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家公共文化雲

鎖定
國家公共文化雲,是由文化部主導打造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產品,於2017年11月29日成立。
中文名
國家公共文化雲
成立時間
2017年11月29日 [1] 

國家公共文化雲定義

國家公共文化雲是由文化部主導打造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總平台、主陣地,旨在面向基層提高供給效率,打通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政府端菜”與“羣眾點菜”相結合,突出移動互聯網應用。提高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在基層的豐富性、便利性和可選擇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1-3]  [5] 

國家公共文化雲發展歷程

國家公共文化雲正式開通
2017年11月29日,由文化部指導,中國文化館協會、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中國文化館年會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舉辦。 [1] 
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數字服務
2017年12月2日,2017年中國文化館年會閉幕之際,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發展中心”)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的指導下,在浙江寧波舉行的2017年中國文化館年會衞星會議中召開了國家公共文化雲應用推廣工作會。通過會議,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文化廳(局)公共文化處、副省級以上文化館、副省級以上文化共享工程分支中心的負責人,中國文化館年會註冊代表和有關企業代表等共計350人,對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的建設、使用和推廣等情況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和認識。 [2] 
國家公共文化雲啓動提升基層服務效能
2017年11月29日,新華社合肥為期三天的中國文化館年會29日在安徽馬鞍山正式開幕,此次年會突出“專業化、數字化、市場化”,羣眾參與的互動性大大提高,國家公共文化雲在開幕式上正式啓動。 [3] 
新版國家公共文化雲上線
新版國家公共文化雲按照安全、便捷、權威、豐富、開放的原則,堅持用户導向,突出全民藝術普及服務功能,着重構建以看直播、享活動、學才藝、訂場館、讀好書、趕大集六大功能為核心的全民藝術普及雲服務體系。
看直播板塊重點推送羣眾文化活動、專題講座、藝術普及分享、展覽帶看、館藏講解展示、非遺講解展示等資源,計劃每年推出直播不少於500場,發佈各類資源不少於7500小時;享活動板塊匯聚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的全民藝術普及品牌活動;學才藝板塊推出八大基礎門類課程,提供在線培訓、課程點播、在線直播、作品上傳、互動社區等服務,每年將為800萬用户提供藝術普及培訓服務;訂場館板塊主要採集、審核、發佈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相關機構、場館的基礎信息及活動信息;讀好書板塊將逐步建成全國最大的全民藝術普及圖書數據庫;趕大集板塊則依託全國及區域性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交易平台,開展文化內容生產、決策諮詢、公共文化設施運營與管理、第三方績效評價、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公共服務等產品交易,開發文創產品,促進藝術普及、文創消費。 [4] 
2018年國家公共文化雲穩步發展
在2018年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上,“開展國家公共文化雲試點工作”被列為文化和旅遊部的當年工作要點。為貫徹落實文化和旅遊部的工作部署,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採取有力措施,推進國家公共文化雲各項工推進國家公共文化雲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5] 
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創新文化消費業態
2021年1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分別和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將利用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打造“文化淘寶”,並推動中國優秀文化“走出去”。 [6] 
全國智慧圖書館和公共文化雲項目已立項
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介紹,截至2020年底,面向全國共享的數字資源超過145TB。“十三五”期間,國家圖書館網站年均點擊量約9.37億次,年均手機端訪問量超過1.1億次。全國各地公共圖書館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打造了“國圖公開課”“網絡書香過大年”等一大批特色數字化閲讀服務品牌,不斷提升閲讀服務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15] 

國家公共文化雲新聞事件

張掖市文藝調演共享至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
“百姓大舞台”張掖市文藝調演(連續六場)精彩直播視頻共享至國家公共文化雲平台,各平台總點擊量達226萬多人次。 [7] 
廣西羣眾藝術館入選公共文化雲基層直錄播
近日,依照《國家公共文化雲直錄播工作管理辦法》,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發佈國家公共文化雲2020年基層直錄播活動排行榜單,廣西壯族自治區羣眾藝術館榜上有名。 [8] 
中央民族樂團和發展中心助力公共文化服務
2021年4月13日,中央民族樂團與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發展中心”)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文化和旅遊部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出席簽約儀式。 [9] 
中國公共文化雲將推“蘇州專區”
蘇報訊(駐高新區首席記者周建越)弘揚江南音樂文化,促進民族音樂普及。2021年4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與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進行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將推出國家公共文化雲“蘇州專區”——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專區,聯袂打造中國江南音樂文化藝術數字化品牌,面向全國發布推廣。 [10] 
文化雲基層智能服務端應用調研會在皖召開
國家公共文化雲基層智能服務端應用調研座談會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羅雲川出席會議,安徽省部分基層文化館主要負責人等近40人蔘會。會議特別邀請了長三角地區上海市羣眾藝術館、長寧區文化藝術中心、五角場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主要負責人蔘加。 [11] 
蘇州民樂團將上國家“公共文化雲”
2021年4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與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在蘇州高新區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專業優勢,以國家公共文化云為依託,推動基層文化創新性發展,豐富羣眾文化活動,增強基層大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12] 
文化雲平台同步直播第十七屆北京景山合唱節
有着16年曆史的景山合唱節是北京羣眾文藝領域的知名比賽。2021年6月,“奮進新時代 頌歌獻給黨”第十七屆北京景山合唱節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主題合唱活動宣佈正式啓動,為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獻禮,歌唱偉大祖國,激發廣大羣眾愛黨、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 [13] 
"淄川文化雲"命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完成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驗收,全國有47個項目被命名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淄川文化雲”榜上有名,成為淄博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 [14] 
山西5項活動入選2021“百姓大舞台”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公佈了2021年“百姓大舞台”網絡羣眾文化品牌活動入選名單。山西省文化館活動是經過國家公共文化雲直播的。 [16] 
推動全國公共文化館系統建設文化雲平台
當前,互聯網成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進一步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在2021年8月27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表示,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以實施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為抓手,指導各地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增強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可及性,提高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17] 
“文藝輕騎兵”入駐國家公共文化雲
2022年3月22日,中國煤礦文工團、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統籌謀劃、打造品牌,提供更多優質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盧映川出席活動並講話。 [18] 
“學才藝”21年度榜發佈陝西多項位列前十
2021年,為推動全民藝術普及服務創新,促進全民藝術普及服務供需對接,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文化館協會聯合全國各級文化(羣藝)館共同開展“學才藝”建設,通過在國家公共文化雲開設“學才藝”欄目,匯聚各地藝術普及師資及課程,為大眾提供師資推介及導航、課程線上學習等服務。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