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花黃耆

鎖定
豆科黃芪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青海甘肅等地,生長於海拔2,3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草原上,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概述圖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地花黃耆
拉丁學名
Astragalus basiflorus Pet.-Stib.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豆科
黃芪屬
保護級別
近危(IUCN標準)

地花黃耆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莖細弱,上升,高約30釐米,有條紋,無毛。
羽狀複葉有15-21片小葉;托葉離生,卵圓形,無毛;小葉對生,寬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長7-13毫米,寬與長近相等或為長的一半,先端鋭尖或具極短的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柄極短,初具極稀疏的伏貼毛和緣毛,後漸脱落。
總狀花序頭狀,生5-8花;總花梗較葉短,無毛,通常彎曲;花梗短,有毛;苞片葉質,寬卵狀披針形,無毛;小苞片細小,線狀披針形,長1-2毫米,近於膜質,散生黑毛,通常早落;花萼鍾狀,長6-8毫米,萼齒長為筒部的1/3-1/2,披針形,僅齒上有黑色毛;花冠藍色(乾燥後),旗瓣寬倒卵形、圓形,長約14毫米,下部漸狹成瓣柄,翼瓣長12毫米,瓣片橢圓形或圓形,長為瓣柄的一半,龍骨瓣長約13毫米,瓣片倒卵形,較瓣柄短;子房無毛,有長柄。
莢果(未成熟時)近鐮刀狀,微膨大,長約20毫米,寬約6毫米,果頸不外露,宿存的花柱尾狀,背腹縫線凹入,半假2室,無毛。
花期7-8月,果期8-9月。 [1] 

地花黃耆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300米左右的草原上。

地花黃耆分佈範圍

產於甘肅(臨夏)、青海(同仁扎莽寺,模式標本產地)。

地花黃耆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地花黃耆系統位置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薔薇目 Rosales
薔薇亞目 Rosineae
豆科 Leguminosae
蝶形花亞科 Papilionoideae
山羊豆族 TRIB. Galegeae
黃耆亞族 SUBTRIB. Astragalinae
黃耆屬 Astragalus
裂萼亞屬 Subgen. Cercidothrix
短序組 Sect. Brachycephali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