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圞兒

(豆科土圞兒屬植物)

鎖定
土圞兒(學名:Apios fortunei Maxim.)是豆科土圞兒屬纏繞草本。其有球狀或卵狀塊根;莖細長,被白色稀疏短硬毛;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先端急尖,有短尖頭,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上面被極稀疏的短柔毛,下面近於無毛;總狀花序腋生,苞片和小苞片線形,被短毛,花帶黃綠色或淡綠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1] 
土圞兒產於中國甘肅、陝西、河南、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日本也有分佈。 [1] 
土圞兒性甘、味微苦,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之效,用於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土圞兒內含有澱粉、生物鹼,搗爛敷傷口,可用於毒蛇咬傷。 [2]  塊根可食,或制澱粉。 [3] 
中文名
土圞兒
拉丁學名
Apios fortunei Maxim. [4] 
別    名
九子羊
癧子薯
土欒兒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土圞兒屬
土圞兒

土圞兒形態特徵

豆科土圞兒屬纏繞草本。有球狀或卵狀塊根,肉質,土棕色,富含澱粉。莖細長,被白色稀疏短硬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具有小葉3~7片,長10~25釐米;托葉條狀三角形,長達4毫米,非常不明顯;葉柄長3~6.6釐米,無毛;小托葉不明顯;小葉柄有時有毛;小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7.5釐米,寬1.5~4釐米,紙質,先端急尖,有短尖頭,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全緣,上面被極稀疏的短柔毛,下面近於無毛,脈上有疏毛。 [1]  [6] 
總狀花序腋生,長6~26釐米,苞片和小苞片線形,被短毛;花帶黃綠色或淡綠色,長約11毫米,花萼稍呈二唇形;旗瓣圓形,較短,長約10毫米,翼瓣長圓形,長約7毫米,龍骨瓣最長,捲成半圓形;子房有疏短毛,花柱捲曲。莢果,扁平,長約8釐米,寬約6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1] 

土圞兒生長環境

土圞兒通常生於海拔300~1000米山坡灌叢中,纏繞在樹上。 [1] 

土圞兒分佈範圍

土圞兒產於中國甘肅、陝西、河南、四川、貴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日本也有分佈。 [1] 

土圞兒主要價值

土圞兒藥用價值

土圞兒 土圞兒
【藥用部分】:葉及塊根供藥用,春採葉,秋後挖取塊根。
【用途】:性味甘,平,味微苦 [2]  。塊根可供食用,能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種子可殺蟲。
【用量】:塊根5錢~1兩。
【不良反應】:主要為毒性反應,臨牀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頭昏乏力、水樣大便,嚴重時大汗淋漓、臉色蒼白、口唇及指甲青紫、血壓下降、雙眼凹陷、瞳孔縮小、口唇乾裂、發紺、四肢發涼、上腹壓痛等。
不良反應機制:本品含生物鹼、澱粉。生食或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
治療與解救:用硫酸銅催吐。靜脈輸液,葡萄糖鹽水加阿托品、山莨菪鹼。內服綠豆、菊花、甘草湯。其他,對症治療。
【應用】:百日咳,感冒咳嗽,神經性皮炎,氣虛乏力,風寒頭痛,淋巴結結核,感冒發熱,慢性胃炎,久熱不退,肺結核咳血,血吸蟲病,感冒發燒,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肝炎,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尿路感染,陰囊腫痛,月經不調,牙周炎,白喉,咽喉腫痛,外用治療跌打損傷,跌打損傷,功能性子宮出血,土圞兒內含有澱粉、生物鹼,搗爛敷傷口, [2]  外用治療蛇咬傷,痔瘡,創傷出血,白癜風。
【功效】:清熱解毒,理氣散結。

土圞兒食用價值

土圞兒塊根可食,或制澱粉。 [3] 
土圞兒
土圞兒 土圞兒
土圞兒 土圞兒
參考資料
  • 1.    土圞兒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3]
  • 2.    江山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江山中草藥圖鑑,中醫古籍出版社,2020.01,第25頁
  • 3.    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辭海 生物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05,第259頁
  • 4.    土圞兒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3版[引用日期2023-12-06]
  • 5.    土圞兒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3-12-06]
  • 6.    土圞兒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