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與社會:“強國”與“新民”的重奏

鎖定
《國家與社會:“強國”與“新民”的重奏》是2014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勇、吳瑩。 [1] 
中文名
國家與社會:“強國”與“新民”的重奏
作    者
高勇
吳瑩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11月
頁    數
224 頁
定    價
42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6151266
版    次
1

國家與社會:“強國”與“新民”的重奏內容簡介

《社會發展經驗叢書·國家與社會:“強國”與“新民”的重奏》主張將國家與社會的議題置於中國的近代史發展視野當中,研究國家力量增強和社會活力激發這兩個進程之間的動態關係和內在張力,而不是僅僅將國家與社會視為業已形成的兩個實體。建設現代國家與激發民眾活力的過程,包括了在實踐中密不可分、彼此支撐的三個方面:塑造民眾的身份認同,以這種身份認同來聯結國家與民眾;調整社會的組織體系,以此促進國家動員能力,建立社會激勵體系;確立國家與社會互動的主導策略和手段,以此解決社會治理問題。
《社會發展經驗叢書·國家與社會:“強國”與“新民”的重奏》從以上三個方面認真梳理了中國在建設現代國家與激發民眾活力的曲折進程中展現出來的邏輯脈絡。 [1] 

國家與社會:“強國”與“新民”的重奏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歷史情境下的“國家一社會”問題
第一節 既有框架:作為實體的“民族國家”與“市民社會”
第二節 歷史情境與本土觀念:作為過程的“強國”與“新民”
一 維新派的思想探索:“新民”
二 民國時期的實踐探索:“社會革命”
三 共產黨的獨特創造:“羣眾路線”
第三節 分析視角:認同、組織與運作
一 社會認同
二 組織空間
三 運作手段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1949-1978:社會統合與羣眾動員
第一節 階級:成分劃分和思想改造
一 “階級成分”與身份界定
二 “階級覺悟”與人的改造
三 階級劃分的消解
第二節 組織:建立單位與集中資源
一 單位體制的建立
二 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建立
三 資源的集中與利益的統一
第三節 運動:推動工作和化解矛盾
一 “發揮羣眾的積極性”
二 “依靠羣眾的自覺和自願”
三 “接受羣眾批判”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1979-1992:放權讓利與利益萌發
第一節 利益:提升與分化
一 利益的積極性
二 關係的利益化
三 私域的逐步開放
第二節 企業與組織:搞活與自主
一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
二 城市:單位制的恢復和嬗變
三 社團組織的興起
第三節 職能轉變:規範和界定
一 加強法制
二 規範與公開
三 變通與架空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1993-2002:調整轉型與多元分化
第一節 流動的社會要素
一 下崗:從單位到社會
二 進城:從農村到城市
三 下海:從體制內到體制外
第二節 組織結構調整
一 社區建設
二 社團管理
三 村民自治
第三節 治理方式探索
一 適應性策略
二 引導自治
三 全球化規則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2003年至今:民生戰略與參與訴求
第一節 流動與分化
一 城鄉流動加速
二 階層分化加劇
三 權利意識增強
第二節 社會組織與社會參與
一 社會組織
二 虛擬社區
三 社會協同
第三節 民生戰略與項目運作
一 科學發展
二 項目制運作
三 技術性治理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國家能力增強與社會活力激發
第一節 歷程與成就
一 社會認同
二 組織空間
三 運作手段
第二節 困難與挑戰
一 公民性建構的困境
二 社會管理行政化約束+
三 社會組織的多元挑戰
第三節 傳承與發展
一 激活傳統資源
二 吸納社會組織
三 治理過程走向開放與包容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