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歌劇院

鎖定
談起國家歌劇院,無人不知其音樂和歌劇。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還有出生德國但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貝多芬等。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
中文名
國家歌劇院
投用時間
1869年
稱    譽
“世界歌劇中心”之稱
坐    落
維也納老城環行大道上

國家歌劇院劇院概述

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之一。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建於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在這裏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後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也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她坐落在維也納老城環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的包廂劇院。

國家歌劇院劇院歷史

1861年,由奧地利著名建築師西克斯鮑和謬爾設計督造,於1869年5月15日建成開幕,首場演出的是莫扎特的歌劇《唐·璜》。1918年宮廷劇院變為國有,稱為國家歌劇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英美盟軍對德、奧進行大規模轟炸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遭到嚴重破壞,只剩下幾處斷壁殘垣。戰後,歌劇院的重建工作歷時8年,耗費1億美元。1955年11月5日重新開幕,演出了貝多芬的歌劇《費得里奧》。整個劇院的面積有9000平方米,觀眾席共有六層,樓上樓下共有1642個座椅,背後還有567個站位,三層還有100多個包廂。劇場正中是舞台,總面積為1508平方米,包括3部分:前台、側台和後台。舞台總高度為53米,深度為50米。舞台能自動迴旋、升降、橫裏開闔。樂池也很寬大,可容納110人的樂隊。歌劇院擁有2個芭蕾舞練習廳和3個劇團練習廳、1個364平方米的彩排舞台、10個獨唱演員練習室、1個大型風琴室,還有幾十個演員化妝室。歌劇院還配有一個電視電台轉播室,劇場內各個位置都可收進熒光屏中。
歷史: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建於維也納市中心的格林大道,現在的國家歌劇院建成於1869年,落成後首演的劇目是莫扎特的歌劇《唐璜》。新歌劇院具有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結構富麗堂皇,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奢靡之風。由於建造過程歷時8年之久,該劇院的兩位建築師均未親眼看到劇院的落成。880年至1896年之間,裏希特出任音樂總監後,維也納皇家歌劇院,便已躋身於世界最大歌劇院之林了。以後擔任美術和音樂指導的有魏因力特納、格里戈爾、夏爾克、克勞斯、克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有卡爾·伯姆、卡拉揚和希爾伯特等人。擔任維也納歌劇院經理時間最長的是威廉·雅恩,他從1881年到1897年擔任此職長達16年。19世紀80年代哈布斯堡王朝興旺發達,這給歌劇院的發展創造了外部條件。威廉特別擅長於指揮意大利歌劇和法國歌劇,而希裏卻善於指揮德國歌劇,在兩人的通力合作下,劇團聲望與日俱增,這使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很快成為當時歐洲最強盛的音樂團體。

國家歌劇院劇院作品

劇院經常上演威爾第和瓦格納的作品,瑪斯卡尼於1891年在這裏親自指揮了《鄉村騎士》,1892年上演了馬斯涅的《曼儂》並進行了《維持》的首演,1894年又首次演出輕歌劇《蝙蝠》……,演出活動空前繁榮。其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維也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藝術大發展,許多領域都出現了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偉大人物,這在歐洲近代史上並不多見。在這種繁榮的人文氛圍中,歌劇院指揮馬勒理所當然地把歌劇院的聲望提到了更高的地位。他不僅摒棄了僱用喝彩者的陋習,還規定遲到者不得入場。為了達到對藝術的真實、完美的追求,他要求所有藝術家必須像他自己一樣全身心地投入。他這樣做雖然得罪了許多人並最終導致了他的辭職,但經過他10年的努力,歌劇院卻達到了空前的輝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