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圈座運動

鎖定
圈座運動,是指大學校園裏大學生上課、自習時的佔座情況,大學生們佔座方式十分繁多,用課本、書包、水瓶等作為佔座工具,還有用貼條、放置雷人物品的方式佔座。但據瞭解,大學生佔座原因並非出於教室資源不足,而是由於各種利於自己便利的習慣使然。
中文名
圈座運動
解    釋
指大學校園裏大學生上課佔座情況
工    具
課本、書包、水瓶等
主要集中
專用的自習教室、圖書館

目錄

圈座運動背景介紹

2009年10月某日,北京大學BBS上發生了一場關於佔座的熱烈討論。事件因一大一女生髮表題為《通選課上遇到的極品男們》的帖子而起,發帖子的女生在文中表示,自己和同學選了一門熱門選修課,由於“去晚了就肯定沒有座位”,因此她們提前在座位上貼了佔座條。但前去上課時,卻發現座位上已經坐了兩個男生,佔座條也被撕掉,雙方因此發生爭執。
帖子中稱:“雖然每年思修課都會討論佔座究竟是否合理,但在校園裏,佔座已經是被大家默認的潛規則。”她希望通過這篇帖子得到網友們的認可和聲援,但許多網友卻對她扔出“板磚”。“最反感這種貼條佔座的人了,換我也會撕掉,你跟你同學才是極品呢。”類似這樣的回覆並不在少數。但也有網友對發帖人表示理解,認為她所談到的“潛規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現狀,在很多同學都對佔座予以認可並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如果有人硬要扭轉這種局面,反而是對現有秩序的一種破壞。

圈座運動現象

佔座現象在大學校園裏盛行已久,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大家已有點習以為常。熱門課程所在的教室往往是佔座行為的“重災區”,同時也是各種佔座手段的“展覽館”。一些普遍受歡迎的課程往往會有很多同學前來旁聽,有時旁聽人數甚至超過選課同學的數量。學校經常得在開課幾周後將一些熱門課程調換至更大的教室,但大教室資源畢竟有限,一些課程終究會出現爆滿的狀況,這樣佔座現象就不可避免了。
除了熱門課程佔座之外,上自習佔座的情況也十分普遍。與上課佔座不同的是,上自習佔座的地點主要集中於專用的自習教室、圖書館等,而且佔座時間也更長,往往是早晨佔好座位晚上才撤走,隔夜佔座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圈座運動方式

各所大學流行的上課佔座方式,用課本、書包、水瓶等作為佔座工具的情況最為常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雷人”方法:
貼紙條,寫上週幾第幾節課已有人佔座,而且貼得特別結實,甭想撕下來,這樣貼一次條就可以管用一學期。
在上一節課的課間去教室,把書交給坐在第一排的同學,麻煩他們下課後把書留在桌面上。
帶手紙或是圍巾,總之是長條的東西,一次就能佔一排,效率特別高,把整個寢室的問題都解決了。
用4張對開報紙分別鋪在兩排桌子的4個角,把兩排都占上。
故意放些看上去很噁心別人不會碰的東西。
升級稱為佔教室
大學生佔座高招
有的高校闢開了“考研專用教室”,是研究生上課的教室。考研的學生希望得到固定的環境安心自習,而這裏舒適安靜,離食堂和教室都很近,因此受到青睞。而且只要拿書將抽屜塞滿,就相當於是向別人發出了信號:這裏已經有人了。於是這裏便成了考研一族的聚集地,因此被稱作“考研專用教室”。而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也聞風而來,久而久之,每一個座位的抽屜裏都塞滿了書本。“只要開學的時候找到一個合適的位子把書塞滿,相當於整個一學期那個位子都是你的了。”
有人不滿足於佔據一兩個座位,而是採用了更為徹底的方法——佔自習室。一些學生社團在獲得學校批准後,可以獲得教室在某個具體時間段內的臨時使用權,用來組織社團活動。有些同學便打着社團活動的名義,在自習室門口和黑板上註明“幾點到幾點有活動,敬請配合”。當時正在自習的同學往往不明就裏,陸續離開,而其他同學看到門口的標示往往也不會進來。接下來的幾小時,這個自習室便被耍小聰明的同學獨自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