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洞

(卡夫卡創作中篇小説)

鎖定
《地洞》是奧匈帝國作家弗蘭茨·卡夫卡創作的中篇小説,最初發表於1928年,後收錄於小説集《修建中國長城的時候》。
《地洞》是卡夫卡晚期比較成熟的一部作品,典型地反映了“卡夫卡式”的藝術特徵和審美意藴。作為典型的動物題材,小説採用了擬人化的藝術手法,將地洞主人——一個小動物——擬人化為具象的人。小説最突出的主題是“恐懼”,通篇描寫的都是小動物修建地洞、完善地洞以及與外界的各種鬥智鬥勇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詳盡的心理活動分析淋漓盡致地為讀者展現了現代人普遍的恐懼意識。 [1] 
作品名稱
地洞
外文名
Der Bau
作    者
弗蘭茨·卡夫卡
創作年代
1923—1924年
作品出處
《修建中國長城的時候》
文學體裁
中篇小説
字    數
21000
發表時間
1928年

地洞內容簡介

一個惶惶不可終日的小生命,為了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為自己挖掘了一個巨大的地洞,內有通道、廣場、城郭,有偽裝着的入口,有使敵人找不到入口的迷津。但在設計得如此堅固的城堡裏,小動物依然被黑暗籠罩着,一種巨大的不安全感、不安定感瀰漫於四周。小動物總是擔心敵人來襲擊,認為敵人會奪走自己為之付出了勞動和艱辛的地洞,於是常去入口外躲藏起來觀察有無敵人走近,勞累至極也不願讓另一個生命幫着完成這項任務……無休無止的憂慮使小動物不能靜下心來從從容容地安享地洞內的生活。 [2] 

地洞創作背景

卡夫卡女友朵拉回憶説,該作品絕大部分篇幅完成於1923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卡夫卡“在傍晚時候開始寫,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完成,後來又進行了修改”。 [3]  作為卡夫卡臨終前的作品,外界多認同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卡夫卡的藝術化身,認為小動物在地洞中惶惶不可終日的處境,正是卡夫卡在貧病交加之中的生存體驗在藝術上的昇華。 [4] 
《地洞》是卡夫卡寫作生涯中倒數第二篇規模較大的作品,但生前沒有發表。馬克斯·布羅德編輯出版了這一作品,題名也是他擬定的。該作1928年首次發表於雜誌《Witiko》,1931年收於布羅德所編的《修建中國長城的時候》。 [3] 

地洞人物介紹

主人公
主人公是一隻不知名的人格化的鼴鼠類動物。“我”擔心外來襲擊,修築了堅固地洞,貯存了大量食物,地洞雖暢通無阻,無懈可擊,防禦退逃自如,但“我”還是時時處於驚恐之中,惶惶不可終日。“我”又常年不斷地改建地洞,輾轉不停地把糧食從地洞的這個地方搬到那個地方,仿好防禦工作以防外界強敵前來襲擊。它説:“即使從牆上掉下來的一粒沙子,不搞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它向一種未知的危險、向它周圍無窮的一切發動了一場殊死的戰鬥:“我離開了世界,下到我的地洞裏”“如果我能平息我心中的衝突,我就相信自己已經很幸福了”。然而它永遠在挖掘新的地道,在這個沒有盡頭的迷言裏,面對“一種我始終應該擔心的東西,一件我始終應該有所防備的事情:有個人來了”。 [5] 

地洞作品鑑賞

地洞主題思想

小説真實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普通小人物失去安全感、生活與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懼心態。 [5] 
小説《地洞》中描繪了一個充斥着矛盾痛苦和恐懼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莫名的矛盾總是源源不斷地生髮出來,本來小動物為了自己的偉大理想,修建了一個規模宏大、“四面八方都有安全保障”的十分安靜舒適的地洞,地洞的龐大、堅固、隱蔽,以及結構設計的巧妙等,似乎都説明它是完美的;然而地洞卻又是確實不完美的,洞口進進出出的暴露、洞裏“間隙性的聲音”等,地洞致命的缺點隨處可見,地洞又怎麼可能是完美的呢?同時,對於地洞中的小動物來説,一方面它可以在洞裏放鬆地“睡個安安穩穩的美覺”,另一方面它又會為洞裏細微的聲音,以及由它自己生髮出來的想象而感到無比的恐懼和不安;一方面它希望擁有地洞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隱蔽生活環境,過着幽居的享受孤獨的快樂生活,另一方面它又想讓外界知道地洞,知道自己,從而證實這一切的存在,小動物也是十分矛盾的,而且這種矛盾讓小動物感到無比的惶恐和痛苦。那麼,一個小小的地洞怎麼會生髮出這麼多的矛盾和痛苦呢?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作者對人性中規避孤獨而又期待孤獨的內心矛盾的一種扭曲變形而已。因為,對於人類來説,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就是矛盾的。一方面,人的生命是以物質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存在會受到物質世界的種種約束和困擾,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又是以社會和個人精神體驗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生命又會受到社會意志和個人意志的操縱,所以,人的生命作為一個核心對象,在各種外在和內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它將是處於撕裂狀態的,是矛盾的和痛苦的。 [6] 

地洞藝術特色

從精神層面來看,小説以自敍自白的方式展開整個情節,第一人稱的使用既增強了真實性,又混淆了讀者的視野。在文本中,作者這樣透視了小動物的心理,“從事這樣一項工程,我只憑我的額頭,我沒日沒夜連續成千成萬次地用額頭撞擊土層,假如我撞得額頭流血,我就高興,因為這就表明牆壁開始堅固了,我用這種方式當之無愧地得到了這個城堡。”“我和地洞相依為命……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把我們永遠分開。”小動物視危機四伏的地下王國為心靈的淨土、精神的家園,誓死捍衞地洞的安全。相似的是,卡夫卡也以弱者形象自稱,但他又憑藉“不可摧毀的東西”同外界鬥爭,視寫作為信仰,在孤獨中用寫作建立起堅實的萬里長城。同樣,卡夫卡為了捍衞他視之為信仰的寫作,曾在信件中表達了他對地洞生活的渴望。卡夫卡將小動物塑造成“弱的英雄”形象,小動物又以永不放棄的精神折射了卡夫卡身上難以覺察的強者的氣息和精神。從精神層面來看,兩者身上都閃現着超人的影子。 [4] 
《地洞》以第一人稱“我”為敍述者,敍述了一個只有一個人物的、關於地洞的故事。故事以“我造好了一個地洞”開始,然後整篇小説圍繞着地洞展開,內容涉及地洞的構造、“我”修建地洞的目的、我對地洞的擴建與改造、我為防範敵人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等,最後在我對“敵人”的想象、懼怕、尋找與等待中結束故事。小説沒有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與結束,沒有清晰的情節線索與時間線索,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
卡夫卡的《地洞》採用了一種不同於傳統的敍事模式。這種模式將空間置於敍事的前景乃至核心,通過空間來組織敍事,言説意義,以空間為作品意義的主體。一言以蔽之,在空間敍事模式中,空間元素、空間邏輯與空間秩序佔據着主導地位。這種敍事模式通過對空間的強調,揭示了空間的重要意義,描繪出現代人生存的空間狀態,勾勒出人—人關係的空間分佈,敍説着現代人的空間體驗、空間焦慮、空間危機和空間矛盾,體現了存在與空間之間前所未有的密切聯繫。 [7] 

地洞作品評價

萊茵-威斯特法倫技術大學哲學教授瓦爾特·比梅爾:《地洞》乃是關於生命之辯護的小説,在其中,生命就是真正完成了的東西——即是地洞。對地嗣的不滿無非就是對生命的不滿。其實,當生命已經達到其頂點,也即不可能用以後的滿足來敷衍的時候,不滿也就開始了。這時候就要不斷地考慮,什麼事情本來必須有別的做法卻沒有這樣做,那時候還年富力強,決斷的自由還沒有受到限制,還擁有足夠的時間。被耽誤的可能性簡直就是這篇小説的一個主題。 [8] 

地洞作者簡介

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紀德語小説家。卡夫卡生於捷克(當時屬奧匈帝國)首府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長子,有三個妹妹(另有兩個早夭的弟弟)。自幼愛好文學、戲劇,18歲進入布拉格大學,初習化學、文學,後習法律,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保險公司任職。多次與人訂婚,卻終生未娶,41歲時死於肺癆。 [9] 
參考資料
  • 1.    郝曉豔. 論卡夫卡《地洞》的恐懼感[J]. 昆明學院學報, 2014, 第36卷(2):108-111.
  • 2.    馬康婷.《地洞》―自我與他者的迷宮[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第5期).40-43
  • 3.    趙山奎. 卡夫卡《地洞》探幽——基於學術史的考察[J].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2017, (1):116-124.
  • 4.    鍾華. 卡夫卡的《地洞》:弱的英雄[J]. 北方文學, 2015, (21):56.
  • 5.    王貴水編著.你一定要懂的文學知識: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02:238
  • 6.    熊驕.掙扎與妥協:以父子關係視角解讀卡夫卡《地洞》[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第4期).13-14
  • 7.    方英. 論小説中的空間敍事——以《地洞》為例[J].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5, 第28卷(6):35-39.
  • 8.    (德)瓦爾特·比梅爾著;孫周興,李媛譯.當代藝術的哲學分析:商務印書館,2016.10:112
  • 9.    歷史上的今天:現代德語散文大師卡夫卡逝世  .中國網.2009-06/08[引用日期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