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回憶測驗

鎖定
回憶測驗Recall Test是通過讀者對廣告的記憶成績來衡量廣告的效果。與再認測驗指出多少人看過廣告不同,回憶測驗能夠説明他們中多少人有足夠興趣以至實際閲讀了,而且常常閲讀了廣告主試圖告訴他們的內容。資料顯示,所有的回憶來自大得多的再認廣告的羣體。印刷廣告的三個再認者中,平均有一個能夠回憶出來。
中文名
回憶測驗
外文名
Recall Test
測試方法
波克一天後回憶
解    釋
讀者對廣告的記憶成績來衡量廣告

回憶測驗測驗形式

最著名,運用最廣泛的回憶測驗方法是波克一天後回憶。這是一種電視廣告效果的測量方法。具體的做法是在廣告播出24小時之後,要求受調查回答一系列問題,以此來確定他們記住了什麼廣告、廣告的什麼內容。訪問者提供的問題不包括任何暗示。 [1] 

回憶測驗訪問問題

波克一天後回憶訪問包括如下問題(前9個是篩選題):
Q1、昨晚您有沒有看過電視節目?
Q2、您昨晚是否看過××產品(測試品牌的產品)的電視廣告?
以上兩個問題答“有”就繼續,答“沒有”就中斷訪問。
Q3、您看過××產品中哪些品牌的廣告?
提及測試品牌就跳問Q5,給予否定回答就中斷訪問。
Q4、您有沒有看過××品牌的廣告呢?
Q5、(描述測試品牌廣告前的場景)您有沒有看過這個地方?
Q6、(描述測試品牌廣告後的場景)您有沒有看過這個地方?
Q7、在前後場景之間的時間內您有沒有離開電視機?
Q8、這段時間內您有沒有做其他事?
Q9、在這段時間內您有沒有轉換頻道?
Q10、您説您看過××品牌的廣告,您記得那條廣告的內容嗎?
第4、5、6、7、8、9、10 共七個問題給予肯定回答就繼續,給予否定回答就中斷訪問。
Q11、請問這條廣告是關於什麼的?裏面播放了些什麼?説了些什麼?還有呢?
Q12、請再想一下這條廣告,您認為這條廣告想告訴您關於這個品牌的什麼信息?還有呢? [1] 

回憶測驗測試結果

波克市場研究公司能夠測量30多個城市消費者的廣告回憶。在單一測驗時,他們常常只在3-5個城市作調查,受調查者一般200人左右。在1977年至1981年期間,他們曾測量過2758條30秒的電視廣告的一天後回憶。
波克一天後回憶測驗是一種自由回憶測驗,在它之後,蓋洛普羅賓遜公司也開發了一種類似的電視廣告測驗方法,蓋洛普和羅賓遜公司(Gallup & Robinson)在回憶測驗方面提供有兩種服務,一種用於廣告效果的預測,叫做快速廣告測量(RAM)。另一種用於廣告效果後測,叫做雜誌影響研究(MIRS)。 [1] 
在快速廣告測量中,他們在美國的5個大城市邀請《時代》和《人民》雜誌的穩定讀者參加。廣告主的廣告在這些雜誌的測驗發佈位置刊登,這些雜誌被送到每一個測驗地區的150名參與者家中。一天後進行電話訪問參與者,在證實閲讀過雜誌之後,詢問他們是否記得一系列品牌或公司的廣告[3]。這種測驗通常還涉及觀念傳播和説服等測量內容。
雜誌影響研究(MIRS)的測驗雜誌是主要的消費者雜誌,包括《時代》、《花花公子》、《體育畫報》、《商業週刊》、《Ban Appetit》、《人民》和其它雜誌。受調查者來自10個大城市,他們至少讀過上述雜誌一本或一本以上,而且讀過4期中的至少2期(但不包括測驗的這一期)。在測驗雜誌被送到的下一天,對他們進行電話訪問。15種品牌和產品類型被測驗。 [1] 
以96箇中國漢字為材料,使用自由回憶線索回憶測驗方法,對20名被試者進行6組分測驗和最後所有漢字的總測驗,發現自由回憶分測驗中存在明顯的系列位置效應,總測驗出現負近因現象;線索回憶分測驗也表現出明顯的系列位置效應,但最後的總測驗沒有出現負近因現象。上述結果驗證了Bjork和Whitten(1974)提出的順序或情景理論。 [2] 

回憶測驗經典實驗

peterson和peterson有關遺忘進程的實驗
每次給被試聽覺呈現3個輔音字母,如kbr;為了阻止複述,在呈現字母之後,立即聽覺呈現一個三位數,如684,要求被試從這個數中迅速地作連續減3的運算並説出每次運算的結果,即要報告681、678、675等,直到主試發出信號再回憶剛才識記的3個字母。字母呈現與回憶的時間間隔,也即被試進行連續減3的作業的時間分為6種:3s、6s、9s、12s、15s和18s。但每次被試事先並不知道要進行多長時間的運算。這是一個不同時距的延緩回憶測驗,在延緩期間進行額外的干擾作業。試驗進行多次,每次應用的字母和數字都不同,試驗的被試是大學生。結果:當延緩時間僅為3s時,被試的平均正確回憶率高達80%,幾乎都能記住3個字母,但隨着間隔的時間延長,正確回憶率急劇下降,當延長到6s時,正確回憶率降到約55%;而當延長到18s時,被試的正確回憶率就只約為10%了。該實驗證明:短時記憶保持信息短暫,如未得到複述,將迅速遺忘。 [3] 
大腦皮質下結構 大腦皮質下結構 [4]
長期酗酒會導致科爾薩克夫綜合徵(Korsakoff syndrome),這種病人的海馬嚴重受損,患有遺忘症。給這種病人和正常被試對照組呈現一列詞表,讓他們判斷是否喜愛這些單詞。線索回憶測驗表明,遺忘症病人的成績顯著低於正常組被試。但在詞幹補筆測驗中,遺忘症病人的成績與正常組被試的成績相當。所謂詞幹補筆測驗是向被試呈現一系列單詞的詞幹,如sha___,要求被試用最先想到的單詞來把它補全,如sha__填成shade。這一結果表明,科爾薩克夫綜合徵的腦損傷影響了病人的外顯記憶,但其內隱記憶保存完好(Cave & Squire,1992)。內隱記憶即使是在海馬組織持久性損壞以後,仍能很明顯地表現出來。 [4] 
參考資料
  • 1.    黃合水.廣告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 2.    吳豔紅 朱瀅.自由回憶和線索回憶測驗中的系列位置效應.中國上海市:心理科學雜誌社,1997.03
  • 3.    王甦 汪安聖.認知心理學.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 4.    四、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0-13[引用日期201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