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精

(漢語詞彙)

鎖定
土精,漢語詞彙,拼音是tǔ jīng,意思是指土星或人蔘。 [1] 
中文名
土精
拼    音
tǔ jīng
注    音
ㄊㄨˇ ㄐㄧㄥ
出    處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目錄

土精解釋

(1).指土星。(2).人蔘的異名。 [1] 

土精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 唐 孔穎達 疏:“五星者,五行之精也。曆書稱木精曰歲星,火精曰熒惑,土精曰鎮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
人蔘的圖片
人蔘的圖片(20張)
劉敬叔 《異苑》卷二:“人蔘一名土精,生 上黨 者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人蔘》:“其在五參,色黃屬土而補脾胃,生陰血,故有黃參血蔘之名。得地之精靈,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人蔘,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於晝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由於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蔘。古代人蔘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人蔘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
參考資料
  • 1.    土精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