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姓井

(泉州古井)

鎖定
國姓井,泉州古井,相傳明朝永曆年間,鄭成功偕同夫人董氏從廈門鼓浪嶼回到了故鄉石井。
中文名稱
國姓井
地理位置
泉州
一天早上,鄭成功登上鰲石山,站在“筆架凌空”石旁,眺望五馬江景色。
忽然,石井鎮裏傳來一陣鬧哄哄的聲音,鄭成功正在疑惑,董夫人來到面前,着急地説道:“故鄉大旱三月,田地龜裂,莊稼枯黃,滴水如油,鄉親們只靠着牛嶺山麓那口小小的石井,從早到晚輪流提水。眼下鄭家軍有數千人駐紮在此,連飲水、燒飯都難以供應了。甘輝提督和叔父鴻逵,急得搖頭頓足。無計可施,想要撤離石井,另擇操練場地。”鄭成功聽後,沉着地説:“石井素有‘海都’之稱,乃是屯師練兵之勝地,千萬撤不得!”
鄭成功連忙和董夫人來到大祠堂,只見甘輝和鴻逵被鄉親們團團圍住,面前石埕上排着一桶桶、一缸缸清清的井水,紛紛要鄭家軍收下。鄭成功見此情景,非常感動,走近前去對鄉親們説:“成功連年北戰南征,對眾百姓無所建樹,已是愧對鄉親。故鄉久旱無雨,禾苗枯焦,鄉民用水已甚艱難。如今又把平日節存之水贈我鄭家軍,豈不更添困頓?盛情厚意本藩心領就是。懇望鄉親把水帶回!”
鄭成功看到父老鄉親如此擁戴鄭家軍,盛情難卻,只好答應收下。可是鄉鎮裏飲水單靠那口小小的石井是不夠的。鄭成功懷着沉重的心情,獨自漫步海灘,苦苦地思索着……當他走到岸邊相思樹下的時候,忽然發現有成羣的螞蟻在爬行。鄭成功喜上眉梢,趕快解下束腰玉帶,把蟻窩圈了起來,立刻召甘輝提督帶一隊兵士前來,他胸有成竹地説:“從本藩玉帶所環之沙地挖下,必有清泉水。”
士兵們心想哪會有淡水可取?遲遲未下鎬。鄭成功見兵士猶豫不決,微微一笑,從一位兵士手中接過一支鐵鎬,親自破土。這時,甘輝提督和兵士們也立即一起動手挖井。
掘開沙地不及五尺,只見一股清涼的泉水從土層裏冒了出來,很快就咕咕響地湧溢出地面,掬口泉水嚐嚐,很是清淡甘甜。將士們十分驚訝:這一帶挖出來的水竟然沒有半點鹹味?他們就活靈活現地傳説國姓爺是東海神鯨轉世的。束腰的玉帶是天上神仙的寶貝。
鄭成功聽後淡然一笑,對兵士們解釋道:“螞蟻爬行疊窩,只有淡水淡地方能發現,若是鹹水鹹地,螞蟻則難以生存。並非本藩玉帶有什麼神力能迫使龍王獻出淡水,實為沙地之下有淡水源頭,一經打開即噴湧而出。”
鄭成功自從在海邊沙地上開鑿出這口井後,覺得故鄉不乏淡水源泉,就發動鄭家軍兵士在故鄉各處尋源打井。數日之內,接連挖出了幾十口水井,眾鄉民得到啓發,也紛紛找泉脈挖井。鄉村內外一時水井星羅棋佈,解決了飲水、灌溉的困難。父老鄉親們像喝酒一樣,興高采烈地品嚐着清冽甘美的井泉水,歡喜地説:“國姓爺真會為百姓着想呵!”後來,人們就把這口鄭成功指導開鑿出來的井,叫“玉帶環沙國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