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

鎖定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是2009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少奇。
中文名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
作    者
周少奇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3月0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2186816
版    次
初版

目錄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華南理工大學、湖南大學、武漢大學等主講教師的課程大綱和講義為基礎,結合各自的教學與科研成果,並參考國內外有關書籍和最新進展編著而成。本書注重系統性、新穎性、工程性和實用性,力求充分體現本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的特點,試圖較系統地、全面地反映當前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的國內外最新動態及進展。
本書是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推薦的工程碩士教育核心教材之一。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各種固體廢物與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方法,結合當前固體廢物污染控制這一熱點問題的國內外研究動態,介紹了一些典型固體廢物與危險廢物的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
全書共16章。主要內容包括固體廢物與危險廢物的基本概念,城市垃圾、典型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廢塑料、電子電器廢物、城市污泥、礦山廢物的污染與危害;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的收運與預處理、衞生填埋與安全填埋、堆肥、焚燒與熱解技術;危險廢物固化與穩定化技術、廢塑料熱解技術、電子電器污染控制技術的原理與方法;冶金工業固體廢物、礦山廢物的污染與控制;紡織廢物、醫療廢物、廢建材的處理與利用;城市污泥的處理處置技術;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方法等。
本書注重系統性、新穎性、工程性和實用性,可作為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工學碩士研究生及相關專業研究生或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並可供從事環境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設計人員及管理人員參考。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目錄

第1章固體廢物污染概論
1.1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的概念與分類
1.1.1固體廢物的概念、特點與分類
1.1.2危險廢物的定義與分類
1.2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與危害
1.2.1城市垃圾的構成及影響因素
1.2.2城市垃圾的污染
1.3典型工業固體廢物的污染與危害
1.3.1工業固體廢物的範疇與分類
1.3.2我國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的產生來源與現狀
1.3.3工業固體廢物的危害
1.4危險廢物的污染與危害
1.4.1危險廢物的危害
1.4.2我國危險廢物污染面臨的問題
1.4.3危險廢物的處理方法
1.5塑料及包裝廢物的污染與危害
1.5.1包裝廢物污染
1.5.2塑料廢物對環境的污染
1.6電子電器廢物的污染與危害
1.6.1電子電器廢物的成分
1.6.2電子電器廢物的危害
1.7城市污泥的污染與危害
1.8固體廢物污染的控制方法與處理原則
第2章固體廢物的收集與運輸
2.1固體廢物的收運概述
2.1.1城市垃圾的收運
2.1.2危險廢物的收運
2.1.3工業廢物的收運
2.2固體廢物的收運規劃
2.2.1固體廢物的收運設施規劃
2.2.2固體廢物的收運規劃模型
2.2.3固體廢物收運規劃的優化方法
2.3固體廢物的收運工藝與設備
2.3.1固體廢物的收運方式
2.3.2固體廢物的收運設施與設備
2.3.3固體廢物的收運工藝與設計
2.4危險廢物的收運與管理
2.4.1危險廢物的收運管理
2.4.2危險廢物的貯存與運輸
參考文獻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
第3章固體廢物的預處理原理與技術/
3.1固體廢物的壓實原理與技術
3.1.1固體廢物的壓實原理
3.1.2固體廢物的壓實設備
3.1.3固體廢物的壓實流程與應用
3.2固體廢物的破碎原理與技術
3.2.1固體廢物的破碎原理
3.2.2固體廢物的破碎設備
3.2.3固體廢物的破碎流程與應用
3.3固體廢物的分選原理與技術
3.3.1篩選
3.3.2風選
3.3.3浮選
3.3.4磁選
3.3.5電選
3.3.6摩擦與彈跳分選
3.3.7光電分選
3.3.8渦電流分選
3.4固體廢物(污泥)的脱水原理與技術
參考文獻
第4章固體廢物的填埋處理技術/
4.1固體廢物填埋的基本概念和分類
4.1.1固體廢物填埋場的種類與模式
4.1.2固體廢物的填埋方法與類型
4.2填埋場有機垃圾降解的基本原理
4.2.1有機物降解的生化反應計量學
4.2.2有機物降解的規律
4.2.3填埋垃圾的降解特性
4.2.4填埋場的穩定化過程
4.3城市垃圾填埋滲濾液處理技術
4.3.1垃圾滲濾液的來源與水質特點
4.3.2滲濾液的預處理
4.3.3滲濾液的生物處理
4.3.4滲濾液的回灌處理
4.3.5滲濾液的物化處理
4.4填埋場氣體的產生、收集與利用
4.4.1填埋場氣體的產生與組成
4.4.2填埋場產氣(CH4)的影響因素
4.4.3填埋場氣體的收集與資源利用
4.5填埋設備簡介
參考文獻
第5章有機固體廢物的堆肥化處理技術/
5.1堆肥技術發展概況
5.1.1堆肥工藝與設備研究進展
5.1.2堆肥化微生物學研究進展
5.1.3堆肥化控制研究進展
5.1.4堆肥產品和技術的應用研究
5.2堆肥的基本原理
5.2.1好氧堆肥法的微生物作用原理
5.2.2厭氧堆肥法的微生物作用原理
5.3有機固體好氧堆肥的基本工藝
5.3.1好氧堆肥的基本條件
5.3.2好氧堆肥的原理及工藝
5.4堆肥化系統與控制
5.4.1堆肥化過程動力學
5.4.2堆肥生產過程特性和計算機控制
5.4.3堆肥品質與腐熟度
5.5有機固體廢物的厭氧堆肥技術
5.5.1厭氧堆肥的基本原理
5.5.2厭氧堆肥的工藝 [1] 
參考文獻
第6章固體廢物的焚燒與熱解處理技術/
6.1垃圾焚燒處理的國內外現狀
6.1.1國內外垃圾焚燒處理現狀
6.1.2垃圾焚燒處理的相關法規與標準
6.2固體廢物焚燒過程的基本原理
6.2.1廢物的組成與熱值
6.2.2垃圾焚燒過程的基本理論
6.2.3垃圾焚燒的物質轉化(物料平衡)
6.2.4影響焚燒的因素
6.3垃圾焚燒系統與設備
6.3.1垃圾接收設備
6.3.2垃圾焚燒爐
6.4固體廢物的焚燒發電與熱能回收
6.5固體廢物焚燒的二次污染與防治
6.5.1重金屬的污染與防治
6.5.2HCl的污染與防治
6.5.3飛灰的污染與防治
6.5.4二英的污染與防治
6.6固體廢物的熱解處理技術
6.6.1垃圾熱解的概念與分類
6.6.2垃圾熱解的原理與影響因素
6.6.3熱解爐及垃圾熱解處理工藝
參考文獻
第7章危險廢物的固化處理/
7.1危險廢物的分類、鑑別及管理策略
7.1.1危險固體廢物減量化
7.1.2危險廢物的資源化
7.1.3危險廢物的無害化
7.1.4危險廢物的貯存
7.1.5危險廢物的處置
7.2危險廢物固化與穩定化基本原理
7.3固化/穩定化常用膠凝材料及其性能
7.3.1石灰
7.3.2水泥
7.3.3粉煤灰
7.3.4瀝青
7.4固化/穩定化技術
7.4.1石灰基固化/穩定化技術
7.4.2水泥基固化/穩定化技術
7.4.3藥劑穩定化技術
7.4.4有機聚合物固化/穩定化技術
7.4.5自膠結固化/穩定化技術
7.4.6熔融固化/穩定化技術
7.4.7陶瓷固化/穩定化技術
7.4.8地質聚合物固化/穩定化技術
7.5固化體性能的測試及評價方法
7.5.1固化體物質組成和微觀結構表徵方法
7.5.2固化體工程性能及測定方法
7.5.3浸出毒性試驗
7.5.4耐久性
7.6固化體耐久性模擬方法
7.6.1溶液數學模型
7.6.2熱力學模型及地球化學模型
7.6.3微觀結構模型
7.7垃圾焚燒飛灰
7.7.1垃圾焚燒及其污染物
7.7.2垃圾焚燒底渣資源化利用
7.7.3垃圾焚燒飛灰資源化利用
7.7.4垃圾焚燒飛灰的固化/穩定化
7.8含重金屬工業廢物的固化/穩定化
7.8.1鉻渣固化/穩定化
7.8.2砷渣無害化
7.8.3重金屬污泥的固化/穩定化
7.9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電子電器廢物的污染控制/
8.1電子廢物的組成、結構與危害
8.1.1電子廢物的分類與組成
8.1.2電子廢物的危害
8.2電子廢物的處理方法
8.2.1火法
8.2.2濕法
8.2.3催化氧化法
8.2.4機械分離法
8.3電子廢物中金屬的回收與利用技術
8.3.1銅的回收
8.3.2鉛的回收
8.3.3錫的回收
8.3.4金的回收
8.3.5銀的回收
8.3.6鈀的回收
8.4電子廢棄物中有機物的回收利用技術
8.4.1有機物的物理回收
8.4.2熱能回收法
參考文獻
第9章廢塑料裂解技術/
9.1廢塑料裂解技術的進展
9.2廢塑料裂解理論
9.2.1廢塑料裂解過程物料衡算
9.2.2廢塑料裂解過程能量衡算
9.2.3廢塑料裂解機制
9.2.4廢塑料裂解方法
9.3廢塑料裂解工藝
9.3.1德國的Veba工藝
9.3.2英國的BP工藝
9.3.3富士回收工藝
9.3.4BASF工藝
9.3.5USS工藝
9.3.6Kurata工藝
9.3.7漢堡大學工藝
9.3.8湖南大學工藝
9.3.9聯碳公司工藝
9.3.10日邦產業工藝
9.3.11北京麗坤工藝
9.4廢塑料裂解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
9.4.1温度
9.4.2催化劑
9.5PVC的處理
9.6廢塑料裂解產品催化改質
參考文獻
第10章紡織行業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
10.1前言
10.2紡織行業固體廢物與環境污染
10.2.1紡織廢物的產生與種類
10.2.2紡織廢物的污染與危害
10.3紡織行業的清潔生產與循環利用
10.3.1紡織行業的清潔生產
10.3.2紡織廢物的循環利用
10.3.3紡織廢物的最終處置
10.4存在問題與未來展望 [1] 
參考文獻
第11章冶金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工程技術/
11.1冶金工業固體廢物及利用概況
11.2高爐渣利用
11.2.1高爐渣組成
11.2.2高爐渣加工方法
11.2.3高爐渣利用途徑
11.2.4含鈦高爐渣綜合利用研究
11.2.5高爐渣利用存在問題及展望
11.3鋼渣利用
11.3.1鋼渣加工方法
11.3.2鋼渣的組成與膠凝活性
11.3.3鋼渣的綜合利用途徑
11.3.4鋼渣利用存在問題及展望
11.4硫鐵礦燒渣綜合利用
11.4.1氯化焙燒回收有色金屬
11.4.2生產氧化鐵顏料
11.4.3生產淨水劑
11.5鋅冶煉廢渣綜合利用
11.5.1浮選法回收貴金屬
11.5.2火法—濕法回收銅、鉛、鋅、鎘、鈷及稀散金屬
11.5.3鋅渣生產鋅鹽
11.6鉛冶煉廢渣綜合利用
11.7鎳冶煉廢渣綜合利用
11.7.1從鎳渣中提取有用金屬
11.7.2鎳渣配燒水泥
11.7.3鎳渣作為水泥混合材
11.7.4鎳渣生產建築製品
11.8銅冶煉廢渣綜合利用
11.8.1銅渣的火法冶煉
11.8.2浮選法回收銅
11.8.3磁選回收鐵、鈷、鎳
11.8.4濕法回收有色金屬
11.8.5用於建築材料
11.9鉻冶煉廢渣解毒及綜合利用
11.9.1濕法化學還原解毒
11.9.2鉻渣微生物處理
11.9.3幹法還原解毒
11.9.4鉻渣綜合利用途徑
11.10冶煉塵泥綜合利用
11.10.1赤泥綜合利用
11.10.2高爐瓦斯灰和塵泥
11.10.3含汞污泥回收汞
參考文獻
第12章礦業廢物的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
12.1礦業廢物的污染與危害
12.1.1礦業廢物的來源與種類
12.1.2礦業廢物的環境效應
12.2煤矸石的處理與綜合利用
12.2.1煤矸石的來源與性質
12.2.2煤矸石的處理方法
12.2.3煤矸石的綜合利用
12.3粉煤灰的處理與綜合利用
12.3.1粉煤灰的來源與性質
12.3.2粉煤灰的處理和利用
12.3.3粉煤灰的綜合利用
12.4選礦尾砂與礦山廢石的處理與綜合利用
12.4.1選礦尾礦的綜合利用
12.4.2礦山廢石的處理與綜合利用
12.4.3礦石和尾砂的復田與復田實例
參考文獻
第13章醫療廢物與廢橡膠的污染控制/
13.1醫療廢物的污染控制
13.1.1醫療廢物的定義及處理方法
13.1.2醫療廢物焚燒處理系統
13.1.3醫療廢物處理處置的對策
13.2廢橡膠的處理與利用
13.2.1廢橡膠的種類與污染危害
13.2.2廢橡膠的回收處理方法
13.2.3我國廢橡膠回收利用行業的現狀
參考文獻
第14章建築垃圾的減量化與資源化/
14.1建築垃圾的分類與組成
14.1.1建築垃圾的分類
14.1.2建築垃圾的組成
14.2建築垃圾的減量化
14.2.1建築垃圾減量化存在的問題
14.2.2建築垃圾減量化對策
14.3建築垃圾的資源化
14.3.1廢木料的資源化
14.3.2廢混凝土的資源化
14.3.3廢舊磚瓦的資源化
14.3.4廢舊瀝青的資源化
14.3.5建築垃圾作樁基填料
14.3.6建築垃圾微粉的資源化
參考文獻
第15章城市污泥的處理處置與資源化/
15.1城市污泥的性質與特點
15.1.1污泥的分類與類別
15.1.2污泥的性質與特點
15.2污泥的處理處置方法與回用類別
15.2.1污泥的處理方法
15.2.2污泥處置方法簡介
15.2.3污泥的回用類別
15.3城市污泥的堆肥化與農用資源化
15.3.1城市污泥堆肥的原理與工藝
15.3.2污泥堆肥農用的安全性要求
15.4污泥的能源化利用
15.4.1污泥的厭氧消化處理與沼氣利用
15.4.2污泥的焚燒處理與熱能利用
15.4.3污泥的熱化學處理與煉油技術
15.5城市污泥的材料化利用
15.5.1污泥制磚
15.5.2污泥製陶粒
參考文獻
第16章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
16.1處置方法與原則
16.1.1固體廢物的處置方法
16.1.2固體廢物的處置原則
16.2土地耕作處置
16.2.1土地耕作處置的原理和方法
16.2.2土地耕作處置的工程應用
16.3工程庫貯存處置
16.3.1常用堆存方法
16.3.2尾礦庫貯存
16.3.3其他工業固體廢物的庫存
16.4安全土地填埋處置
16.4.1安全土地填埋操作
16.4.2深圳市危險廢物填埋場
16.5淺地層埋藏處置
16.5.1場地的選擇與設計
16.5.2淺地層埋藏處置方式
16.6海洋處置
16.6.1海洋處置方法及注意問題
16.6.2海洋傾倒
16.6.3遠洋焚燒
16.7深井灌注處置
參考文獻 [1] 
參考資料
  • 1.    目錄  .清華大學出版社[引用日期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