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圓頭蒿

鎖定
圓頭蒿(學名: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是菊科蒿屬小灌木植物。圓頭蒿莖成叢,灰褐或灰黃色,分枝多而長,初被灰白色柔毛;葉近肉質,初兩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莖下部、中部葉寬卵形或卵形,小裂片線形或鐮形,葉柄基部常有線形假託葉;頭狀花序近球形,下垂,排成穗狀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在莖上組成開展圓錐花序;總苞片淡黃色,光滑;瘦果黑色,果壁有膠質;花果期7-10月。 [4] 
圓頭蒿分佈於中國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青海及新疆等地;蒙古亦有分佈。 [4]  圓頭蒿抗風、抗旱、固沙、抗寒、抗鹽鹼性能好,生於荒漠地區的流動、半流動或固定的沙丘上,也見生於乾旱的荒坡上。 [5] 
圓頭蒿籽入藥,辛、温,有消炎、散瘀、利氣、殺蟲作用,在中醫及藏醫中用於治療腮腺炎、扁桃體炎及瘡癤、紅腫等疾病。圓頭蒿也是牧區優良的飼料,並可用做沙區固沙綠化植物。圓頭蒿瘦果在改良劑的作用下,有凝膠性與熱凝聚性,成膜性穩定,無毒,黏着力強,用於食品、飲料中的添加劑;也可用於果品蔬菜保鮮。 [6] 
中文名
圓頭蒿
拉丁學名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菊目
菊科
蒿屬
圓頭蒿
命名者及年代
Krasch.,1937

圓頭蒿形態特徵

圓頭蒿
圓頭蒿(20張)
小灌木。主根粗長,木質,垂直,側根多,木質,水平伸展或斜向下;根狀莖粗大,木質,直徑1-4釐米,有營養枝。莖通常多枚,成叢,稀單一,高80-150釐米,灰褐或灰黃色,光滑,干時灰褐色,常扭曲,具薄片狀剝落的外皮,縱稜細,稍明顯,分枝多而長,長15-30釐米或更長,向上斜展或近於平展或弧曲,初時具灰白色短柔毛,後脱落,光滑,灰黃色或上部枝部分為淡紫紅色,常具短枝,短枝上常再抽新小枝。葉稍厚,近肉質,幹後堅硬,黃綠色,初時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後脱落無毛;短枝上葉常密集着生成簇生狀;莖下部、中部葉寬卵形或卵形,長2-5(-8)釐米,寬1.5-3(-4)釐米,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1-)2-3枚,兩側中部裂片最長,常再3全裂,小裂片線形或鐮形,長(0.5-)1-2(-3)釐米,寬(1-)1.5-2毫米,先端有小硬尖頭,邊緣明顯反捲,基部下延,半抱莖,葉柄長0.3-0.8釐米,葉柄基部常有線形假託葉;上部葉羽狀分裂或3全裂;苞片葉不分裂,線形,稀3全裂。 [7] 
頭狀花序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4毫米,具短梗,下垂,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復總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大型、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卵狀披針形,半革質,背面淡黃色,光滑,有綠色中肋,背面突起,中、內層總苞片圓卵形,邊緣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雌花4-12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兩性花6-20朵,不孕育,花冠管狀,外面具腺點,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花柱短,先端膨大,2裂,不叉開,退化子房小,結實後頭狀花序及花易於脱落。
瘦果小,黑色,果壁上具膠質物。花果期7-10月。 [4] 

圓頭蒿生長環境

圓頭蒿生長在1000-2850米荒漠地區的流動、半流動或固定的沙丘上,也見生於乾旱的荒坡上,局部地區常形成植物羣落的建羣種或優勢種。 [1]  耐沙埋、抗風蝕、耐貧瘠、較抗旱。 [2]  [5] 

圓頭蒿分佈範圍

圓頭蒿分佈於中國內蒙古(西南部)、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西部、北部)、青海(北部)及新疆(東部);蒙古南部也有分佈。 [1]  [4] 

圓頭蒿生長習性

圓頭蒿抗風、抗旱、固沙、抗寒、抗鹽鹼性能好。 [5]  圓頭蒿屬於淺根性植物,主根短小,不發達,而側根非常發達,水平或傾斜方向擴展,五年生的圓頭蒿根幅可達10米,根幅為冠幅的7.5倍。側根密佈在20-70釐米的沙層中,交織成密網,以供應生長需要的水分。因此,它具有較大的吸水面積,所以,自然界常見圓頭蒿單株散生,不能形成羣落,有時也見於固定沙地,與黑沙蒿、中間錦雞兒等植物混生。
在中國寧夏中衞地區,圓頭蒿春季發葉甚早,於3月上旬開始萌發,4月中旬葉出齊,7月下旬現蕾,8月中旬開花,花期約半個月,9月中旬開始結實,10月上中旬成熟。新生枝生長一般在4月中旬,5-7月為生長旺盛期,8月中旬-9月上旬停止生長,10月下雪葉黃,11月中旬落葉。整個生長髮育期為200天左右。種子甚小,長約2毫米,成熟後不利即脱落,採種容易。種子千粒重0.688克,種子有膠質,遇水膠結沙粒,易於在流沙上發芽,不被吹蝕,發芽率可達80%以上。
圓頭蒿在沙丘各部位都生長,但在背風底部生長最好,在迎風坡生長差。在丘間低地也有生長,但在輕度鹽漬化濕潤丘間低地生長不良。圓頭蒿於3-4年進入狀齡,這時開始大量結實,7-8年後生長衰退而死亡。
圓頭蒿被沙埋後生長旺盛,沙埋的植株只露出五分之一左右時還能正常生長,沙埋後可長出許多不定根,它具有一定的抗風蝕能力,但枝葉稀疏,莖桿直立,受強烈風蝕時,常因根系暴露而死亡。
圓頭蒿耐旱性雖不如黑沙蒿,但也較抗旱,當沙土含水量降低到0.45%時才開始枯死。就水分生理特性而言,圓頭蒿的總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都較高,分別為227.9%和149%(佔乾重%),而束縛水則較低,為78.85%。黑沙蒿的總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都較低,分別為187.2%和76.4%,而束縛水的含量則較高,為110.7%,説明圓頭蒿的抗寒性較黑沙蒿弱。圓頭蒿的蒸騰強度從生長期一開始就很大,至6約初達高峯,為57.6毫克/平方釐米/小時,以後逐漸下降。
平茬能加速它的生長,不平茬的植株當年生長平均高為45.1釐米,新枝條僅1個,而平茬的高度可達58.2釐米,萌枝44個。 [2] 

圓頭蒿主要價值

圓頭蒿藥用價值

圓頭蒿籽入藥,辛、温,有消炎、散瘀、利氣、殺蟲作用,在中醫及藏醫中用於治療腮腺炎、扁桃體炎及瘡癤、紅腫等疾病。 [6] 

圓頭蒿經濟價值

圓頭蒿也是牧區優良的飼料。 [6]  枝供編筐或作固沙的沙障。 [1] 
圓頭蒿瘦果在改良劑的作用下,有凝膠性與熱凝聚性,成膜性穩定,無毒,黏着力強,用於食品、飲料中的添加劑;也可用於果品蔬菜保鮮。 [6] 

圓頭蒿生態價值

並可用做沙區固沙綠化植物。 [6]  圓頭蒿主根粗大,木質,深長,側根多而長,主、側根能延伸於沙層中,抗風蝕性能好,莖、枝萌芽力強,被沙埋後仍可抽新枝;莖、枝、葉的角質層厚,貯水與保持水免於過量蒸騰的組織發達,可在流動沙丘地區生長,其抗風、抗旱、固沙、抗寒、抗鹽鹼性能好,且果壁外含膠質物,遇水膨脹,利於膠結與固定沙粒,也利於瘦果保水供種子萌發。為西北、華北沙荒地區良好的固沙植物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