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理社會學

鎖定
地理社會學(geographicalsociology)研究各種社會羣體的區域分佈,分析比較社會類型及其過程的一門交叉學科。
中文名
地理社會學
外文名
geographicalsociology
提出者
法國地理學家韋達·白蘭士

地理社會學簡介

20世紀初,法國地理學家韋達·白蘭士堅持或然論和人對環境的選擇與適應的觀點、奠定了該學科理論基礎。20世紀50年代,法國的皮埃爾·喬治和馬·索爾創立該學科。他們認為社會是一個整體,諸如技術、家庭、宗教、語言、生活方式等都影響人類的思想。60年代後,地理社會學的研究主題是作為社會空間的社會的各個子系統,並有綜合趨勢。

地理社會學研究內容

1、根據地理學的理論、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提出城市的扇形結構以解決交通難題。
2、研究人口、年齡、性別差異的地理分佈,考察農村人口的文化背景,探索語言、宗教、文化現象的分佈、變遷。
3、文化傳播現象。
4、社會福利的現狀及問題對策。
5、各種社會因素下的羣體分佈,以及在不同環境中生活方式的地理分佈。
6、研究地表的社會空間及其運動的規律,社會集團在地理環境中的空間模式,社會活動中心地區的內部結構和外部交往。
7、研究各種溝通社會的信息傳遞方式。

地理社會學研究方法

形態法和功能法。前者把社會空間看作由社區組成的形態鑲嵌圖,後者視社會空間為—網絡,把信息的傳遞看作網絡運轉的動力。

地理社會學派別

1、激進派,通過對社會問題根源的研究,向資本主義制度發難。
2、福利派,用各種社會指標評價社會福利狀況。
3、務實派,實際地進行社會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