蒙頓龍食性

頸部比較短,以吃地面植物為主 [2] 
參考資料
  • 1.    崔鍾雷. 恐龍帝國 恐龍族羣覓蹤[M]. 2016:26-27頁
  • 2.    李東哲主編. 恐龍圖鑑[M]. 2014:44-45頁
  • 3.    沐之主編. 恐龍百科全書 超值彩圖版[M]. 2015:2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