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採購

鎖定
國家採購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政府以巨大的消費者身份出現,向私人壟斷企業購買商品和勞務。是國家通過干預商品流通領域,從而對整個再生產過程進行調節的一種重要方式。國家採購和訂貨往往使私人壟斷企業獲得高額利潤,其實質是壟斷資本家通過國家政權使國民收入作有利於自己的再分配的一種手段。國家採購的內容主要包括:軍需品、用於儲備的糧食和其他戰略原料、用於社會福利及貧困救助的消費品、國家僱用的職員及工人的勞務、軍事人員的勞務等。 [1] 
中文名
國家採購
出    處
《財經大辭典》
其中軍事採購為最大項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採購開支急劇擴大。按現價計算,1952—1980年間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分別增長5.8倍、31.6倍、119倍、18.1倍、10.2倍、28.5倍和12.8倍。美國政府的採購開支最大,1986年達3650億美元,其中軍事採購達2734億美元。分別佔聯邦政府預算支出總額的30%和27%。國家採購由於能用擴大國家消費的辦法來創造規模日益增大的國家商品市場,刺激投資和生產增長,因而長期以來被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當作“反危機”的重要手段。這種辦法雖能暫時緩和經濟危機,但卻使財政狀況日趨惡化,從而為新的危機準備了條件。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財經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