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鎖定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英文: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System,縮寫NMD)是一個軍事戰略和聯合的系統用於在整個國家範圍抵擋外來的洲際彈道導彈
這些入侵的導彈可以被其他的導彈,或者激光所攔截。它們可以被攔截於發射點附近(爬升階段),飛行過程之中,或者是再入大氣層階段。
中文名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外文名
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System
用    途
抵擋外來的洲際彈道導彈
開發時間
2002年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組成

美YAL-1機載雷射系統是先發制人的防禦主力 美YAL-1機載雷射系統是先發制人的防禦主力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①預警衞星。發展中的“天基紅外系統”預警衞星正取代已經使用的“國防支援計劃”預警衞星。“天基紅外系統”預警衞星主要由採用紅外傳感器的2顆部署在大橢圓軌道和4顆部署在地球靜止軌道的高軌道衞星,以及24顆採用紅外和可見光傳感器的低軌道衞星組成預警衞星星座,大大提高預警的準確性及時性,為地基攔截彈提供超視距制導,增加攔截彈的防禦區域。②改進的預警雷達。探測、跟蹤和統計彈道導彈在初始彈道的單個目標物體,提高地基雷達的探測能力,使其儘早發射和在更大的空域作戰。③X波段地基雷達。屬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火控雷達,部署在攔截彈的基地內,執行目標監視、捕獲、跟蹤、識別、導彈引導和殺傷評估功能。④作戰管理與指揮、控制系統。包括大約14個飛行中攔截彈通信系統。主要功能是:向作戰指揮控制系統傳遞信息,支持指揮官參與控制的決策;不同探測數據融合;生成作戰計劃並執行;向防禦系統轉發武器發射命令等;信息傳遞和處理。⑤地基攔截彈。用於在大氣層外(100千米以上)攔截處於彈道中段飛行的高速彈道導彈彈頭,利用動能直接碰撞摧毀彈頭。 [1]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工作過程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工作過程是:首先由預警衞星報警,根據報警信息引導地面預警雷達探測來襲導彈;預警衞星同時將預警信息傳送給作戰管理中心,開始確定交戰方案;預警雷達探測導彈及分離的任何目標,並從誘餌和其他假目標中識別出真彈頭;由X波段地基雷達識別跟蹤目標;作戰管理中心進行綜合分析後,確定攔截目標,並引導X波段地基雷達跟蹤,指揮地基攔截彈進行攔截。為確保攔截成功率,一般可發射多枚攔截彈。 [1]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技術批評

有許多關於技術上的可行性批評一直存在,特別是該系統到底有沒有用這一根本問題。
2000年4月一場科學家和安全事務室聯合研討會,在麻塞諸塞州科技學會議場下了結論 “任何有能力製造彈道導彈的國家都有相對應的能力輕易反制NMD系統使其無效。” 反克手段包括使用生化武器,鋁質氣球誘標偽裝成大量假彈頭,和冷卻彈頭温度使擊殺載具在最後階段偵測不到。
2004年4月,整體會計辦公室提出報告“導彈防禦局(MDA)提不出針對一些批評的有效解釋—尤其是在敵對目標使用誘標反制時如何應對.”並建議“美國國防部應該要全面測試每一個攔截階段的細節” 但是國防部回答 “在生產全尺寸產品前並沒有必要一定採行全操作測試。”
美國國防部導彈防衞處logo. 美國國防部導彈防衞處logo.
支持論者表示沒必要花心力去關注分辨氣球誘標和假彈頭問題,因為許多批評者所謂的“簡單”反制措施事實上要實現改裝於現有導彈上還是很難,而且防禦科技一直進步很快就能防禦它們。導彈防禦局(MDA)説誘餌辨別科技可以分類並找出移動方式最像真彈頭的物體;而且終端攔截能力可以使所有中程施放的誘餌都失去意義.2002夏季MDA停止對外界提供防禦細節並拒絕回答一切關於誘餌的技術問題。
2003年7月的一場美國物理學會研討會(APS)專注探討於上升階段攔截導彈,這是依然是NMD系統並不考慮的部分。
研討會發現也許可能建造一種小系統引爆洲際導彈的液體燃料槽於上升階段,甚至可以打掉一些伊朗發射的固體燃料導彈,但是不能防禦北朝鮮的固體燃料導彈,因為受限於地理距離因素。不論如何,這還是透露了固體燃料導彈很難在上升階段攔截。
如使用衞星軌道武器 攔截上升段的北朝鮮和伊朗固體燃料導彈至少要1,600個衞星攔截器才能構成防禦網。攔截液體燃料導彈也要700個攔截器.,如果考慮到命中率問題,至少用兩個攔截器攔一個導彈,則需要更多衞星。
美國唯一在近未來會使用的上升段攔截系統只有機載雷射 (ABL) 或是其他動能攔截器. 研究發現ABL 有能力在300 km 射程攔截固體燃料導彈和600 km 射程攔截液體燃料導彈。
美聯社報道中不看好中程NMD系統,它將在美國日後上升段攔截系統研發完成後被停用,因為它有許多重大科技問題無法解決.此外也有許多反彈道導彈文章在討論關於類似NMD這類系統的可行性。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 2.    新浪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