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

鎖定
圖巴塔哈羣礁位於菲律賓巴拉望省普林塞薩港東南98海里外(181公里)的蘇祿海中。公園海拔高度大約在海平面以下2—10米。還是巴拉望島生物圈保護計劃的一部分。在世界自然新七大奇蹟的競選中,圖巴塔哈羣礁曾獲得提名。1993年,該公園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
外文名
Tubbataha Reefs Natural Park [2] 
地理位置
菲律賓巴拉望省
景點級別
世界自然遺產 [2] 

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基本介紹

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是東南亞最大的珊瑚生成水域,其珊瑚之美麗多姿更是別處無法比擬。珊瑚覆蓋了整個區域的三分之二,許多海洋生物生活在環繞島礁的水域中。這裏有350多種珊瑚與500多種魚類,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可以媲美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圖巴塔哈羣礁也就是因其著名的“珊瑚牆”而成為流行的季節性的潛水運動的地點。所謂“珊瑚牆”,描述的是其潛礁與深溝比鄰的現象,海溝的溝壁便成了豎立的牆。這些珊瑚還是各種色彩斑斕的魚類的棲息地:錘頭鯊魚、梭魚、蝠鱝、手掌大小的鐮魚、鸚鵡魚和鰻魚等將珊瑚作為良好的避難所。瀕危物種玳瑁海龜也在圖巴塔哈的珊瑚中築巢。 [1] 

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生物繁多

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自然條件優越,生活着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僅魚類就有379種。其中有記載的鳥類達46種,北礁是棕色呆頭鳥、赤足呆頭鳥、普通燕鷗、烏黑色燕鷗和有頂飾燕鷗的聚居地。玳瑁龜、綠海龜的巢穴建在附近的海灘上。公園裏的魚類數不勝數,其中有記載的就有至少40個種屬的379種魚,在這裏,黑頂鯊、白頂鯊並不罕見。在礁湖中還發現有番紅花蛤、巨蛤、帶鱗蛤和馬蹄蛤。自1983年以來,這個地區先後共有46種珊瑚蟲被記錄下來;1992年,人們又把這裏的魚類和大型無脊椎動物列了個清單。
在這些礁與島上,並沒有永久居民。漁民季節性地來此捕魚,並在小島上建立起避難所。捕魚季節到來時,人們就在島上搭建臨時帳篷。捕魚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傳統的垂釣、商業化的拖網捕魚、茅槍插魚和岸上放線;有的就乾脆在礁石上撿魚。現今公園對旅客開放,來此潛水的遊客絡繹不絕。從3月中旬至7月中旬,遊人們通過船隻來到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遊覽——公園每天有12個小時與普林塞薩港通航。圖巴塔哈羣礁被認為是菲律賓最好的潛水地點,每逢“圖巴塔哈季”運營的潛水專用船往往在亞洲復活節假期或黃金週就被人們提前預訂。 [1] 

圖巴塔哈羣礁自然公園世界遺產

參考:653bis
註冊時間: 1993
擴增部分: 2009
標準:(vii)(ix)(x)
核心區:130028.0000Ha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