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團圓餅

鎖定
月餅是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食品,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象徵着團圓和睦,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説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原料:麪粉、麪肥、鹼水適量、豬油、白糖、紅糖、桂花醬、紅小棗、青梅、瓜條、桃脯各適量。
中文名
團圓餅
主要原料
麪粉
主要營養成分
澱粉
儲藏方法
常温儲存
團圓餅
團圓餅(5張)
古代傳統月餅被作為祭品中秋節所食。據説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北宋之時,在宮庭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做法:1、將青梅、瓜條、切碎成丁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