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垂死的奴隸

鎖定
《垂死的奴隸》(意大利文:Schiavo morente、英文:The Dying Slave)是1513年—1516年間意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創作的大理石雕塑,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
此雕塑為大理石雕像,高2.15米。該雕像塑造了一位容貌健美、比例勻稱、身體結實、疲乏不堪的青年 [1]  ,體現了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表現人類對痛苦的反省、絕望的行動意志和為不能實現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難 [2] 
中文名
垂死的奴隸
外文名
意大利文:Schiavo morente、英文:The Dying Slave
作    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創作年代
公元1513年
風    格
現實主義
高    度
2.15米
存藏處
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雕塑類型
圓雕
材    質
大理石

垂死的奴隸雕塑內容

《垂死的奴隸》塑造了一位容貌健美、比例勻稱、身體結實、疲乏不堪的青年,他左手枕在腦後,右手輕輕放在胸前,他胸前的那條繩索象徵着禁錮的暴力與專政,全身肌肉舒展放鬆,似有靈魂進入天國、肉體得到解脱的境界,力的掙扎使得腿緊貼着腿,兩臂緊貼着身軀和頭,四肢與軀幹之間沒有空隙,雕像形成整塊 [2] 

垂死的奴隸創作背景

1505年,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被教皇尤利烏斯二世請到羅馬工作。尤利烏斯二世揚言要把意大利藝術家集中到羅馬,聲稱保護他們,但是實質上是利用他們來為他建造一座雄偉的陵墓。可是教皇使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忍無可忍,只好逃回佛羅倫薩。教皇動用軍事手段迫使佛羅倫薩政府強迫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繼續設計陵墓。這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不僅創作了大量他所不願意創作的壁畫,還完成了全部雕像。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把多年的抑鬱、憤懣和屈辱,全部寄託在這座陵墓的各個雕像上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即是《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這兩尊作於1516年的奴隸像 [3] 

垂死的奴隸藝術鑑賞

垂死的奴隸主題

垂死的奴隸
垂死的奴隸(3張)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的《垂死的奴隸》是關於生與死、肉體與心靈、物質與精神的矛盾的思考,對生命的根本矛盾的思考,他賦予了這座雕像一種將強健化為慵懶的優雅的悲憫、感傷的品質,一種深沉渾厚的冥想的品質。這種冥想是將生命中最深刻的不安、只能表現為對死亡的恐懼的不安攪動起來了,因此,形體因為極度的張力而開始扭曲。但是,冥想也尋找到了生命中最深刻的寧靜,同樣只能表現為對死亡的慷慨領會的寧靜,因此,扭曲的身軀又轉向放鬆與平和。
奴隸形象扭轉構成兩個面,這種造型姿態顯得激奮和狂暴。力的掙扎使得腿緊貼着腿,兩臂緊貼着身軀和頭,四肢與軀幹之間沒有空隙,雕像形成整塊。奴隸雕像中體現了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思想,是表現人類對痛苦的反省、絕望的行動意志和為不能實現的理想所困而受的苦難 [2] 

垂死的奴隸形象

《垂死的奴隸》全身只以右腳站立,左腳隨意地墊起後跟,使左腿相應地自由彎曲着。因此,上身的緊張感,在下身逐漸消逝了。這個青年奴隸曾經為生命掙扎過,但現在他已經放棄了。他正在從緊張中恢復過來,他的身體正在像睡夢中的花一樣舒展開來:他的雙腿光潔圓潤彷彿被最温柔的風愛撫着,他的面容是一種在沉睡中永不再甦醒才會有的那種從容坦然的面容。只有他的上肢才保留掙扎後的痛苦的痕跡,但也正在像一切生之記憶一樣慢慢地泯滅。這個雕像仍然是兩個面向,然而,它們卻沒有走向相互扭曲,而是正在恢復着這個矯健的身軀原有的和諧優雅。
《垂死的奴隸》雙目緊閉,並不像垂死,好像在微睡;胸前的繩索象徵着暴力與專政,但他沒有表現出極度的痛苦,也不是為掙扎而顯出痙攣,而是一種擺脱了苦難的昏迷。似乎沉重的勞動已使他疲憊不堪:他左手枕在仰起的腦後,右肘彎曲在胸前。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想再一次醒來與暴力與死亡搏鬥 [2] 

垂死的奴隸名家點評

1976年,藝術史學家理查德·弗萊:它“暗示了生命屈服於死亡物質無情力量的那一刻” [4] 

垂死的奴隸歷史傳承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把《垂死的奴隸》贈送給了羅伯特·斯特羅契,後者又於1548年把它們送給了法國國王法蘭西斯卡一世。《垂死的奴隸》最後成為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藏品 [1] 

垂死的奴隸作者簡介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峯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又譯“米開朗琪羅”、“米高安哲羅”。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作為對他的尊敬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