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

鎖定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與結構工程分會、國際隧道協會、國際橋樑協會等多方業內相關機構的共同參與和組織下,由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橋樑和隧道技術大會。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已分別於2012年8月、2013年4月、2014年4月、2015年4月、2016年5月、2017年5月、2018年5月 [1]  、2019年5月 [2]  、2020年9月 [8]  2022年9月 [14]  2023年9月 [15]  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前十一屆會議分別邀請到了國內外眾多的專家和學者、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各大科研院校、各在(擬)建項目的業主方、設計規劃單位、施工單位及各材料設備供應商等各方人士齊聚一堂,共同就“長大橋隧的發展與展望”、“焦聚工程安全·踐行創新理念”、“如何實現橋隧強國的中國夢”這三大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與交流,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更多的科技力量。
第十二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將於2024年6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開幕 [13] 
中文名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
別    名
IBTC
地    點
中國·上海 [13] 
週    期
每年一屆
承辦單位
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會議時間
2024年6月15日-17日 [13]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會議主題

2012年:“長大橋隧——變天塹為通途”
2013年:“聚焦工程安全 踐行創新理念”
2014年:“如何實現橋隧強國的中國夢” [4] 
2015年:“科技讓橋樑與隧道四通八達”
2016年:“大規模橋隧工程建設與設備創新”
2017年:“深入推進智慧交通基礎設施-——路橋隧工程信息化” [5] 
2018年:“路橋隧協同發展,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2019年:“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與技術創新” [3]  [6] 
2020年:“創新引領,建養並重” [3] 
2021年:“推動創新發展,鑄就高品質工程” [9] 
2023年:“智能打造新優勢,創新釋放新動能” [15]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最新會議

IBTC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以下簡稱IBTC橋隧大會)是國內最早關注大型交通工程的橋隧方案比選與工程技術創新,以及橋隧建設和運營維護一系列重要問題解決的綜合技術與信息交流平台。為總結經驗、交流成果,提升重大工程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2024(第十二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將於2024年6月在上海召開 [13] 
八大亮點鑄就頂級盛會
專業權威積澱,品牌優勢傳承:源於2012年,緊抓“一帶一路”和“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當前國內最專業的橋樑與隧道會展品牌,行業內最權威的道路、橋樑與隧道信息、交流與商貿平台。
組織陣容強大,規模突破歷史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主辦同期大會,匯聚了業界各專業人士的參與。規劃展出面積10000平方米,15個國家和地區,觀眾邀請數量突破1萬人。
行業翹楚雲集,尖端技術匯聚:彙集橋樑與隧道領域多位院士與十幾位頂級專家,國內外重點在建、擬建路橋隧工程業主,中鐵、中鐵建、中建、中交、中水、中冶、地方市政建設集團等建設施工單位雲集。
一帶一路機遇,三大主題演繹:打造路橋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和TBM/盾構掘進機裝備三大展區,綜合演繹“一帶一路”產業熱點和“路橋隧主題展”。
對話前沿技術,接軌國際市場:全球10家國外行業機構,5個國家駐滬領事館和超過3家海外展覽機構聯合打造。
媒體信息報道,推廣網絡共享:隧道網、隧道建設等國內外主流媒體推廣網絡,全面覆蓋上游技術裝備企業和下游終端用户。
目標買家明確,區域涵蓋廣泛:藉助全球範圍極具針對性的市場推廣活動,將迎來以下領域的專業觀眾、買家和代表團:政府職能部門;地鐵、道橋、市政、交通等建設開發公司、大型工程建設央企及各地市政建設公司;各城市建設施工、勘察設計、監理評估以及運營管理等單位;相關院校、科研院所、設計院、協會;工程裝備製造及相關設備企業;投融資、金融等服務行業;相關國際協會組織及採購代表等。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參展範圍

■ 路橋隧設計成果展區
橋隧重大工程建設成果;科研院所創新成果;建設施工單位的優秀成果等。
■ 路橋隧工程材料與設備專題展示區
- 設備類:築路機械、養路機械、其他路基建設、維修設備、築養路工程機械配套及零部件;橋樑施工、探索勘測、抗震緩衝等裝置設備等。
- 構件類:鋼結構部件、混凝土預製構件、預應力鋼索、張拉工具、橋面鋪裝、索具等。
- 材料類:道路橋樑防水、防腐、防火、加固、養護等材料;橡膠止水帶、格柵、環氧瀝青、防水堵漏材料;化學注漿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等。
- 照明技術與產品:LED照明、隧道燈、市政照明等
- 相關設備:通風設備;通訊設備;地下監控設備;地下供電設備等。
- 檢測儀器類:各種數據採集儀器、各種檢測試驗儀器、各種測量測試儀器等。
- 軟件類:BIM及設計類軟件。
- 服務/諮詢:認證單位、諮詢機構、工程服務、金融/保險、系統分析/開發、技術中心等。
■ TBM/盾構掘進機裝備及零部件專題展示區
- 機械設備類:TBM、盾構隧道掘進設備、鑿岩機、風鑽、探水鑽、發爆機、污水泵、砼噴射機、調度絞車、錨索機、除塵風機、噴漿機、錨杆機、張拉機具、液壓支架、拉撥工具、風動扳手等。
- 掘進盾構機零部件:刀盤、刀具、盾體鋼結構、減速器、輸送機、拖車等。
- 運輸設備類:單軌吊車、齒軌車、帶式輸送機、傾斜井巷串車等。
- 安全設備類:漏電保護裝置、電動機保温保護裝置、瓦斯閉鎖保護裝置、門閉鎖保護裝置等。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展會推廣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廣告宣傳

在國內外各類專業雜誌、網站、報刊及內部通訊上即時發佈會展籌備的進展情況;展會開幕前一個月左右通過電台、電視台、户外大型廣告、地鐵和樓宇廣告等媒體資源向社會公開宣傳展會信息,最大程度提升展會知名度;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資料派發

主辦單位將印製邀請函、門票、展覽會刊、參觀指南、DM宣傳單、資料袋等20餘萬份宣傳資料定向寄送給專業買家及專業人士,邀請其前來貿易洽談;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渠道資源

主辦單位會同(橋、隧)行業管理部門、相關協(學)會、特邀媒體、海外支持單位、業內大型企業等渠道邀請至少5萬人次的專業買家及相關人士前來參觀、交流、洽談、貿易;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配套活動

將於展會同期策劃各類技術交流會、研討會、產業高峯論壇、新聞發佈會、媒體現場採訪等相關活動,從而擴大展會影響力、提升展會規模與層次;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專家評價

徐進,中國工程院二局副局長
本次大會邀請了國內外的頂級專家在一起溝通信息、交流情況、研討技術,對促進我國橋樑隧道技術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林元培,中國工程院院士
這是一次有特色的會議,把橋隧放到一起,讓橋樑和隧道領域的人們互相學習,真正做到了橋隧不分家。
Harald Wagner,ITA顧問
本次盛會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合作機會,會議組織非常周到。
肖汝誠,同濟大學教授
非常榮幸接到2013(第二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的邀請參會,並發表報告。本次大會無論是在會議規模、邀請嘉賓在行業內的地位、主題報告的學術水平,還是對行業發展的影響,都體現出了很高的規格和水平。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往期回顧

橋樑會場國外嘉賓精彩演講 橋樑會場國外嘉賓精彩演講
【2012第一屆】2012年8月2-3日,由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中國土
木工程學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三家聯合主辦,聞鼎傳媒承辦的"2012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銀河賓館隆重舉行。有超過300名國內外最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橋樑與隧道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總工、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圍繞 "長大橋隧-變天塹為通途"這一主題展開討論。會議以關注和研究國內外大型、特大型的橋隧工程為立足點,以最前沿的工程實踐與理論研究為關注點,從設計、施工、運營、維護、裝備、材料等多個角度針對世界範圍內隧道、橋樑領域最新的技術發展進行建設性和前瞻性的討論,為期兩天的會議,共有五十餘位嘉賓圍繞主題作了精彩發言,參會人員踴躍提問,氣氛非常熱烈。
與會嘉賓高朋滿座 與會嘉賓高朋滿座
【2013第二屆】2013(第二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於4月11—12日在上海虹橋賓館隆重召開。大會圍繞"聚焦工程安全 踐行創新理念"為主題,覆蓋橋樑隧道全產業鏈,交流和展示全球範圍內橋樑和隧道領域的科技創新、技術進步與重大項目進展等相關主題。為期兩天的大會,內容涵蓋國際橋樑與隧道領域先進技術與工程經驗、國內外重大橋樑隧道工程案例解析,工程技術與質量標準的探討,大型橋樑隧道工程設計施工技術與管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創新應用等,設有主會場主題報告、分會場專題報告、圓桌討論等多種方式展開交流與討論。
【2014第三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自2012 年舉辦以來,已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最具專業性、權威性的橋樑與隧道領域交流平台之一,2014第三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得到了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同濟大學、中國公路學會中鐵隧道集團、中鐵大橋局等諸多協(學)會、企事業單位的指導與支持。
新產品展示會 新產品展示會
2014 年4 月23—25 日,第三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暨在上海浦東展覽館再度隆重舉行,活動以更專業的學術活動、更強的國際化陣容、更大的展示規模、更廣泛的宣傳渠道重裝上陣,為行業內專家學者、企業高層創造最佳的技術與信息交流平台。
【2015第四屆】會議現場 【2015第四屆】會議現場
【2015第四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於2015年4月28-29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連線中國--路橋隧一體化"為主題,匯聚了1000多位國內外路橋隧工程行業的高層及精英,前瞻性展望各重大擬在建跨域路橋、路隧工程、路橋隧一體化項目建設進展,貫穿全產業鏈各環節整合規劃、設計、築養護、高性能材料設備等方面的多項核心技術,及其智能化創新發展;並針對軌道交通建設中省市地質差異,進行國際眼光、全球視角進行戰略與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推動全產業鏈經濟的全球化融合與發展。
圖為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秘書長傅德明秘書長擔任主持 圖為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秘書長傅德明秘書長擔任主持
【2016第五屆】本屆大會主論壇有幸邀請到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秘書長、上海申通軌道交通研究諮詢有限公司顧問傅德明擔任主持,並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應名洪、同濟大學土木學院副院長趙憲忠分別為大會開幕致辭。另外,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孫鈞院士作了題為《近年來國內多座已建、待建長大越江/跨海隧道工程技術關鍵的思考 》的報告,對近些年來國內包括江陰長江大橋、上海楊浦大橋、廈門海滄大橋、蘇通大橋、泰州長江大橋、杭州灣大橋等已建或在建橋樑的關鍵技術進行解讀;並針對國內部分項目結合國外橋隧項目經驗,提出建設性意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及工程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肖汝誠《跨海工程中的橋隧之爭》、寧波市軌道交通副總指揮、總工程師朱瑤宏《類矩形盾構技術的研發應用及推廣前景》、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大橋設計分院總工程師嶽貴平《鋼橋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等演講均得到了與會人員的好評和高度關注。此外,前澳大利亞隧道協會悉尼主席Edward,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掘進機分會會長俞琚,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顧問王振信,原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副主任董必欽等國內外業界專家、實業家多達70餘位也受邀並出席了本屆大會。同時,本屆大會也得到了眾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者、科技人員、企業代表及相關技術研究的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包括來自荷蘭、澳大利亞、丹麥的外籍專家及國內外重大工程建設單位、大型施工與設計企業、基建工程裝備製造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等八百名代表參與了本屆大會,與會規模遠超前四屆。
【2017第六屆】:"2017(第六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於2017年5月25日-26日在上海光大國際大酒店圓滿落幕。本屆大會由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和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共同主辦,上海聞鼎公司策劃運營,業界多方機構共同參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與信息化"主題,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十三五"規劃、新技術、新趨勢以及路橋隧工程建設、信息化應用、重大裝備創新等熱點問題分享了50餘個主題演講和一個高端圓桌討論,來自路橋隧工程界的近700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積極探討交流和共享工程設計、施工、管養的經驗和技術成果,推廣互聯網、物聯網、BIM、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技術的新經驗和新成果,共商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與未來,為業界呈現了一場巔峯盛會。
【2018第七屆】:5月10日-11日,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和同濟大學聯合主辦的2018IBTC(第七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世貿商城順利召開,來自全國各地以及英國、日本、荷蘭、德國等全世界範圍共計600餘位企事業代表出席會議。大會聚焦了產業前沿及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等,高度重視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推動我國橋隧產業大型化、裝備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1] 
【2019第八屆】:2019IBTC(第八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以下簡稱"IBTC橋隧大會")於5月16日-17日在上海浦東綠地假日酒店隆重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組織策劃運營。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鄭皆連、林元培、梁文灝、陳政清、孔憲京、鄭健龍、鄧銘江、鈕新強,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郝洪,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蔣宇靜等多位知名院士專家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施工、管理單位近900位企事業代表共商橋隧工程建設的發展,為業界呈現了一場巔峯盛會。 [2] 
大會開幕式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葉國強主持。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郭允衝,中國工程院三局巡視員安耀輝,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顧偉華出席大會並作致辭。大會以"國家重大工程建設與技術創新"為主題,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裏,通過近50個主題報告,針對橋隧重大工程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新材料、新成果諸多方面進行了全產業鏈探討交流,對推動未來橋隧工程建設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 
【2020年第十屆】:
2020年9月23日-25日,"2020(第九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創新引領,建養並重"為主題,深度聚焦深中通道、粵港澳大灣區跨珠江口通道、川藏鐵路、滬蘇通長江大橋、黃茅海大橋等一系列重大橋隧工程建設與養護關鍵問題與挑戰,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奧地利、比利時、荷蘭、丹麥等7個國家13位海內外院士、上百位頂尖專家出席大會,大會共發表專業性、前沿性、國際性主旨報告及專題報告70餘場,60多家橋隧領域企事業單位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新材料在會議期間同步展出,同時,大會還安排了深中通道和廣州地鐵在建項目的參觀考察活動。我國多所重點高校、行業學會以及各地設計、施工、管理等300多家企事業單位1200餘位代表參加了會議,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超7萬。 [10] 
大會開幕式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葉國強主持,大會主席杜彥良院士、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偉強、中國工程院三局一級巡視員安耀輝、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隆出席大會開幕式並作精彩致辭,國內外院士杜彥良、張喜剛、鄧文中、王景全、繆昌文、鈕新強、鄭健龍、馮夏庭、Herbert Mang、Luc Taerwe、吳智深、蔣宇靜、郝洪等都通過線下或線上方式參與大會開幕式。 [8] 
【2023年第十一屆】
以“智能打造新優勢,創新釋放新動能”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於2023年9月24在成都開幕。大會由中國鐵道學會、中國公路學會、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西南交通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單位共同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盧春房、張喜剛擔任大會主席。
大會主論壇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皆連、張喜剛、田紅旗,中國科學院院士翟婉明、何滿潮,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同軍、新加坡陸路運輸管理局Lim Chia Yong Johnny分別作了主旨報告,分享了橋隧相關領域最前沿的科技觀點和發展戰略趨勢。
9月24日下午,大會聚焦艱險山區橋隧工程建設、道路與橋樑工程建設運維、隧道(洞)與地下工程建設運維、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等五個主題舉行論壇,70餘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多地工程建設案例、創新技術和管理經驗。
9月25日,大會還將舉辦“複雜環境橋隧工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戰略研討會,針對嚴酷環境下路橋工程安全建造與長壽命保障、極端環境長大隧道與深埋地下工程建設和服役安全兩大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11] 
大會期間,5位院士和2位國內外基礎設施領域中青年專家分別做超大跨徑拱橋建造實踐及創新、長大橋樑安全運維等主旨報告,分享橋隧相關領域最前沿的科技觀點和發展趨勢。大會聚焦艱險山區橋隧工程建設、道路與橋樑工程建設運維、隧道(洞)與地下工程建設運維、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海底隧道等五個主題舉行論壇,70餘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多地工程建設案例、創新技術和管理經驗。
此外,大會還舉辦了“複雜環境橋隧工程面臨的挑戰與對策”戰略研討會,並展出40餘項橋隧領域科技創新成果,設置多條工程考察線路。 [12]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媒體報道

【CCTV】:上海舉辦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 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2012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於2012年8月2-3日在上海銀河賓館召開。
出席會議的有來自全國各地橋樑與地下工程的專家學者及英國、意大利、日本的專家計360人。國際隧協副主席白雲、國際橋協副主席葛耀君,原國際隧協主席馬丁,國際隧協副主席瓦格納、日本地質地盤研究所橋本所長等出席了會議。 [7]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2012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召開  2012年8月2日至3日,“2012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長大橋隧——變天塹為通途”。
本屆大會由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聯合主辦,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和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IABSE)支持,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了國內外多個學術機構、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和企業、高校的協辦。同時,會議也受到了中央電視台、隧道網、《橋樑》雜誌、《隧道建設》雜誌等行業媒體的廣泛關注。
【中國工程院】:第二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召開 4月11~12日,“2013(第二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由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和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同濟大學主辦,上海聞鼎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承辦。本屆會議主題為:聚焦工程安全,踐行創新理念。中國科學院孫均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中國工程院王夢恕、楊永斌、歐進萍、林元培等4位院士,以及來自美國、德國、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及相關政府部門、業主單位、建築施工、諮詢規劃、生產製造等單位的近500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共同探討橋樑隧道在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等不同階段的相關技術。

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展望未來

大會將持續擴大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不斷推進我國橋樑隧道行業的健康發展。2021(第十屆)國際橋樑與隧道技術大會參會人數將在上屆的800餘人基礎上增加至1000餘人,演講報告將增加至50餘個,將有近百餘家企事業單位前來參展,我們將通過各類專業渠道及龐大的媒體資源組織邀請眾多的專業觀眾蒞臨現場,共話行業技術新進展。
本次活動將以更專業的學術活動、更強的國際陣容、更大的展示規模、更廣泛的宣傳渠道重裝上陣,期待您的參與!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