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空間年

(聯合國國際年)

鎖定
1992年被聯合國定為國際空間年(ISY),也是“第二次聯合國探索及和平利用外層空間會議”召開10週年。 [1] 
中文名
國際空間年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Space Year (ISY)
設立機構
聯合國
屬性類別
國際年
對應年份
1992年
內容主題
開發、探索、教育

國際空間年產生背景

1985年12月,在“空間開發和利用”國際會議上,為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週年和國際地球物理年35週年,美國參議員Spark Matsuage首次提出了把1992年定為國際空間年(ISY)的建議。之後,由美國國會以立法形式通過,並經里根總統和美航宇局簽署批准。此項建議得到了其他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廣泛支持。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提案,宣佈1992年為全世界的國際空間年。 [2] 

國際空間年設立宗旨

1992年國際空間年的宗旨是,繼承和發揚哥倫布的開拓精神及國際地球物理年的國際合作精神,世界各國聯合起來,共同迎接空間時代的挑戰,使全人類都能從空間科學的新發現和空間的實際利用中取得最大的效益。 [2] 

國際空間年主題內容

國際空間年是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並且歷時一年慶祝人類未來空間世紀的到來。
國際空間年的活動強調“利平、利用”為目的,在各國原有空間計劃的基礎上本着自願參加的原則,圍繞保護和改善全球生存環境為內容的“地球使命”計劃為中心,對空間科學、空間應用和空間科技進行教育培訓及宣傳普及。
國際空間年的主題是:
——開發 進行科學研究;
一一探險 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教育 其內容包括在空間領域內,對重要的及潛在的新的空間項目進行合作。
1992年國際空間年重要的科學計劃包括:1992年全球性空間研究合作計劃及人類跨進21世紀研究合作計劃。
此外,還將進行一些廣泛的社會活動,內容包括放電影、舉行展覽及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等。
國際空間年的主題已經深入人心。任何組織或政府都可向ISY發起某項活動。1992年7月4日的美國國慶日和1992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紀念日都將舉辦以ISY為主題的大型慶祝國際空間年的活動。 [2] 

國際空間年國際組織

國際科學聯合會(ICSU)及其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和國際宇航聯合會(IAF),是主要支持國際空間年活動的兩個非政府國際宇航學術組織。國際科學聯合會空間研究委員會主要負責推動和協調空間科學方面的活動;國際宇航聯合會主要負責推動和協調空間應用方面的活動。
在1986年國際科學聯合會空間研究委員會第26屆會議上,成立了國際空間年特別委員會。
1987年10月,在國際宇航聯合會第38屆大會上,成立了國際宇航聯合會國際空間年協調委員會。
1988年成立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主要國家空間局和歐洲空間局參加的“國際空間年空間機構”,作為各國政府間的協調機構,討論有關國際空間年的統盤計劃,協調全球各國的空間活動。
1989年5月在意大利召開了第二次計劃協調會議。1990年5月在日本召開了第三次計劃協調會議。1991年5月在蘇聯召開第四次計劃協調會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