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均勢

(漢語詞語)

鎖定
均勢,指力量相當;力量平衡的態勢。亦指兩個或多個個體處於平衡狀態的一種情況,可以應用於多種學科。
公式為:p=p(h/l) 或 p= pcosβ
中文名
均勢
外文名
equilibrium
拼    音
jūn shì
類    型
詞語

均勢基本資料

詞目:均勢
拼音:jūn shì
注音:ㄐㄩㄣ ㄕㄧˋ
英文:equilibrium [1] 

均勢基本概念

即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兩個或多個個體處於平衡狀態的一種情況,可以用於許多學科中。在現代國際關係體系中,均勢指的是沒有一國處於優勢地位或能對其他國家發號施令的狀態,是與霸權相對而言的一種國際體系,是國家間力量對比的一種暫時的均衡狀態,又稱勢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維持這樣一種狀態的戰略或政策即為均勢理論或均勢政策。而均勢作為一種政策,是基於兩個基本假設的,即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的,以及國家認為獨立比權力更重要。對國家而言,要實現均勢通常有兩種手段,即增強自身的實力,或者與他國結盟。在近代史上,均勢原則一度指導了歐洲國際關係的實踐。歷史上,英國曾長期充當歐洲“均勢”的“平衡者”。但實際上,均勢往往是某些大國用來維持和追求霸權的一種藉口和手段。根據國際體系中國家的數量,均勢可以劃分為簡單均勢和複雜均勢:簡單均勢指的是有兩個國家形成的均勢;而複雜均勢則是指由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形成的均勢。而從地域來看,均勢則可以被劃分為局部均勢或全球均勢:局部均勢指的是局部地區的一定範圍內形成的均勢,如維也納會議後歐洲所形成的均勢;而全球均勢則是指在全球範圍內沒有佔優勢地位的行為體,如冷戰時期的美蘇兩極均勢。

均勢引證解釋

1. 力量相當。
張悛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昔漢高 ……親與 項羽 對爭存亡,逮羽之死,哭臨其喪,將以位嘗侔尊,力嘗均勢。”
2. 力量平衡的態勢。
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三:“這或是跳舞矯作姿態時,或是乘橇下峻坡時,他不得不步步勉力自求保持身量之均勢。” 茅盾 《子夜》十四:“早就在他心頭牽着的五六條線之外,現在又添了一條,他覺得再沒有精力去保持整個心的均勢了。” [1] 
3.象棋術語。雙方局勢均衡、兵力相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