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在中國新聞的第一現場

鎖定
《在中國新聞的第一現場》是2008年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延光。
中文名
在中國新聞的第一現場
別    名
The First Report Scene on Chinese News
作    者
賀延光
出版時間
2008年2月1日
出版社
中國攝影出版社
頁    數
200 頁
ISBN
9787802362031
開    本
12 開
裝    幀
精裝

在中國新聞的第一現場作者簡介

賀延光,1951年生,陝西人。中共黨員,高級記者。1968年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插隊,1981年為《北京青年報》記者,1983年為《中國青年報》記者,現為該報攝影部主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1976年拍攝過“四.五”天安門事件,採訪過老山自衞反擊戰、七屆人大、11屆亞運會、中共十四大、香港迴歸、98長江水災、九屆人大、廣西邊境大排雷、悉尼奧運會、內蒙古大雁煤礦爆炸、新疆巴楚地震、北京SARS事件等重大新聞。獲1986年度全國十佳新聞攝影記者稱號。曾被評為中直系統先進工作者。三次獲全國好新聞(中國新聞獎前身)攝影獎,一次獲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九江決口8條消息),SARS病房(攝影專題)、生命備忘錄(與王堯合作的冰點調查)被評為全國抗擊非典優秀新聞作品。2003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評為“德藝雙馨”優秀個人。2003年11月16日當選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副會長。 [1] 

在中國新聞的第一現場內容簡介

這樣一個人或許可以繼續坐主席台,繼續充當被拍攝的主人公,而他也正好有這樣的機會,但他很快便放棄了。在北京市團市委工作一年之後,他給自己找到一份差事,成了正在組建中的《北京青年報》的攝影記者,兩年後移師《中國青年報》。與攝影的緣分同樣來自1976年的天安門廣場。攝影評論家曾經將這期間天安門廣場上的拍攝當作“中國紀實攝影的序幕”,指出“不能讓歷史留下空白”,成了剛剛崛起的一代年輕攝影人的信念,賀延光則是其中推波助瀾的主力。可惜的是,當年他在廣場上的那些珍貴照片因為被捕,大多損失了。
如輕的攝影同行很少知道,賀延光的名字當年家喻户曉,並不是他拿着照相機四處尋找拍攝對象,而是他首先成為被拍攝的人。他本人是位赫赫有名的時代英雄。那是在1976年春寒料峭期間,他與工友們一道,親手紮了一個大花圈送往天安門,他們是在廣場上悼念周恩來總理的年輕人。不久後遭到整肅被關入獄,在牢房裏經歷了唐山大地震、毛澤東去世和抓捕“四人幫”。年底出獄時已經換了人間,卻被告知“當年抓你是對的,現在放你也是對的”。兩年之後的1978年,在撥亂反正的社會氛圍中,他在崇文區手錶殼廠被髮掘出來,受邀去部隊、機關、企業、大學各處做報告70多場,賀延光的事蹟上了《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的整版,並配有大幅照片,一夜之間他成了全國著名的新聞人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