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相冊

(新華社微紀錄片欄目)

鎖定
《國家相冊》是新華社推出的一檔微紀錄片欄目,由陳小波任講述人。
該片依託中國照片檔案館館藏照片,聚焦中國近代歷史的各種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間,講述中國百年曆史和時代變遷。
該片分為《國家相冊第一季》(100集)、《國家相冊第二季》(42集)、《國家相冊第三季》、《國家相冊第四季》、《國家相冊第五季》 [18] 
該片於2016年9月2日首播,每週五在互聯網、電視台、移動端、户外屏幕、海外媒體終端等平台同步播出 [1-3]  。2022年8月,國家相冊第五季第8集《傳奇迎客松》播出。 [21] 
中文名
國家相冊 [4] 
製作單位
新華社
播出時間
每週五
播放時長
5分鐘

國家相冊劇情簡介

走進中國照片檔案館,就打開了一部國家相冊。這裏收藏了1892年以來的珍貴歷史影像,是中國館藏量最大的國家照片檔案館。作為新華社打造的微紀錄片形態可視化全媒體產品,《國家相冊》首次帶着鏡頭走近這些老照片,把影像講述與三維特效結合,打開那些被濃縮的人生、被摺疊的時代,細述那些鮮為人知的人與故事 [3] 

國家相冊分集劇情

    第一季第1集:勝利的日子

    攝影師王小亭拍下日軍轟炸後上海車站的場景:炸飛的軀體、孩童的哭泣,它們與日本侵略者其他罪行一同成為不能忘卻的記憶。日本投降、東條英機被送上絞刑架等照片也收入片中,它們與於肇拍攝的瀋陽審判影像一起印證“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真理,成為見證中華民族抗戰勝利的註腳。


    第一季第2集:一個不能少

    1949年至1969年,中國先後四次掃盲。那時,到處都是學文化的景象,還有兒子教老子識字的趣事。戰士祁建華髮明“速成識字法”,讓人30天學會3000多漢字;全軍運動會賽跑不用發令槍,誰先寫出規定的字誰起跑。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曾親自教小八路識字。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使我國文盲率由80%降至6.72%,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史的傑出貢獻。


    第一季第3集:奧運與國運

    奧運與國運緊密相連。在國家衰敗沉淪的黑暗年代,不知有多少悲壯的勇士淹沒在了歷史塵埃之中,比如創造全國紀錄、主演過電影、會開戰鬥機的傳奇英雄符保盧,比如跨越新舊兩個時代的傑出運動員吳傳玉。 我們挖掘這些鮮為人知的名字背後的故事。中國的奧運之路從來不是一條坦途,中國人正以日益成熟的大國胸懷走向未來。


    第一季第4集:血染的黎明

    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我們推出兩組鮮為人知的老照片。一組記錄了一位烈士從受審判到就義的全過程。另一組,拍的是著名的渣滓洞烈士。自革命戰爭年代以來,2000多萬烈士為國捐軀。而最讓人嘆惋的,是那些倒在黎明之前的英雄。一個尊崇英烈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希望的民族。那些以鮮血染紅旗幟、以生命點亮共和國黎明的人,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第一季第5集:翻身的日子

    每逢國慶,人們就會回望半個多世紀前那段沸騰的日子。一組罕見的老照片,讓人們通過“曹大膽”,看到歷史上從未見過的中國——普通農民和國家主席一起站上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那時的中國,戰亂未休,災荒不斷,遠不是太平盛世,但“曹大膽”們卻擁有了上千年來中國農民不曾享有的生活。


    第一季第6集:山就在那裏

    不久前,中國登頂珠穆朗瑪峯的先驅者屈銀華離世。新中國犧牲的第一位登山勇士,被大雪崩吞沒五分鐘後又奇蹟生還的勇士,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峯時,那三位光輝的登頂英雄背後,還站着神秘的第四人。歲月無情,英雄老去,唯有山依然在那裏,而英雄們無所畏懼的精神還在那裏,人類在危難時刻守望相助的温暖還在那裏。


    第一季第7集:對根的情意

    閻肅、老舍、常香玉,他們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們的作品,我們耳濡目染。《龍鬚溝》,這部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舞台上演了60多年的經典話劇,老舍的創作過程。常香玉,這位豫劇表演藝術家,曾義演180多場,為志願軍捐獻一架戰鬥機,她經歷生與死的考驗,這些藝術家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故事仍然有温度,值得我們重温。


    第一季第8集:三位“大”醫生

    “大醫”:沒有留下鴻篇鉅著的張孝騫,成為首批學部委員之一。終身沒有婚育的林巧稚,被稱為“萬嬰之母”;當曾憲九身患癌症,他念茲在茲。這些大醫並非只因醫術精妙而被人銘記,更因他們即使見多了病痛、生死,仍將每一個生命視若珍寶。他們留給時代的背影依舊清晰,依舊能給我們無盡的啓迪。


    第一季第9集:修“天路”的人

    今天,險峻奇絕的川藏線已成為許多人精神朝聖之路。當你行進在這條跨越數十座雪山大河的“天路”上,經受寒冷、缺氧,面對塌方、雪崩、泥石流時,是否曾想到過60多年前修築“天路”的人。他們用鐵錘鋼釺,鑿出這條通向世界屋脊的路。連綿相望的3000多座烈士墓,記載了悲壯的犧牲。邁向遠方時,請不要忘了向長眠路旁的築路者致敬。


    第一季第10集:我的“小人書”

    今年3月,賀友直離世。在上海美術界,他與畫三毛的張樂平齊名。這位美術大師一輩子只畫“小人書”。他畫的“小人書”曾風靡全國。“小人書”年銷量一度超8億冊。如今,連環畫逐漸淡出人們視線,暢銷半個世紀的《三毛流浪記》《雞毛信》的創作過程,賀友直的《山鄉鉅變》在收藏市場上一書難求。“小人書”,幾代人的集體“文化記憶”。


    第一季第11集:家書抵萬金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在那個家書抵萬金的年代,一聲“有信來了”,牽動多少驚喜;一句“此致敬禮”,收筆多少愛意。那些年,那些為我們捎來家書的人,也是最可愛的人。她們能幾十年從不送錯,能讓“瞎信”復活,能克服獨在路上的恐懼。


    第一季第12集:遠去的車站

    相見時難別亦難。在人生的旅途上,您曾經在多少車站駐留與等待。車站,人間相聚與離別之地。它是遠方和希望,也是鄉愁與別離。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悲歡離合,在一個個車站裏上演。一些百年老車站照片承載了百年風雲聚散的老車站舊貌,看盡那些凝固在照片裏的過去時代的悲歡。


    第一季第13集:悲歡母親河

    1949年,開國大典禮炮隆隆時,有40萬人正在黃河大堤上抗擊一場罕見的大洪水。1952年,毛澤東首次離京巡視去視察黃河。飽受爭議的三門峽水庫的事實真相,歷史上,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製造災難無數。這個困擾中華民族數千年的難題,竟在短短70年間解決了。


    第一季第14集:風雪未歸人

    冬天又來了。風再猛,雪再大,有些事非有人做不可,我們的温暖安全,就是他們頂風冒雪的理由和意義。一個凍饅頭讓人生死兩隔。有些人以雪為令,風雪來了拔腿就出門,他們是寒冬中最可愛的人。照片風雪撲面,故事卻温暖人心。


    第一季第15集:大師的背影

    我國第一部電影,我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拍,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大師。在那個京劇最富生命力的年代,四個男人擔起革新重任,把舞台上的女性演繹得風情萬種。他們被稱為“四大名旦”。如今,大師早已遠去,留下的是背影和經典。他們留下的那些罕為人知的影像,那些罕為人知的故事。


    第一季第16集:雲端的傳奇

    日行千里,行走雲端。1949年11月,12架國民黨民航飛機一路北飛,投奔新中國。亂世中的暫別,通常都是永別,年輕的機長與妻兒一別三十年。這,就是中國民航事業的起點。新中國的第一批空姐,幾十年前乘飛機的體驗。人們飛進了“空中禁區”青藏高原。飛上藍天,為你講述萬米高空之上的愛與險。


    第一季第17集:冰川的奧秘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可能造成全人類的災難。半個世紀前,中國科學家第一次走近冰川,恰恰是為了融化冰川。在冰面上鋪灑煤粉,調飛機轟炸冰川,這背後藏着的玄機。施雅風、秦大河、康世昌等一代代冰川學者,經歷過生死瞬間,見證了絕世美景。冰川是地球的年輪,裏面刻滿了時光的奧秘。走近冰川,一起來感受久遠有多遠、壯美有多美。


    第一季第18集:迎新的日子

    新年第一縷陽光,總會勾起人們心中的感動。這一天,人們與過去辭別,滿心期待地迎接未來。本期呈現近一個世紀的新年影像。百年間,我們所告別的,每個普通的中國人經歷了的悲喜,我們的父輩、祖父輩,又曾有的新年表情。新年又來了,2017,你準備好了嗎?


    第一季第19集:千里牧歌行

    逐水草豐茂而居,沿牧道千里輾轉,是遊牧民族千百年來的生活方式。一路放牧,一路歌聲,一路冒險與滄桑。他們在暴雪中用身體為羊羣開路,他們在暗夜裏吼退狼羣,他們深諳大自然的信息密碼,他們圍爐彈唱,唱相聚離別,唱英雄史詩。一曲特別的牧歌,帶你領略千里牧道上詩意背後的艱辛,感受高山草原上的旺盛生命力。


    第一季第20集:踏上回家路

    時值歲末,鄉關何處。家,是魂牽夢繫的方向。地圖上咫尺的距離,隔着一張思而不得的車票,一場風華到遲暮的遠行,一首遙望故土的國歌。本期講述一羣累不倒、打不垮的回家人。


    第一季第21集:最美是家宴

    年夜飯,闔家歡聚的饗宴。一盤餃子,一碟年糕,一碗酸菜白肉,一鍋全家福。家的味道,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味覺記憶,熨帖腸胃,撫慰心靈。一百多年前的團圓飯,困難年代裏過年吃肉的幸福感。歲月流轉,中國老百姓的年夜飯,勾勒出歷史的輪廓。時代在變,對家的念想沒變。本期國家相冊,帶你回味最美團圓飯。


    第一季第22集:年畫又一春

    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河南朱仙鎮到天津楊柳青,從古樸的門神到可愛的胖娃娃,年畫負載着一代代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望,伴隨着中國人度過了千百個春節。本期瞭解年畫中的新年。


    第一季第23集:花燈照元宵

    花好月圓的元宵節,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在沒有電的漫長時代,繽紛的華燈,點亮了中國最美的夜色:它照亮了秦淮河畔的人,陪伴了風雪邊關的兵,喚起了耄耋老人的童年記憶。本期將領略百年來最美元宵節照片。


    第一季第24集:特別節目:《心中的牽掛》

    辭舊迎新之時,你最牽掛的人是是父母、兒女、愛人。然而有這樣一位“黃土地的兒子”,牽掛着13億中國人。牽掛別人的人,自己也被牽掛着。在河北阜平駱駝灣村,村民唐宗秀惦記着捎點土雞蛋給他;在呼和浩特兒童福利院,孩子們惦記着為他送上親手製作的新年禮物;在伊爾施的棚改社區,馮秀華老人還記得他掌心的温度;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阿爾山,戰士們仍然記得天寒地凍中他送來的鼓舞與關懷。


    第一季第25集:情滿全家福

    全家福一個福字道出中國人對家的依戀。拍照時,一家老小整裝打扮,在鏡頭前攜手相偎,完成一場最有儀式感的家庭活動。本期《國家相冊》帶您看一百年來的全家福,其中有不同時代的千百種人生。母親把兒子從全家福中撕去,一家人分離前最後的合影的表情。全家福裏有家庭聚散,更有家國面貌。環境裝扮變了,不變的是親情濃濃。


    第一季第26集:最難是離別

    春節過後,又到了離別的時候。有些人,有不一樣的離別。一次離別,她用了76年去懷念。七次送別,她沒有等來哪怕一個重逢。“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這曲離歌穿越戰火硝煙,穿越和平時代,穿越百年人生,帶你走進那些愛恨交加的時刻。


    第一季第27集:兩會特別節目:共商國是

    2017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新華社推出“國家相冊”兩會特別節目《共商國是》。 又到陽春三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來自各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將在人民大會堂濟濟一堂,共商國是。 四年間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動人故事、難忘金句?。


    第一季第28集:朝氣蓬勃時

    從第一套到第九套廣播體操,熟悉的音樂口令響起,喚醒的不僅是身體,更是青春的記憶。本期“國家相冊”帶你迎着朝陽,擴胸展臂,重温那些朝氣蓬勃的時光。


    第一季第29集:兒時的遊戲

    小時候玩過的一種遊戲現在居然有了職業聯賽,猜猜是哪個。55年前有個跳繩女孩能跳32種花樣,我們居然找到了她。重温兒時的遊戲,願這些遊戲還能滋養下一代的童年。


    第一季第30集:天下有情人

    愛情,到婚姻,究竟有多遠。 從父母之命的封建包辦,到志同道合的自由邂逅,幾十年裏,中國人婚戀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小家的悲歡離合,社會的風雲變遷,本期《國家相冊》帶你走進婚姻故事裏的大時代。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第一季第31集:追思在清明

    清明節,中國人祭祖掃墓的日子。 中國的清明節源自何時,世界上持續最久的祭祀何處。一張古老的照片,帶您穿越時光,回到百年前的祭祀現場。一組罕見祭掃的故事,為您講述中國人“慎終追遠”傳統背後的深遠含義。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一天,我們低頭追思永逝的親人。這一天,我們抬頭邁向生機綻放的春天。


    第一季第32集:中國尋油記

    您還記得那個用“洋油”的年代嗎, 60年前,因為國家缺油,北京街上曾一度出現了燒煤汽和燒煤汽車。面對國際禁運和“中國貧油論”,中國科學家和石油人發起了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 我們幸運地從中國照片檔案館找到了這些珍貴的照片,以及照片上的人。《國家相冊》,為您講述。


    第一季第33集:車鈴響叮噹

    記憶裏,那些與自行車相關的故事,是否關乎愛情、友情、親情?共享單車是今天城市的新來客,當我們熱烈接受它時,勾起了中國人對自行車的共同記憶。第一個騎自行車的中國女性,第一個騎自行車環球旅行的中國人。車鈴響叮噹,讓我們跟隨那些珍貴的照片,尋找記憶裏的痕跡。


    第一季第34集:戀戀圖書館

    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説過:“假如世界毀滅了,圖書館還在,很容易重建世界,如果圖書館也沒有了,我們就會變成原始人。” 圖書館的記憶,有書香為伴。圖書館的魅力,與心靈相關。“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 請跟隨本集《國家相冊》,走進中國人的“閲讀百態”。


    第一季第35集:身邊勞動者

    當我們沉睡時,有些人還在緊張工作。從時傳祥到“90後”高鐵掏糞男孩,從郵遞員到快遞小哥,時代在變化,但總有人為了生活、為了社會,默默負重前行。勞動的美,永不消逝。身邊的情,温暖常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快到了,請跟隨《國家相冊》,走近身邊勞動者。


    第一季第36集:國寶的沉浮

    文物瑰寶,凝聚民族文化的高度,也是國家命運的晴雨表。 震驚世界的“北京人”頭蓋骨,出土幾年後就離奇失蹤?。國之重器後母戊鼎,最早是幾個農民發現的,挖鼎人背井離鄉近十年的隱情。 精美莊嚴的皿方罍,身首異處80多年後,終在故鄉團圓。 讓我們跟隨文物的沉浮,走近一個世紀來悲欣交集的民族發展歷程。


    第一季第37集:“一帶一路”特別節目:大道之行

    古城在駝背上蓬勃生長,鄭和船隊的點點白帆。遠古的輝煌褪了色彩,昔日的繁華歸於沉寂。不少曾經的富饒之地,卻成為困頓、衝突和危機的代名詞。當今全球,人們翹首期待,又滿懷困惑,答案也許就在東方智慧之中。


    第一季第38集:我愛你,中國

    黃大年歸國,某國航母編隊後撤100海里; 李四光歸國,不得不輾轉多個國家,秘密登船; 錢學森歸國,歷經5年監視和軟禁。美國官員放話,他無論走到哪裏,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新中國成立初到上世紀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學者和留學生迴歸祖國。這些科學家,許多都是新中國科技發展的奠基人或開拓者。 本期《國家相冊》,帶你走近愛國科學家。


    第一季第39集:江上往來人

    滾滾長江水,見證國運興衰與時代足跡。 川江號子,它們飄蕩在長江; 您聽三峽縴夫,他們行走在長江;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它發生在長江; 您到過重慶嗎,它成長於長江。 請跟隨本期《國家相冊》,走進歷史深處的長江故事。


    第一季第40集:悟空現身記

    誰是中國真正的“霸屏”英雄, 是他,是他,就是他。但,他不是“少年英雄小哪吒”,而是齊天大聖孫悟空。 阿童木,哆啦A夢,葫蘆娃,黑貓警長,忍者神龜,一個個熒屏形象各領風騷,但只有這隻美猴王,是一代代中國孩子心目中共同的英雄。 《大鬧天宮》這部傳奇動畫的誕生過程。美猴王的的形象的定形過程, 《國家相冊》,為您講述。


    第一季第41集:高考四十年

    今年是恢復高考以來的第41次高考。 高考曾經一度中斷11年之久。是誰決策恢復高考。從公佈消息到高考,短短2個月內,那些考生們的備考和應考。 恢復高考,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也啓動了國家發展的人才引擎。《國家相冊》帶您走近40年前恢復高考的建言者和高考的親歷者,揭秘恢復高考的台前幕後。


    第一季第42集:百年話劇魂

    百尺劇場,百年家國。今年是中國話劇誕辰110年、人藝成立65年,請跟隨國家相冊,走進話劇舞台的流光歲月。


    第一季第43集:麥田守望者

    南風布穀鳴,田間麥隴黃。 五六月,麥收開始了。千百年來小麥是老百姓賴以為生的糧食,更承載了中國人對土地最深沉的感情。 麥客、機手、育種人。這些麥田守望者用汗水記錄了中國人歷經苦難而不棄,憑藉雙手奔向美好生活的奮鬥歷程。請跟隨本期國家相冊,走進希望的田野


    第一季第44集:香江大時代

    會展中心,跑馬地,伊利沙伯體育館,這些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地標,見證了迴歸祖國20年來香港的發展與變化。這20年,香港經歷的風風雨雨。風雨中最可依靠的那個肩膀,讓香港人感受到國家的關懷。香港人對國家的情懷。聽親歷者講述20年前政權交接儀式背後的故事。


    第一季第45集:人民的抗戰

    今天是“七七事變”爆發80週年。 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敵後武工隊。這些我們至今耳熟能詳的戰術,歷史的真實面貌, 科學家參加的地雷戰,美軍軍官親歷地道戰,深藏在中國照片檔案館的這些照片,也許能帶您跨越時光,回到當年的抗日戰爭現場。 “國家相冊”為您講述。


    第一季第46集:恰同學少年

    畢業照,表現的是團聚,象徵的卻是別離。 她的畢業照,是中國新女性的亮相; 他和她的畢業照,是執子之手相攜報國; 他們的畢業照裏,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和170多位兩院院士; 她們的畢業照,記錄了藍天上最美的身影。 同學者,更是人生同道人。 鳳凰花開,又到畢業季。翻開本期《國家相冊》,請隨我們一起走進畢業的故事。


    第一季第47集:白洋淀紀事

    雄安新區橫空出世,讓一個古老的湖泊重回國人視野。 白洋淀,華北第一大湖,雄縣、安新、容城三縣皆環澱而設。“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落腳於此,與這片浩蕩水面密不可分。 作家在這裏寫下絕美篇章,被稱作“水上飛將軍”的抗日戰隊,小英雄成為幾代孩子的心靈教科書。回望上一個千年,澱畔上演過多少興衰沉浮、離合悲歡,堪稱一部微縮版的中國發展史。


    第一季第48集:建軍90週年特別節目:大國強軍夢

    一個國家,少不了一把利劍。一個強國,離不開一支強大軍隊。崢嶸歲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走過90年光輝歷程。過去五年,這支軍隊在強軍興軍新徵程上邁出歷史性步伐。“八一建軍節”前夕,新華社“國家相冊”推出特別節目《大國強軍夢》,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


    第一季第49集:隊伍向太陽

    鋼槍如林,戰車隆隆。閲兵,以其特有的激昂氣勢、整齊節奏,形成一種雄渾陽剛之美。 閲兵,也是軍隊建設成就的檢閲。從衣衫襤褸、槍彈不全的第一次閲兵,到征塵未洗、帶着繳獲的武器受閲,再到世界一流的大國雄師全面亮相,請隨我們打開《國家相冊》,重回閲兵現場,重温人民軍隊的次次征程。 向你們致敬,人民子弟兵!


    第一季第50集:生命的顏色

    清朝皇家獵場,百年間,這裏經歷了難以想象的蜕變與重生。 一棵樹“變出”百萬畝森林,一對夫妻每年瞭望3萬次。在那片荒蕪之地,有一羣人,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三代人的努力讓綠水青山重回眼前。


    第一季第51集:草原愛無疆

    最困難的時期,草原接納了三千多名嗷嗷待哺的內地孤兒。 她是“草原母親”,他是“國家的孩子”。原本相隔千里,自此生死相依。 自己的孩子留在家裏放牧,收養的孩子卻更精心地培養, 28個孩子“共用”一個媽媽。 請隨我們打開本期《國家相冊》,走進這個超越地域、血緣的傳奇。


    第一季第52集:歷史的歎號

    深埋地下2000多年的兵馬俑的發現,這支人馬數量接近8000的強大軍陣,藴含的秘密。 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兵馬俑,恍如初見,栩栩如生;多兵種裝備齊全,按實戰陣式排列;大紅大紫,色彩豔麗。這個龐大的地下軍陣,向人們展示着秦帝國當年的強盛,又彷彿一個無言的驚歎號,傳遞着沉重的歷史啓迪。 《國家相冊》,帶您走近兵馬俑。


    第一季第53集:啊,可可西里!

    今年,一個神秘的地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被稱作“人類最後的淨土”。在那裏,你踩下的每個腳印,都可能是地球誕生以來人類留下的第一個腳印。在那裏,時光彷彿都凍結了,世界還保留着最初的樣子。在那亙古的寧靜中,深藏的生命密碼。一代又一代人甘願為那片荒野付出鮮血和生命,默默堅守、執着探索。請隨我們打開本期《國家相冊》,走進可可西里。


    第一季第54集:運動進行時

    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在北京召開。這項全國最高級別的體育賽事,歷經半個多世紀,從最初帶着鮮明的國防體育烙印,逐漸發展到全面與奧運接軌,見證着中國體育的勃興,校準着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的天平。前後13屆全運會,走出的體育明星,發生了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國家相冊》帶您走進全運會的歷史。


    第一季第55集:我的第一課

    秋蟬鳴,開學時。每個年代的課本,都會散發着屬於那個年代獨特的墨香;每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會有一段時代專屬的啓蒙記憶。《國家相冊》和你一起重温那些年裏《我的第一課》。


    第一季第56集:侵略者下場

    86年前,“九一八事變”爆發,抗日戰爭拉開序幕。你可知道,這場綿延14年的戰爭,起初竟是源於少數人的瘋狂。你可知道,數十位日軍高級將領斃命於中國,甚至有“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潘家峪慘案後的悲壯反擊,南京審判中的“跨國追兇”。老照片記錄下戰爭的苦難,更昭示着正義不朽。請隨我們打開本期《國家相冊》,重温一段真實的歷史。


    第一季第57集:熊貓回家路

    大熊貓,中國獨有物種,世界級萌寵。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箭竹開花,生態惡化,熊貓瀕危。 存亡關頭,人類伸出援手。 幾十年來,人類小心翼翼,寵護着它一步步恢復種羣數量。 如今,熊貓又開始走出人類懷抱,迴歸它真正的家園——大自然。 從第一次被介紹到世界,到第一隻成功迴歸野外的大熊貓“淘淘”,請打開《國家相冊》,翻看大熊貓的傳奇過往。


    第一季第58集:前進!前進!進!

    國歌,永駐人們心底的奮進之聲。你可能很難想象,中國歷史上第一首國歌竟是“李鴻章”出訪的即興之作,而百年前清王朝首定的“國樂”,淪為帝國葬歌。《義勇軍進行曲》歷經烽火年月,傳唱大江南北,不為人知的是詞曲作者多舛的人生。國歌法即將施行,本期《國家相冊》與你共唱國歌,拾遺戰地黃花,築就新的長城。


    第一季第59集:滄桑百年路

    《國家相冊》首次走出國門,尋找散落在海外的中國傳奇。 一段中國清朝的鐵軌零件,藏在一座比利時古堡裏。我們在一本神秘相冊中找到了答案。 一截鐵軌,引出一件深刻影響中國的大事;一段鐵路,濃縮中國百年滄桑之變;一座鐵橋,見證中國國運沉浮……請隨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沉睡近百年的相冊。


    第一季第60集:千年莫高窟

    千年莫高窟,記錄人類文明交融薈萃。 百年敦煌,見證歷史滄桑國運興衰。 孤燈草菇伴長夜,夜夜風鈴入夢來。 一羣年輕人,為何留在大漠深處,堅守幾十年。大漠深處的悲歡離合,人間冷暖,走近敦煌,走近一羣守望人類遺產的人。


    第一季第61集:長江第一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今天, 長江上的大橋已超過百座。從我國第一座跨越長江的大橋到,今天,我國各類橋樑已超過百萬座。各種大橋排行榜上,中國橋都超過了半數。 本期《國家相冊》,我們找出了第一座長江大橋建設的歷史圖片,與您共同回憶60多年前那些難忘的瞬間。


    第一季第62集:沙漠的顏色

    作為世界上沙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靠什麼創造了治沙奇蹟。 一個簡簡單單的草方格,被國外稱為“中國魔方”。 從研究沙漠的科學家到治沙的農民英雄,國家相冊,為您講述。


    第一季第63集:花開天下暖

    天氣冷了,冬衣上身,那些年穿過的“國民棉褲”嗎。日子越樸素,棉花越暖人。新娘嫁妝裏的棉被,遊子行囊裏的棉鞋,孩子身上的棉衣褲,都是最深沉綿長的祝福。 花絮翩飛時,寒冬暖萬家。亙古荒原成為了中國最大棉產區。周總理和花甲棉農有二十年約定。本期《國家相冊》,為你講述花開的秘密。


    第一季第64集:與時代共舞

    股市是經濟最重要最活躍的組成,也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舊中國的股市,經歷過的瘋狂與動盪。一張看似普通的股票,拉開紅色中國資本市場的大幕。從老八股一路走來,中國成就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的輝煌。本期《國家相冊》,請您伴隨我們的講述,從鏡頭中感受中國股市、中國股民與時代共舞的腳步。


    第一季第65集:愛在啓蒙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我們都唱過的《丟手絹》,延安建起了“洛杉磯託兒所”。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父母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不管時代如何變化,這裏的愛和快樂,將會伴隨他們一生。


    第一季第66集:耕耘下去吧

    東北那片黑土地曾叫做叫做北大荒,我國曾有一段上百萬人開墾北大荒的歷史。 一代代北大荒人用青春和汗水,把冰雪荒原變成了守護中國人飯碗的“中華大糧倉”。 今天,他們耕種的4000多萬畝肥沃農田,每年為國人提供400多億斤糧食。 時間遠去,傳奇永存。請跟隨本期國家相冊,走進當年北大荒。


    第一季第67集:方寸大時代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方寸之中,包容大千世界。 孫中山親自參與設計的郵票背後的故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發行的第一枚郵票的設計者,新中國的第一位專業郵票設計家,我國首枚生肖郵票的誕生過程。 一枚郵票背後,有説不盡的温情故事和家國情懷。本期《國家相冊》帶你走近方寸之上定格的大時代。


    第一季第68集:第一件好事

    文化靠書傳承。寫書的人傳,讀書的人承。 中華文明幾千年,有多少書,又有多少能流傳至今。有個人,刊刻古籍,人生幾經起落,為保存文化火種貢獻了一輩子; 有本書,幾十年修訂十幾版,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之一,而定價標準竟是參照一斤豬肉的價錢…… 請跟我們走進這一期《國家相冊》,向古往今來為我們印書的人致敬。


    第一季第69集:特別節目:苦難與重生

    《國家相冊》藝術指導郝遠征先生,為80年前一場浩劫的倖存者拍攝了30組特殊的照片。 因為,在那場浩劫中,我們失去的同胞超過30萬。 80年前,山河破碎,侵略者鐵蹄踐踏了我們的家園; 80年後,我們通過這組照片回望歷程—— 從苦難中倖存,在尊嚴中重生。


    第一季第70集:泥與火之歌

    CHINA是中國,也是陶瓷。 你可知道,西方和日本的陶瓷曾一度佔領中國市場。景德鎮的千年窯火幾乎熄滅。 中國陶瓷的真正秘密是什麼? 請隨本期國家相冊,走進瓷都景德鎮,看千年泥與火的傳奇。


    第一季第71集:為生活起舞

    芭蕾有多美,一出《天鵝湖》如夢如幻。 可他們第一次看到《天鵝湖》,表情卻很複雜。 她把芭蕾舞帶回國內,為何卻收起踮着的腳尖,醉心於邊疆。 有生活,就有舞蹈。學校的集體舞,大眾化的交誼舞,動作多元的街舞,成羣結隊的廣場舞。你走近飄逸優美的芭蕾,走近演繹生活真諦的舞者。


    第一季第72集:白菜的味道

    白菜,被稱為“百菜之王”,曾經被當作國禮,更是北方冬天的“當家菜”。 物質匱乏的年代裏,家家户户入冬都要存上幾百斤的大白菜,主婦們各展絕藝把白菜做出花樣來。 日子好了,冬儲變成了日鮮。但平實温潤的大白菜,就像老百姓的日子,咂摸着,總是甘甜的味道。


    第一季第73集:驚雷第一聲

    “當年貼着身家性命乾的事, 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 成為中國改革的標誌。” 1978年冬天, 18户農民秘密進行了一次危險行動。 他們自己當時都沒有意識到, 他們開啓了一個邏輯起點, 沿着這個邏輯, 整個中國的命運都將發生轉折。 他們所在的, 就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40年過去了, 曾經的小夥變成了老漢, 曾經的小苗變成了大樹, 唯有那段傳奇仍代代傳頌。


    第一季第74集:走,咱趕集去!

    起個大早,梳妝打扮,扶老攜幼,趕驢拉車。 趕集,是買賣,也是社交,是物質匱乏年代的狂歡,是時代變遷的縮影。日落歸來,你收穫了“兩分錢 四塊糖”的窮人之樂,還是“三轉一響, 四十八條腿”的小康願景。


    第一季第75集:太空有多遠

    你知道嗎,早在楊利偉上太空前30多年,中國就曾選拔過航天員。 你知道嗎,與楊利偉一同入選的一代航天員中,有些人一直到退役,都未能有機會登上太空。而有的人,20來年一次次與太空失之交臂,年過50仍在堅持訓練。 戰友們一次次輝煌飛天的背後,他們又經歷了什麼。本期《國家相冊》,帶您走近這些未曾“上過天”的中國航天員,為您講述這些默默無聞的飛天故事。


    第一季第76集:冰雪不了情

    從新疆阿勒泰毛皮滑雪打獵,到明清宮廷冰嬉;從天山、長白山滑野外雪,到北海、什剎海溜自然冰,從首次亮相冬奧會,到不斷取得獎牌突破,中國人與冰雪運動有不解之緣。 冬去春來鬥苦寒,踏冰遊雪不畏難。冬練三九,既是舒展筋骨,亦是磨礪情操。冬奧會腳步臨近,競技盛宴如約而至。嚴寒未退,冰雪正好。


    第一季第77集:不變的温暖

    你一定認識蜂窩煤吧。它居然與北斗導航衞星、南京長江大橋等國家工程一起,獲得經典設計獎項。蜂窩煤的發明過程, 暖氣、火炕、炭盆、暖爐,寒冬裏,你用過哪種,不管取暖方式怎麼變化,不變的是家的温暖。 春節將至,寒潮未退,跟《國家相冊》一起重温那些暖身暖心的時刻。


    第一季第78集:最盼是初一

    中國人有兩個新年,過了農曆年,新一年才算真正開始。 過去,新衣新帽好飯菜,都留在大年初一鄭重享用,這是春節專屬的儀式感,盼望新一年要比過去一年更好。 那個小姑娘,穿上第一件新衣卻哭了。那户人家,過年要不停地燒開水。 又到大年初一,咱們的新年故事, 又是新開端。


    第一季第79集:回首那時路

    過年你回家了嗎, 離家,回家,再出發。路已經成為春節的一部分。 這條路,一頭是故鄉,一頭是遠方,一頭是温暖,一頭是希望。 一度辛苦窘迫,也曾温暖相照。 無論如何,都要出發。無數人的希望和追求,匯聚成推動時代發展的巨大力量。


    第一季第80集:希望的種子

    那雙眼睛,也許是40年來中國最有名的眼睛。與之相連的一件事,關係着成千上萬孩子的命運。 “希望工程”,凝聚初心,因愛前行,更激發了中國人的公益之心。 希望工程捐助的第一個孩子如今在哪裏,兩次以“一位老共產黨員”名義發出捐款的人竟然是他。今天,當失學不再是問題,又是什麼牽動着你我的心。 又到開學時,請翻開本期《國家相冊》,細細體味上學路上的那些愛與希望。


    第一季第81集:今晚放電影

    一塊白色幕布,映着你的笑語;一段黑白膠片,放出你的歡樂。露天電影場的回憶,載着你的芳華。 “今晚放電影”,曾是讓多少人歡呼雀躍、翻山越嶺的話語。 新中國第一批電影放映員,上個世紀的“電影熱詞”。露天電影場裏,那些為之傾注的情懷、縈繞腦海的回憶,他們是否還留在你心間。


    第一季第82集:那年流行色

    在曾經“藍、灰、黑”的天下,穿件花布衣裳就是時尚了。 蘇式“布拉吉”,上海“假領子”。想美又不敢太美,想與眾不同又不願太不同,想“體面”又囊中羞澀。 直到改革開放的春風,把街頭吹得五彩斑斕。 衣衫是個人的回憶,更是時代的風貌。 請隨我們一起打開《國家相冊》,重温“那年流行色”。


    第一季第83集:我是個體户

    個體户,一個現在已經不太常見的詞彙。 您能想像嗎,40年前出現的第一批個體户,曾經經歷過怎樣的歧視與為難。 從個體户到私營企業,竟然要到北京去討政策。今天,個體和私營企業已經佔到中國市場主體總數的94.8%,創造了全國60%的GDP。 個體户,一個屬於改革開放的傳奇。 請隨我們打開本期《國家相冊》,走進個體户的故事。


    第一季第84集:負笈求學路

    遠渡重洋求學,為了取別人的經,解自己的題。 中國第一個留學生, 改革開放後第一批赴美留學的他只吃雞?。他的申請信全都石沉大海, 看世界的熱望,讓人們如飢似渴地學英語。英語角人山人海,“託福”考試報名表一“表”難求。 四十年間,從出國熱,到歸國潮,強大的國和温暖的家就是學子負笈遠行的底氣。


    第一季第85集:天地英雄氣

    一部推出已經兩年前的片子在網上越來越火。 燦爛的笑,柔軟的情,一張張名留青史的面孔穿越時空,在眼前消逝,至今仍令人淚眼難禁。 走進中國照片檔案館,重新端詳這些塵封的容顏,你一定會對他們有新的理解。 一代代英烈,付出了他們全部的愛,為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鋪出了一條和平繁榮的路。花開草長,又一個清明節到了,願你在追思的憂傷中,能夠開懷擁抱這個新的春天。


    第一季第86集:小處不隨便

    30多年前的人們是怎樣上廁所的, 在“你好廁所”蹲坑的體驗。“公廁設計大賽”嗎。 從田野到草蓆,從旱廁到水衝,百姓的如廁方式經歷了種種鉅變。 “屎尿屁”如今聽起來不雅,在當年卻關係到了一代人的“中國夢”。 “小”廁所,體現了最“大”的文明與尊嚴。


    第一季第87集:從頭美起來

    改變,從“頭”開始。從“不敢美”到“想要美”,從“沒錢美”到“不會美”,小小發型藴涵着浩蕩時代潮流。 “把中國女性打扮美麗”,用高壓鍋燙頭髮。憑藉一款髮型讓理髮店扭虧為盈。


    第一季第88集:外面的世界

    打工,一個你再熟悉不過的詞語。 但你可能不知道,最早的打工妹,掙得不是錢,而是工分。 有人寧可少賺錢,也要進工廠打工。 因為在那時,打工是高收入和時髦的標誌。 打工,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 外面的世界,奮鬥的人生致敬打工的人。


    第一季第89集:消失的行當

    街邊補鍋修碗的匠人,接生婆的故事,家裏還有BP機、隨身聽等“老古董”嗎。這些曾經不可或缺或風靡一時的老行當舊物件,在飛速發展的中國漸漸消逝。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重温時代記憶,期待嶄新的明天。


    第一季第90集:“錢”世與今生

    60年前,花布居然賣每尺三千塊錢。他把錢放在內褲裏。他們的母親留下了令人淚目的遺產。從沒錢到有錢,從帶錢到不帶錢,錢包裏裝着老百姓的日子,更有一個日新月異的中國。 請隨本期《國家相冊》,一起看看口袋裏的“錢”世和今生。


    第一季第91集:我想對你説

    過去,書信車馬慢,電報字如金,你想對他(她)講的話,他(她)聽到了嗎。 一部電話,救了61條命。北京曾發生電報大擁堵。 BP機、“大哥大”、磁卡電話,你用過嗎。 從“近處靠吼,遠處靠走”到“一機在手,天下我有”,通訊工具日新月異。 願你在信息的洪流中,珍惜、享受每一次交流。


    第一季第92集:廣交天下客

    雞蛋這種常見食品,曾經被當作“貨幣”使用。幾億人的中國農村,在長達幾十年裏,買和賣只靠一個商家。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國農民就體驗過居家購物,商家用扁擔、揹簍將貨送到村口炕頭,來了解農村的買賣。


    第一季第93集:農村的買賣

    你是否知道,雞蛋這種常見食品,曾經被當作“貨幣”使用。 你是否能夠想象,幾億人的中國農村,在長達幾十年裏,買和賣只靠一個商家。你是否聽過,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國農民就體驗過居家購物,商家用扁擔、揹簍將貨送到村口炕頭? 請跟我們走進本期《國家相冊》,瞭解農村的買賣。


    第一季第94集:少年大學生

    這羣孩子,有的12歲就能背誦圓周率到一萬多位,有的13歲下棋就能勝過中科院副院長。改革開放之初,一羣被稱為“神童”的少年被送入大學,這些“少年大學生”的身上既有“大科學家夢”,也揹負着國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熱望與壓力,40年過去了,這羣孩子和這個國家的人才觀,發生的變化,瞭解少年大學生。


    第一季第95集:我為廣告狂

    你經歷過沒有廣告的年代嗎,曾經人們看電視廣告就如同今天你看世界盃。 你知道萬里長城也曾被廣告嗎, 廣告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時代面貌、行業沉浮和百姓悲歡。 無孔不入的廣告,有生意也有温情,有機會也有陷阱,我們愛它、厭它、逃避它、依賴它。我們改變了廣告,而廣告改變了世界。不看別的,就看廣告!


    第一季第96集:殺出血路來

    4分錢驚動中央的故事,一次拍賣竟然促成了一次憲法修改。 新中國最早簽訂勞動合同的,曾經引發全國爭議,最後竟然要鄧小平來認可的,究竟是一幅什麼樣的標語。


    第一季第97集:信仰的力量

    一棟樓房, 牽動兩國領導人的目光。一場大會, 要冒死前往。 這是黨史上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 也是最為驚險曲折的一次黨代會。 時隔90年, 讓我們一同走進本期《國家相冊》, 為您解密這場傳奇的盛會。


    第一季第98集:黃河大合唱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段旋律響起,你是否熱血湧動。這首20世紀中國樂壇偉大的詞曲組合,背後有着五天成稿、六天成曲的傳奇故事。樂隊中,又為何有汽油鐵桶、搪瓷缸子的一席之地。 “七·七”之際,國家相冊帶你感受黃河怒濤山嶽般的壯烈,見證大浪淘沙,樂流奔湧,激盪脈搏。


    第一季第99集:魯藝的鐘聲

    它僻處西北,為何卻成為文藝青年的熱門選擇,它一無所有,卻能創造全新的藝術風格。俯身大地,卻登上高峯。 付出犧牲,終成就傳奇。 請跟我們一起走進本期《國家相冊》,解開謎題。


    第一季第100集:歷史的致敬

    從2016年9月開播至今,“國家相冊”中絕大多數照片,都來自這個被稱作“歷史影像秘境”的地方,卻鮮有人到過這裏。第100期,我們帶大家走進中國照片檔案館,在塵封的相冊中,感受最鮮活的歷史現場。幾十年來,新華社記者的鏡頭,沒有一天停止記錄。這些影像連在一起,就是家國曆史。


    第二季第1集:讀書的滋味

    世界讀書日剛過。 沿着書香,回望八十年前。炮聲隆隆之中,扁擔挑起一間書店。那時的暢銷書,把書送到無書可讀的地方。書讓彷徨中的年輕人牽腸掛肚?。滄海桑田,好書歷久彌新。


    第二季第2集:青春的接力

    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週年。 回望百年滄桑,從風雷激盪裏救國強國的吶喊,到百廢待興中自強不息的努力,從時代浪湧中敢想敢拼的氣魄,到流動的中國裏奮鬥不止的步伐。無數的青春正好,被歷史銘記。


    第二季第3集:下一站,明天

    100年前,人們是怎樣擠公交的。 拖着煤爐的公交車。乘坐“氣”車的體驗。八九十年代人見人愛的“小黃車”。滾滾車輪,不斷向前。車輪上的人們,往好日子開去。


    第二季第4集:布里的温度

    人民幣上的她,代表了一個行業的輝煌與起伏。 日劇裏的她,引爆了改革開放後的“明星同款”潮流。 從“補丁摞補丁”到“人人有衣穿”,從“基本能穿暖”到敢穿會穿,他們用一雙雙巧手,為發展的中國增添暖意和色彩。


    第二季第5集:與世界交響

    5月27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週年。 絃音化蝶,漂洋過海,讓世界理解了中國式浪漫。 弦韻依舊,音樂大師邂逅“幼苗”,續寫數十年“琴緣”。 愛與美,超越時空;中與西,美美與共。


    第二季第6集:小喇叭響了

    “小喇叭開始廣播啦……”,這段童聲,承載着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那裏是個七彩世界,有數不清的故事、兒歌、童謠…… 是什麼魔力,吸引小朋友追隨至今,是什麼動力,激勵大朋友一路前行, 歲月流轉,故事不老。


    第二季第7集:兒時的糖果

    小時候,你吃過糖丸疫苗嗎。 40年光陰,疾病被甜蜜的味道終結。 科學家卻説,為了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我們奉獻了三代人。 是誰在關鍵時刻以身試藥, 是誰把良藥送到邊塞山村, 我們盼望, 守護健康的網,越織越廣;珍愛生命的仁心,代代相傳。


    第二季第8集:解放大上海

    打了勝仗,部隊為何要睡大街,為了將城市完整交還給人民,他們經歷了怎樣的生死之戰, 上海這一仗,消滅了敵人,保全了城市,贏得了民心。 70年時光荏苒,黃浦江畔風起雲湧,唯有初心不變。


    第二季第9集:地線的風景

    新中國的第一條地鐵並不是用來緩解交通壓力,它的初衷到底是什麼。又是誰讓修建方案從深挖變為淺埋。從起步晚了一個世紀,到成為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鐵系統,時光匆匆50餘年,中國地鐵不再只是一種稀罕物,更是現代城市生活出行的“必需”,這些繁忙快速的線路繪製了一道美麗的地下風景。


    第二季第10集:那年我學車

    你有駕照嗎,你知道什麼是“駕駛員信條”麼,你是哪年學的車,寒冬還是酷暑,大班還是小班, 最難考的是科目幾,一起學車的兄弟姐妹都還好麼,當年學車的故事你還記得麼。


    第二季第11集:人道的喚醒

    1950年7月,蘇聯向新中國移交了969名日本戰犯。 這批罪大惡極的戰犯落到中國人手裏,心驚膽寒。 然而等着他們的,並不是“血債血還”的人身報復。一場史無前例的靈魂之戰拉開了帷幕。 這些戰犯在中國經歷了什麼。


    第二季第12集:青春的符號

    又是一年畢業季,你的衣櫃裏,是否珍藏着幾件寫滿昔日同窗好友名字的校服?白襯衫、紅領巾、運動服......在那些單純的歲月裏,我們穿着最樸素的校服,曾經以為那是一種約束,後來才知它承載了最好的青春年華。


    第二季第13集:歌聲唱祖國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每每這段歌聲響起,總會令人心潮澎湃。 火了60多年,這首歌的創作經歷的曲折,一支法國的自動鉛筆,如何見證了兩部偉大的中國音樂作品的誕生。


    第二季14集:當你老去時

    上世紀50年代起,敬老院為很多孤寡老人提供了老有所依的港灣。 隨着社會發展,養老模式越來越多元。2050年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你我都在這不斷增長的行列中。當你老了,希望如何度過晚年


    第二季第15集:風雪戍邊人

    海拔4655米的喜馬拉雅南麓,懸崖之巔,有兩間小屋,深藏於雲間。 8個人,長年生活在這雲端之上。 在這不為人知的天邊,他們日日經受風雪與雷電洗禮, 年紀輕輕,就面對生死離別。 天之邊,海之涯,那一個個綠色背影身後,就是中國。


    第二季第16集:“小朋友,你好”

    小朋友,你好!” 你還記得童年的“白大褂”嗎? 是誰拿親生女兒“開刀”,救了無數孩子? 是誰把兒科醫書從薄寫到厚,寫就一部專業的“育兒寶典”。 既行醫,又當紅娘。


    第二季第17集:羣星閃耀時

    那一年,男女老少半夜起身,仰望夜空。 那八年,一羣“野人”挺進深山,晝伏夜出。 那二十多年,貴州深山裏來了戴頭盔的科學家,造了一口“大鍋”。 地上的人在看天上的星。宇宙浩渺,探究未知,永無止境。


    第二季度第18集:遠方的呼喚

    萬里之遙的非洲,一家兩代人,44年為一位中國人守墓,他遠道而來,被銘記數十載。他叫梅庚年,中國援非醫療隊的一員。半個多世紀,兩萬多人次中國醫務人員遠涉重洋,為守護生命,為中非情誼。51人長眠他鄉。走近中國援非醫療事業,感受大愛無疆,萬里情長。


    第二季第19集:人民的貨幣

    2019年8月30日,新版人民幣亮相。 但你是否知道,我們國家還有過用布做的錢幣。 70多年前中央決定印製統一的貨幣。而一位普通的印鈔廠雕刻師,竟然把自己的畫像刻在了人民幣上。 科技的發展,解鎖了支付新形態,但現金仍然必不可少。它在人們一次次的摩挲中,留存煙火氣息,濃縮家國記憶。


    第二季第20集:心中的規則

    小時候戴過“小黃帽”出自誰手。 “禮讓三先”的提出者。 車多了,腳步快了,匆忙的道路上, 規則守護生命,善意温暖人心。


    第二季第21集:生為大慶人

    六十年前,一口油井,改寫“貧油”歷史。幾萬人,從四面八方,趕往松嫩平原,開始一段傳奇。一甲子,幾代人,不怕苦,不怕死,只為給祖國“加油”。讓我們去看看那些“大慶人”的故事。


    第二季第22集:國旗升起來

    國旗升起時,你是什麼心情,1950年,十幾個人在香港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他們是誰, 你可知道,天安門廣場的升旗任務,曾由普通電工負責。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温暖,就有力量,就有守護。


    第二季第23集:永遠是年輕

    他,給妻子留下遺言, “過去百千斤擔子我們倆人挑,現在要你一個人挑了”。 她,制定了滿滿當當的全年計劃, 卻未完成。 也許,只需放棄信仰,他們的人生就沒有那麼多遺憾。 然而,除了信仰,他們可以放棄一切。 從來烈士為和平,從無烈士享太平。 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 讓我們打開本期國家相冊,告慰英靈,這盛世如你所願。


    第二季第24集:我愛天安門

    50年前,一個13歲的少年 用28個字,寫了一首兒歌 兒歌譜上旋律,成了幾代人的温暖記憶。40年前,一個將赴前線的兒子帶着老母親 在天安門前拍照留念。歲月更迭,光陰流轉,情懷依舊,真情永恆,讓我們在那熟悉的曲調裏向祖國深情告白。


    第二季第25集:天使的模樣

    一座潔白雕像,為一名護士而立。 一封珍貴邀請,給了位年輕護士。 一個四川姑娘,情繫那曲20載。 護士,萬千職業中的一種,但為何擁有一個最美的名字— “白衣天使”。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付出愛,也收穫愛。


    第二季第26集:獨特的禮物

    “從牛到愛‘’,有什麼深意。 大科學家總往舊貨市場跑。女兒生日,他送的禮物,是一顆星。 一棵核桃樹背後,的愛情故事。 “兩彈一星”事業裏,無私奉獻的人們, 把大愛給了國家,也為家人留下獨特的禮物。


    第二季第27集:遠方的思念

    周恩來總理親自派頂級專家,乘專機到非洲救人。所救何人, 一封封書信,往來中非,道不盡離別思念。歸期何在, 白髮人送黑髮人,一別數十載。耄耋老人望眼欲穿,等的又是誰, 半個世紀前,為修建坦贊鐵路,一大批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辭別妻兒,告別父兄。 有的人,再也沒有回來


    第二季第28集:漢字的童年

    120年前,中國人找到了漢字遺失的童年, 他們在3000多年前,被我們的古人刻在了甲骨上,埋藏了起來。 3000年後的中國人,為何還能認得這些童年文字。 童年時代的漢字,記錄了3000年前的秘密。


    第二季第29集:英雄的天空

    70年前的“雙11”,是什麼日子。一個由戰鬥機拍攝的瞬間,定格了怎樣的驚險。 “酒精飛機”,共用螺旋槳。這是誰的傳奇。


    第二季第30集:冷暖有人知

    誰的日記,一天天記錄“雨雪陰晴”, 誰的目光,注視着天空“一笑一顰”,千百年來,靠天吃飯, 老天爺的脾氣,牽扯多少喜怒哀愁。 從風雲難料到風雲可測, 我們走過的是滄海桑田。 天氣,依然起伏不定, 知冷知熱,讓人舒適安心。


    第二季第31集:向前,南之南

    揭秘!幾十年前的南極之行,驚險萬端,超乎想象! 一路向南,你會到達一個神奇的地方, 南極! 那裏,風景之美,攝人心魄; 前進,種種艱辛,驚心動魄。 突如其來的冰崩, 縱橫交錯的冰裂隙, “不可接近”的冰蓋之巔, 中國南極科考隊曾經歷怎樣的驚險?,新華社記者曾記錄下哪些傳奇畫面。


    第二季第32集:勇敢者航向

    這是一條拿命闖出來的航線。 它叫“駝峯”,它叫“鋁谷”, 它也叫——勇敢! 800多公里,九死一生。 死裏逃生的人,自己撿回“姓名牌”。 又有多少人,再沒有回來 ,一場10天9夜的徒步找尋, 找到了什麼? 那些永不磨滅的, 一定會穿越時光, 與我們再次相遇。


    第二季第33集:家住三江源

    40多年前,中國公佈長江源頭首張彩色靚照,美到窒息! 這片美得不真實的秘境, 被造物深藏於青藏高原腹地。 她孕育了長江、黃河、瀾滄江, 卻千百年來人跡罕至。 一張美得令人窒息的照片, 第一次把長江之源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片被稱為三江源的秘境, 到底是如何的壯美, 又曾上演怎樣的傳奇。


    第二季第34集:為什麼銘記?

    那麼殘酷,那麼苦痛,但為什麼銘記。2019年11月29日,第10665個名字被刻上南京“哭牆”, 82年過去了,我們依然在尋找。 30萬死難者,1萬多個名字, 這些數字提醒世人, 更多沉甸甸的苦難,等待追尋。 而我們曾經歷的,遠不止南京大屠殺。 在這個以國之名祭奠的日子, “國家相冊”為您呈現, 那些不忍説的歷史、不忍看的畫面。 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 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第二季第35集:濠江赤子情

    大三巴、蛋撻、《七子之歌》,關於澳門,你還要知道這些故事。 即使被迫分離, 你從未忘記自己的家。 每年國慶節, 你都要為母親慶生。 那一座座國慶牌樓, 是一個遊子的赤誠之心。 迴歸20年, 有家作為堅強後盾, 你迅速成長。 一張張笑臉, 是一座城市最美的表情。 “蓮花寶地”, 以你為“澳”!


    第二季第36集:長淮今無恙

    新中國第一條全面治理的河。 1950年8月, 讀完一份報告, 毛澤東流淚了。 兩個月內, 為了一條河, 他先後4次批示。 究竟發生了什麼, 又為什麼如此急切,打開本期《國家相冊》, 珍貴的檔案圖片, 將為您呈現, 新中國治理淮河的壯闊歷程。


    第二季第37集:特殊的信使

    有這樣一羣人, 他們“滿世界跑”, 護照比普通人的厚。 他們隨身攜帶一個個郵袋, 寸步不離地守着, 一秒不能離開視線。在通訊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 為什麼還要“人肉送信”, 本期《國家相冊》, 帶你認識“外交信使”, 為你講述, 一段段鮮為人知的傳奇。


    第二季第38集:海底一萬米

    我國第一個水下機器人, 居然是從菜窖裏“啓航”。 中國人第一次拍到的深海畫面, 你想看嗎, 一位82歲的老人, 為何要堅持下潛南海。 大海,就在我們腳下, 從腳步的終點, 到探知的起點, 其中有多少探路者啓明星。


    第二季第39集:茶馬古道長

    世界上最高最險的古道與茶馬緊密相連。默默無聞的馬幫砥礪前行,留下古道傳奇。一位普通藏族少女,如何成為“馬鍋頭”。本期《國家相冊》帶你探秘茶馬古道,穿越時空聆聽山間鈴響。


    第二季第40集:最濃的年味

    一家人平安健康,就是幸福的春節 過!年!啦! 看看老照片定格的春節表情, 是你記憶中的模樣嗎。 時代在變, 過年的方式越來越多, 最盼的,依然是團圓。 但這個春節, 一場疫情讓很多人不得不放棄團聚。 感恩你的勇敢與付出, 感謝你的理解與支持, 我們眾志成城,祈願平安健康。


    第二季第41集:冬去春會來

    疫情突襲, 熟悉的生活,彷彿被按下“暫停鍵”, 但與生命有關的一切,全力加速。 一個政黨,帶領一個國家,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哪個面孔,令你難以釋懷, 哪個瞬間,讓你淚流滿面。 每一份勇敢和温暖, 驅散冬日寒冷, 堅定信念和決心。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春的腳步。 春來了,摘下口罩的日子, 還會遠嗎。


    第二季第42集 防疫特別節目 武漢“不服周”

    “老子是武漢” “不服周” “不信那個邪”,武漢話裏, 有着武漢人的膽氣。 本集國家相冊特別節目, 用地道武漢話和珍貴老照片, 呈現一座市井城市的煙火, 致敬一座英雄城市的氣概。 現實與歷史的迴響, 不斷印證武漢的堅韌不屈。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武漢再次完成英雄的書寫。 熟悉的氣息, 漸漸回到我們身邊。 這,就是武漢!


    第三季第1集:戰爭與童年

    75年前的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戰事終結。 本期相冊帶您走進三個女孩的戰火童年。 她們分別來自英國、德國、日本, 都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孩子的痛,將戰爭之惡成倍放大; 孩子的幸,讓人性之光更加奪目。 當年的女孩已安詳老去, 回首往事, 她們説出真誠期許


    第三季第2集:那時“除四害”

    你可知道60多年前, 人們為了健康衞生要和什麼作鬥爭, 聽聽那時“除四害”的故事, 讓珍貴老照片帶你回望走過的路。 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 你我今天習以為常的, 正是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中慢慢形成。 與病害鬥爭、與自然相處, 是人類永恆的課題。 更加文明健康、綠色環保, 是我們不停的追求。


    第三季第3集:山仍在那裏

    為什麼要登山, 一千位攀登者,有一千個理由。 但最經典的回答, 還是那句“山就在那裏”。 山,亙古屹立。 人,百年攀登。 但人與山的關係, 在一次次親密接觸中有了新的內涵。 從豁出命去也要登頂, 到為了救人可以捨棄夢想,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選擇, 不變的是攀登的激情與渴望。 因為, 山仍在那裏!


    第三季第4集:大涼山女孩

    30年前, 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東山鄉, 發生了一件轟動的事—— 鄉里的中心學校辦了“女子班”, 90多名彝族女娃要上學了! 新華社記者記錄下女孩的求學畫面。 如今,她們怎麼樣了, 本期《國家相冊》, 我們用一組跨越30年的影像, 講一個關於大涼山女孩的故事。


    第三季第5集:無限種可能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6月5日,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 千百年來的播種與收穫, 人類和種子沉澱下深厚情感。 但種子能帶給人類的, 不僅僅是糧食。 那一個個小小身軀裏, 藏着未知奧秘。 為了保存珍貴的種子, 科學家的辦法。 請隨本期《國家相冊》, 感受種子世界藴藏的無窮可能。


    第三季第6集:生命的禮物

    救人於危難, 傳遞生命温暖, 讓一羣陌生人血脈相連。


    第三季第7期:於是有了光

    第一次見它, 是一百多年前。 繁華都市的街頭, 人們好奇圍觀。 它近在眼前, 又遙不可及。 而如今, 即便在偏遠山區, 每個人都擁有它。 這背後, 發生了什麼? 翻開本期《國家相冊》, 探尋“光”的秘密。


    第三季第8集:因為我相信

    2歲時與爸爸見了最後一面, 她用一生去讀懂父親。 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鐘, 父親所想?。丈夫病逝, 她始終對一件事難以釋懷。 如果湊齊了那一雙“鴛鴦”, 夫妻是否就能相守白頭。 那個舊箱子打開時, 她第一次知道, 丈夫藏了大半輩子的秘密。


    第三季第9集:山間一條路

    不到4公里長的路, 耗時一年多, 每公里造價上千萬。 為了它, 重型直升機“史無前例”地出動了。這背後的故事,和本期《國家相冊》一起, 去“山間一條路”看看究竟。


    第三季第10集:心中的長城

    87年前,一場長城血戰 500壯士僅23人生還 一首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曲 ,與這支“敢死隊”有關。 翻開這期《國家相冊》 探尋長城抗戰和大刀隊 那段傳奇 你會發現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長城。


    第三季第11集:小球大傳奇

    新中國奪得首個世界冠軍, 新中國第一次舉辦的國際性賽事。一段外交傳奇, 都與它有關。 打開本期《國家相冊》, 和它相關的故事, 因它而生的情結, 或許你我都能説上一段。


    第五季 第3集 《秘密大營救》

    文脈,是一個民族最關鍵的精神傳承之一。日寇侵華時,曾處心積慮地妄圖掐斷中華文脈。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數百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被困香港,他們是中國文化界的精英,也是積極抗日的鬥士。日寇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誘捕”。誰知,這些手無寸鐵的“文弱書生”,竟在侵略者的眼皮底下神秘“消失”了。19


    第五季 第5集《重振雄風時》

    東北虎,當之無愧的“叢林之王”。曾經的東北地區,“眾山皆有虎”,但由於森林砍伐、過度捕獵等原因,東北虎一度瀕臨滅絕。為了保護這個岌岌可危的物種,一羣“虎爸虎媽”歷經了多少曲折?為了有朝一日“放虎歸山”,人們付出了怎樣的努力?1.46萬平方公里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今年是虎年,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國家相冊》為您講述“王者歸來”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20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來源 [2-3]  [5] 

國家相冊幕後製作

國家相冊創作背景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融合發展、堅持創新為要的重要指示精神,拓寬主題宣傳和新聞報道表現形態的邊界,在新媒體環境下,運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開展宣傳報道工作,新華社於2016年9月推出系列微紀錄片形態的全媒體欄目《國家相冊》,這是全國第一個微紀錄片專欄。而新華社主樓的地下,一樓的中國照片檔案館是我國館藏量最大的照片檔案館,收藏了1892年以來的珍貴照片1000多萬張,其中凝固着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瞬間,《國家相冊》讓這些意味深長的照片開口,講述家國時代 [6-7] 

國家相冊拍攝過程

《國家相冊》
《國家相冊》(9張)
該欄目講述人陳小波的主要工作是在大量照片中梳理出背後的歷史與內在脈絡,確定主題,提供給以李柯勇為主的寫作團隊。文案團隊根據照片開始採訪、找故事、撰寫文字。每篇文字都只有1500字左右,但每次撰稿者寫出的文字都上萬,幾易其稿,少則五六次,多則十數次,僅李明主筆的《我的‘小人書’》,改了15稿。每次一個主題,團隊都會建一個微信羣,一週內,這個微信羣會發布幾百條討論,成為範本基礎。陳小波還負責錄音、出鏡的工作。陳小波認為錄音並不是簡單的朗讀,它與需要與經歷、學識、對命運的理解融合在一起。每一集的成型過程是融合的過程:經典照片、真誠的講述、音樂、製作 [8] 

國家相冊主創團隊

國家相冊講述人

陳小波 陳小波
陳小波
新華社領銜編輯,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代表作:《中國,從五十年代到現在》(布魯塞爾)、《圖像證史》(洛杉硯、紐約)、《回眸與凝望---中法關係五十年》(巴黎)、《中國的文明與道路》(巴黎》、《一條從歷史深處走出來的路》(巴黎)、《年輕的眼睛》、《人民的藝術家》、《雲南往事》(大理國際影會)、《北京記憶》、《中國夢的歷程》(北京國際攝影周)、《中國式合影》(平遙國際大展)、《新華典藏首展》(中國攝影展覽館)、《烽火歲月,紅色少年》(第十六屆國際國際攝影節)
資料參考於 [3] 

國家相冊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所獲獎項
獲獎內容
2017年12月29日
第七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微紀錄片獎
《國家相冊》 [9] 
2018年1月26日
中廣聯合會2017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紀錄片
《國家相冊》 [10] 
2019年5月5日
第十四屆文津圖書獎
《國家相冊》

國家相冊發行信息

季數
集數
時間
時間段
參考資料
第一季
1-100
2016年9月2日-2018年7月21日
每週五
[3] 
第二季
1-42
2019年4月26日-2020年4月6日
每週五
[11] 
第三季
1-
2020年5月8日起
每週五
[2] 
第四季
-
2021年6月18日起
-
[16] 
特別節目:青春的誓言
-
2022年
-
[17] 
其他宣傳
2017年8月31日,該片創辦一週年研討會31日在新華社舉行 [12] 
2018年6月,該片同名圖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13]  。9月,該片《歷史的致敬》《一個不能少》《血染的黎明》《山就在那裏》等15集精選在由中國照片檔案館主辦、新華網承辦的“國家相冊 致敬歷史——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典藏展”展播 [14] 
2022年8月,國家相冊第五季第8集《傳奇迎客松》播出。 [21] 

國家相冊作品評價

《國家相冊》海報 《國家相冊》海報
《國家相冊》聚焦中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瞬間,通過傳播宣傳,讓更多百姓知悉、領略並有所感悟。這種直達人心的歷史教育,是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途徑,是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指導。
觀眾們能從片中瞭解中國百年來的苦難史。該片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直觀、全景式展現近百年來的歷史,正可以讓廣大民眾深切體會什麼是苦難、什麼是屈辱,通過視覺引導,開啓情感的閥門,對中國自滿清以來落後捱打、喪權辱國、戰爭不斷、民不聊生的歷史,有更為系統和直觀的認知。特別是拍攝於抗日戰爭期間的一張張圖片,無一不是血淋淋的故事,更是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抗爭傳奇。
從《國家相冊》看到的,不只是一段段或大或小的歷史事件,更能從紛繁的歷史碎片中總結出科學的、正確的歷史觀。一張張圖片的剪輯銜接,正可以反映近百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奮起抗爭的歷史脈絡。在一片黑暗和混亂的社會背景中,湧現出一股清新的力量,歷史的選擇,讓青年學生走上歷史舞台,讓中國共產黨擔負起正本清源的歷史重任。歷史是客觀的,歷史是遵循一定規律的射線,而該片正是通過大量的圖片串起一條無形的歷史軌跡,讓觀眾看到其中的規律和必然性,那就是正義必勝,人民必勝。
《國家相冊》的系列展播,讓觀眾從數以千萬計的歷史片斷中看到歷史前進的步伐不可阻擋,從而更加堅定現代中國引領未來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系列紀錄片第一集“勝利的日子”,在重温那段傷心的歷史過程中,也為觀眾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當見證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的一幕被定格時,每個中國人的內心都是激動而複雜的。當看到國破人亡的歷史關頭,總有革命鬥士挺身而出,多少會讓人感到欣慰。雖然只是重温歷史,但此情此景,依然讓人血脈噴張。(中國文明網評)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