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隱記憶

鎖定
記憶的一種類別。按照是否意識到,可以將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內隱記憶,在心理學上是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又稱自動的、無意識的記憶。
中文名
內隱記憶
學    科
心理學

內隱記憶釋義

按照是否意識到,可以將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內隱記憶,在心理學上是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又稱自動的、無意識的記憶。而外顯記憶則是在意識的控制下,過去的經驗對當前作業產生的有意識的影響,又稱受意識控制的記憶。 [1] 

內隱記憶特徵

內隱記憶是以不同的機制和不同的大腦回路來處理。程序記憶通常較不容易改變,但可以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自動行使,其可以只是單純的反射動作,或是更復雜的一連串行為之組合。程序記憶的例子包括學習騎腳踏車、打字、使用樂器或是游泳。一旦內化,程序記憶是可以非常持久的。
內隱記憶的特徵是在與外顯記憶的比較中表現出來的。內隱記憶在以下幾個方面與外顯記憶有明顯的差別。
1.保持時間。在保持的時間上,內隱記憶要明顯的長於外顯記憶。
2.干擾形式。內隱記憶不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干擾,而外顯記憶容易在干擾後發生遺忘。
3.記憶負荷。外顯記憶在記憶的項目增多的時候會導致記憶數量和準確性的下降,而內隱記憶不受這種影響。
4.加工深度。加工深度越深,外顯記憶越好。內隱記憶不存在這種情況。
5.呈現形式。如果一個項目用聽覺的形式呈現,再用視覺的形式施測,被試的內隱記憶成績會下降。但外顯記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1] 

內隱記憶區別

關於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區別,現有的結果至少在四個方面顯示出外顯和內隱記憶的不同:
1.學習加工的水平又分兩種記憶具有不同的影響(Winnick& Daniel,1970; Jacoby& Dallas, 1981)。對新形成的聯繫的內隱和外顯記憶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意義加工。但意義加工的水平(如用一詞或造一句將兩個無關詞對聯繫起來)對外顯記憶的效果影響較大,而對內隱記憶則影響較小(Graf&Schacter,1985;Schacter&Graf3 19陰)。
2.學習和測驗呈現方式的變化,對兩種記憶具有不同的影響。雅克比和達拉斯(Jacoby& Dallas, 1981)發現,學習階段所用聽覺方式呈現材料,測驗階段用視覺方式呈現材料可減弱啓動效應,使以單詞辨識為指認的內隱記憶成績顯著降低,而對以再認為指標的外顯記憶則沒有影響。格拉夫等人(Graf et al, 1985)用單詞補全和線索回憶測驗也得出相似的結果。張厚粲等(1989)的實驗表明漢字音似的啓動效應顯著’而形似的啓動效應則不顯著。
3.兩種記憶保持的時間不同。這一研究具有不同的結果:有實驗表明啓動效應可持續幾天或幾周,而在相同的時間間隔下,再認能力則顯著消退。但也有實驗表明:某些啓動效應非常短暫,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就消退。而相同時間裏的外顯記憶卻可保持(Graf, Mandler& Squire, 1984)。用漢字材料的實驗表明,保持時間與詞幹補筆的可能性大小有關(沫澄等,1989)。
4.格拉夫和沙克特(Graf& Schacter, 1987)的研究表明,某些干擾因素可以顯著影響外顯記憶,而對內隱的單詞補全的啓動效應則沒有影響。 [1] 

內隱記憶發現

最早對內隱記憶這一心理現象進行描述的學者是法國近代哲學家笛卡爾,但直到上世紀60 年代末,心理學中對記憶的探討僅僅限於意識狀態下的記憶規律。1968 年起英國學者Warrington 和Weiskrantzd[在對健忘症患者啓動效應的研究中發現:健忘症患者雖然不能有意識地保持學習內容,在再認測驗中無法辨認出先前學習過的單詞,但在補筆測驗中卻對先前呈現過的單詞表現出與正常人一樣的保持效果。這一特殊記憶現象的發現激起了人類對無意識記憶的探討的興起。1985 年Schacter 和Graf首次提出了內隱記憶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無意識情況下,過去的經驗或學習對人類行為產生影響的現象,從此內隱記憶成為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最重要課題。國內心理學界對內隱記憶的研究始於上世紀80 年代,楊治良朱瀅教授是國內最早從事內隱記憶研究的學者,特別是楊治良教授20 年來一直致力於無意識心理現象的研究,為我國心理學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楊治良發表在《心理學報》上的《內隱記憶的初步實驗研究》。
研究狀況來看,對內隱記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從現象上看,內隱記憶是被試者在操作某任務時,不經有意識地回憶而存貯在大腦中的信息卻會在操作中自動起作用的現象。這就反映出了先前所學內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徵是,被試者對信息的提取是無意識的。 [2] 
2.從研究模式看,內隱記憶是啓動效應的一種,這在內隱記憶與啓動效應的關係中已有論述。
3.從測量上看,內隱記憶是另一類記憶任務,這類任務不要求被試者有意識地去回憶所學習的內容,而是要求被試者去完成某項操作,在被試者的操作中反映出其所學內容的作用。這也是一類測量方法,即間接測驗(indirect test),或可稱為內隱記憶測驗(implicit memory test),也有人稱之為不自覺記憶測驗(unaware memory test)在記憶的實驗性分離研究中,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就是相分離的兩種測量結果。
4.在心理學研究理論上看,研究者在對記憶的實驗性分離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後,提出一種理論假設——多重記憶説,推測記憶系統可劃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這兩個在機能上相對獨立的記憶系統(Tulving & Sqthreet al,1985)。這就可以認為內隱記憶是通過間接測量和推理得出的,是一種假設的記憶系統的名稱。

內隱記憶研究領域

失憶症患者為什麼具有學習能力?
在實驗中讓失憶症患者和一組心理正常的自願被試者一起學習一個由一些常見單詞所組成的單詞表,如Table(桌子)、Garden(花園)等字。幾分鐘後實驗者從這個單詞表中選出幾個單詞,並和甚一些未出現於單詞表的新單詞混在一起,呈現給被試者,讓他們辨認,結果發現,失憶症患者很難記得哪些單詞是所學單詞表中的,哪些不是。 [5]  更令人驚奇的是,如果將一個單詞的前三個字母提示出來,讓被試者填補上該單詞所殘缺的其他字母,如Tab或Gar等。與讓他們進行隨機的辨認相比,失憶症患者能夠寫出更多在所學單詞表中出現的單詞,有的失憶症患者所能寫出的單詞的數量甚至與沒有記憶障礙的被試者一樣多。
這説明,雖然症患者沒有意識到自己擁有對所學詞的記憶,但是對特定任務的操作,卻表現出了記憶效果。
隨後,心理學家們在許多條件下,合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對正常人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研究者們發現,上述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一種自動的、不需有意識參與的記憶。這種記憶的特點是:人們並沒有深邃到自己擁有這種記憶,也沒有下意識地提取這種記憶,但它卻在特定任務的操作中表現出來,這就是內隱記憶。
自20世紀初50年代以來,關於內隱記憶的實驗研究已經積累了不少資料。概括起來,內隱記憶主要來自五個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研究領域:再學時的節省,閾下編碼刺激的作用,無意識學習,啓動效應以及健忘症病人的殘餘學習。

內隱記憶再學時的節省

斯萊梅卡等人 (Slamecka et al., 1985)認為,可以把再學時的節省當作內隱記憶的指標,再學一個先前學過的詞表並不依賴於先前學習片斷的外顯記憶,外顯記憶在這裏是指能完全再認或回憶學習過的材料。而對那些不能再認和回憶的材料,由於曾經學習過,再學時就會縮短時間——表現為節省,這就可以認為是內隱記憶的作用。納爾遜(Nelson,1978)發現,既不能回憶又不能再認的項目也表現出節省。

內隱記憶閾下編碼刺激的作用

儘管支持閾下知覺的早期實驗遭到了嚴厲的批評 (Eriksen, 1960),但最近利用新的實驗技術所做的實驗令人信服地證明:不為被試主觀知覺到的刺激,能被知覺系統作出高水平的加工(Fowler, et al., 1981; Marcel,1983)。一些實驗證明,不能被有意識地知覺到,因而也不能被外顯地記住的刺激,能夠對不需要有意識地恢復閾下刺激的任務行為成績發生影響。這些任務包括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及創造想象性故事和幻想(imag-inative story and fantasy production)等。最近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在被試很少或沒有對閾下刺激的外顯記憶的條件下,存在着對這些刺激的內隱記憶。威爾遜和扎瓊(Wilson& Zajone, 1980)給被試者呈現幾何圖形,由於呈現時間僅1毫秒,因此,被試者無法有意識地知覺到這些圖形。由強迫再認作指標的外顯記憶僅在隨機水平上,然而,當給被試者呈現兩個圖形——其一是呈現過的,另一是新出現的——並要求他們選擇較喜歡的一個圖形時,卻表現出明顯的內隱記憶,被試者明顯地偏向喜歡已呈現過的那個圖形。謝蒙(Seamon,1983)也報告了類似的結果。曼德勒等人(Mandleret al.,1987)的研究表明,產生隨機水平外顯記憶的短暫刺激呈現能對非情感判斷產生影響。研究表明,給被試者短暫呈現一個令人討厭的形容詞能影響他對目標詞的判斷,儘管事實上他缺乏對這些詞的外顯再認(Bargh,1986)。劉易基(Lewiki,1985)發現,在給被試者閾下呈現一個形容詞和名詞組合(如 old-tree)後,再問及有關名詞的問題時(如Is a tree big orold tree),被試者趨於選擇呈現過的形容詞。

內隱記憶無意識學習

雷伯等人(Reber et al., 1976)關於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的一系列實驗中,呈現根據不同人工語法規則產生的字母串被試者分別在內隱指導條件或外顯指導條件下學習這些字母串,然後再給被試者一些未學過的,根據相同規則產生的字母串,讓其識別這些字母串是否符合語法規則,他們的研究證明,即使在不能有意識地、外顯地知道這些規則時,被試者還是能夠學會確定符合語法的字母串,在語法規則較為複雜時,記憶性的內隱學習比規則發現性的外顯學習更有效。貝里(Berry,1987)等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同樣觀察到了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並對內隱記憶所獲得知識的意識性、抽象性以及兩種學習方式的相互作用等問題進行了研究,發現無意識的學習機制比有意識思維更能檢測微妙和複雜的關係。

內隱記憶啓動效應

絕大部分的內隱記憶研究工作都是關於啓動效應這一現象的。啓動效應(priming effect)是指由於近期與某一刺激的接觸而使對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啓動效應一般又可分為重複啓動效應和間接啓動效應二種。重複啓動(repetition priming)是指前後呈現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後呈現的測驗刺激完全相同於前呈現的啓動刺激。在啓動研究中,最常應用的測驗方法有字彙確定(lexical decision)、詞的確認(word identification)、以及詞根或詞段完詞 (word stem or fragment completion)。在詞彙確定測驗中(Scarborough, Gerard& Cortese, 1979),要求被試者説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構成一個合法的詞,由某一字母串在第二次呈現時被試者作出詞的決定所用的時滯減少來反映啓動。在詞的確認測驗中(Feustel,Shif-frin& Salasoo, 1983),給被試者短暫呈現某一刺激,然後要求他們確認它,通過與新項目的比較,由被試者對新呈現項目確認精度的提高或確定新近呈現項目所需呈現時間的下降來反映啓動,在完詞測驗中(Graf,Squire& Mandler 1984),給予被試者一個詞根(例如 tab___, table)或詞段(例如__ss__ss__,assassin),要求他們用想到的第一個合適的詞來完成它。由對在先前學習詞表上的詞的使用的增加來反映啓動。
在經典的詞彙確定測驗中,要求被試説明某特定的字母串是否構成一個合法的詞,由某一字母串第二次呈現時,被試者做出詞的決定所用的時滯減少來反映啓動。在詞的確定測驗中(Feustel et al., 1983)給被試短暫呈現某一刺激,然後要求他們確認它。通過與新項目的比較,由被試對新近呈現項目確認精度的提高或確定新近呈現項目所需呈現時間的下降來反映啓動。這兩類內隱測驗都可以歸入重複啓動的範疇。詞彙確定測驗也可用於間接啓動(indirect priming)的研究中,進行單詞識別的有關規律的探索。精確地説,重複啓動範式與間接啓動範式是有差別的,重複啓動要求前後兩次呈現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間接啓動除包含重複啓動之外,還允許兩刺激有所差別(Roediger et al., 1990)。
內隱記憶的研究主要使用重複(直接)啓動範式,包括前面介紹的四類測驗以及偏好判斷、單詞提取等。使用間接啓動範式也可以進行內隱記憶研究。比如在音似和形似啓動中,學習階段的啓動物和測驗階段的目標詞是在某一特徵上相似。由於這種相似,先前對啓動物(prime)的接觸也可以導致對目標詞(target)作業的反應時或正確率提高或其他影響。

內隱記憶健忘症病人的內隱記憶

有關健忘症病人的內隱記憶研究可分為兩大類:技能學習和重複啓動。其中,技能學習的研究是由米爾納和科金等(Milner& Corkin et al.,1968)開始的。他們發現,健忘症病人雖不能外顯地記得他曾完成過某一任務,但能獲得諸如追趕旋轉體和鏡形跟蹤等運動技能。健全的運動技能學習和大致正常的知覺和認知技能在其他健忘症病人身上也得到了證明。
健忘症病人的啓動效應研究是由沃林頓和韋斯克朗茨(Warrington&Weiskrantz, 1968, 1970, 1974, 1978)的一系列重要實驗開始的。他們二人發現,雖然健忘症病人的自由回憶和再認測驗成績遭受很大破壞,但當用詞根或詞段作為線索時,他們能表現出對一系列熟悉詞的正常的保持。但隨後使用詞段線索的研究發現,病人的成績有時受到破壞。現已清楚,當使用詞段或其他線索時病人是否表現出正常的保持取決於測驗的內隱和外顯性質,當給予被試外顯指導時,其成績就會受到破壞,而當給予被試內隱指令時,病人就表現出與正常被試同樣數量的啓動。上述觀點已由大量實驗所證實。
最近,考察健忘症病人是否對記憶中無預先存在表象的新信息(如非詞和無關詞對等)具有正常的啓動或內隱記憶,獲得的結果並不一致。塞馬克等(Cermark et al., 1985)發現,健忘症病人在非詞的知覺確認任務上無啓動效應。戴蒙得和羅津(Diamond& Rozin, 1984)用三個字母的詞根來測定內隱記憶,獲得了類似的結果。格拉夫和沙克特(Graf& Schecter,1987)使用完詞測驗發現,一些健忘症病人——其記憶障礙相當輕——對無關詞對間接獲得的聯繫具有正常的內隱記憶,而重度健忘症病人卻沒有對新聯繫的內隱記憶。莫斯科維塔等人(Moscoviten et al.,1986)用對降級的無關詞對的閲讀任務來評價內隱記憶,在有嚴重記憶障礙的病人身上觀察到正常的對新聯繫的內隱記憶。總之,研究表明,健忘症病人能表現出對新獲得信息的啓動效應,但這種效應依賴於所使用的內隱記憶測驗類型以及病人病情的輕重和程度。
除技能學習和重複啓動現象之外,健忘症病人在其他情景下還表現出內隱、外顯的分離。沙克特(Schacter et al., 1987)等人證明,健忘症病人能學習一些虛構的關於人們的信息,但不能外顯地記得他們剛被告知過此信息。且健忘症病人對先前呈現的旋律有偏好的現象。他們還發現,在一個短暫的接觸之後,健忘症病人能較快地發現隱藏的圖形。在上述情形下,被試均缺乏對實驗材料和學習片段本身的外顯恢復。 [3] 

內隱記憶理論解釋

由於內隱記憶現象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無一種理論能夠成功地解釋所有的內圍已化現象。影響最大、爭議最熱烈的是多重記憶系統説和加工説這二種理論。

內隱記憶多重記憶系統説

(multiple memory systemsview)的核心是認為記憶的實驗性分離現象反映了記憶系統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統。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現象分別代表了記憶的兩種不同的子系統。圖爾温等人(Tulving et al, 1985)提出啓動效應(內隱記憶現象)代表一種新的記憶系統,即知覺表徵系統(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system),且用隨機獨立性的概念來論證這一觀點。按照這一論證邏輯,可推出‘內隱記憶的各種測驗間應是隨機相關的”結論。但威瑟斯龐和莫斯科維達(With-erspoon&Moscovitch, 1989)用實驗證明:在兩種內隱記憶測驗間發現了隨機獨立性。這就出現了矛盾。究其原因可能有三:(1)論證邏輯正確,知覺表徵系統獨立存在,並可繼續劃分。(2)論證邏輯不正確,不能從實驗性分離現象推出機能上獨立的記憶系統。(3)記憶的確由不同的系統組成,但並不是以此邏輯論證所得。圖爾温等人堅持此一論證邏輯,繼續將知覺表徵系統再細分為字詞系統、結構描述系統和概念語意系統。
圖爾温等(Tulving et al., 1990)設計了新的實驗,從另一個角度論證了多重記憶説的觀點。實驗發現:在外顯記憶測驗中,針對同一目標的兩種不同線索,結果表現出中等程度的相關;而在內隱記憶測驗中,針對同一目標的兩種不同線索,結果卻是無關的。由此證明內隱記憶的表徵和外顯記憶的表徵是不同的,內隱記憶代表知覺表徵系統,這種系統沒有單字的固定痕跡,是無痕跡的記憶系統(traceless memory system),但它可能包含單字的多重分佈特徵,每一重表徵的喚起是通過一個特殊的線索來實現的。
神經心理學家在另一個研究層次上(認知神經學)提出了多重記憶説。有的還利用先進的正電子發射X射線斷層照相術,以不同的推理邏輯論證了多重記憶説的觀點。
在對健忘症病人的研究中,斯夸爾(L.R.Squire)把記憶分為兩類:陳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和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陳述記憶是能進入意識中的可以覺察的記憶,而程序記憶只能通過記憶系統的操作來實現。另有一些神經心理學家把記憶分為知覺表徵系統(perceptualrepresentation systems,簡稱 PRS)和語意記憶系統(semantic memorysystems),其核心與斯夸爾的觀點是一致的。斯夸爾的觀點代表着神經心理學家對此類記憶現象的看法,但對於陳述記憶與程序記憶的神經機制研究的還不多。一般説來,陳述記憶涉及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結構,它必須依賴大腦皮質及一些特殊腦區;而程序記憶中的啓動效應則可能是普遍存在於神經系統(包括脊髓)所有主要神經節中的一種特性。
多重記憶説能較好地解釋健忘症病人的記憶分離現象,因為各個記憶系統是獨立的,當陳述記憶系統受損傷時,程序記憶系統仍保持完好。對於正常人的記憶分離現象表現為,某變量隻影響陳述記憶而不影響程序記憶,或某變量隻影響程序記憶但不影響陳述記憶。 [4] 

內隱記憶加工説

解釋內隱記憶現象的另一種理論為加工説,加工説(pro-cessing view)認為,記憶的實驗性分離現象反映了兩類測驗所要求的加工過程不同,並不説明記憶系統存在着在機能上相獨立的兩個不同的子系統。加工説是適當傳輸加工(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的簡稱,它與多重記憶系統的觀點是對立的。
持此觀點的代表人物羅迪格(Roediger,1990)提出傳輸適當認知程序(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dures approach)的觀點,認為外顯記憶測驗要求概念驅動過程(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ing)。概念驅動過程要求有意義的加工、精細編碼和心理印象等加工過程,正是句子的精細編碼以及材料的有意義組織等因素,提高了直接測量(即外顯記憶測驗)的成績。因此,外顯記憶測驗要求概念驅動過程。與此相反,大多數內隱記憶的測驗非常依賴於學習時與測驗時的知覺過程的匹配程度。許多內隱記憶測驗幾乎是提取過去經驗中的知覺成分。因此,認為內隱記憶測驗要求材料驅動過程(data-driven processing)。所以,影響概念加工的各種變量對內隱記憶測驗就沒有影響,而行為特徵方面的變量對內隱記憶就會有很大影響;反過來也有這種分離。
布拉克斯頓(Blaxton,1989)設計了一組構思新穎的實驗,發現實驗性分離現象有規律地依賴於加工方式,支持了加工説。有些研究者也獲得了同樣的結果。但沙克特最近在其系列研究中發現:某些線加工水平的變量對內隱記憶沒有影響,這與加工説不相符。
加工説從另一個側面成功地説明正常被試的兩類測驗間的實驗性分離現象。材料驅動測驗與概念驅動測驗各自所要求的認知過程不同,若測驗與學習的認知過程相匹配,則測驗成績就好;若不匹配,則測驗成績就差。這就會導致實驗性分離現象。但是,此觀點在對健忘症病人的實驗性分離現象進行解釋時卻不理想。對於健忘症病人有意識記憶效果差、而無意識記憶效果好的現象的解釋是,其概念驅動過程有障礙而材料驅動過程保持完好。但有些病人在那些要求概念驅動過程的無意識記憶中也表現出與正常人一樣的啓動效應,這就難以解釋了。
綜上所述,從某種意義上説,多重記憶系統説和加工水平説相輔相成,學術爭論推動了科學的發展,揭示內隱記憶機理的日子已為時不遠了。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心理衞生協會,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心理諮詢師(基礎知識):民族出版社,2015年
  • 2.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心理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
  • 3.    內隱記憶研究新進展  .知網空間[引用日期2016-11-28]
  • 4.    多重記憶系統理論  .知網空間[引用日期2016-11-28]
  • 5.    (美)丹尼爾·夏克特(Daniel L.Schacter)著;高申春譯.找尋逝去的自我 大腦、心靈和往事的記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