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時白紵歌

(楊廣詩作)

鎖定
《四時白紵歌》隋煬帝楊廣所作的組詩。
作品名稱
四時白紵歌
作    者
隋煬帝楊廣
創作年代
隋朝
文學體裁

四時白紵歌作品全文

四時白紵歌東宮春

洛陽城邊朝日暉,天淵池前春燕歸。
含露桃花開未飛,臨風楊柳自依依(1)。
小苑花紅洛水綠,清歌宛轉繁弦促。
長袖逶迤動珠玉,千年萬歲陽春曲(2)。 [1] 

四時白紵歌江都夏

梅黃雨細麥秋輕,楓樹蕭蕭江水平。
飛樓倚觀軒若驚,花簟羅帷當夏清(3)。
菱潭落日雙鳧舫,綠水紅妝兩搖漾。
還似浮桑碧海上,誰肯空歌採蓮唱(4)。

四時白紵歌註釋

(1)四時:四季。白紵zhù:亦作“白苧”。白色的苧麻。指白紵所織的夏布。樂府吳舞曲名。曹魏以後合併雜舞,白紵舞併入巾舞。幾乎成為巾舞的代名詞。隋:隋朝。煬帝:隋煬帝楊廣。隋朝第二位皇帝。東宮:我國古代劃分的星空區域之一。指東方星區,以蒼龍為其星象。太子所居之宮;亦指太子。洛陽城: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武周、唐末、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朝的都城。朝日暉:早晨日頭的光輝。天淵池:天泉池。在洛陽東,為晉人遊宴之地。隋朝宮內池塘。天淵,天極高,淵極深。含露:帶着露水。飛:飛落。自:獨自。空自。依依:輕柔披拂貌。依稀貌;隱約貌。依戀不捨的樣子。
(2)小苑:小的御苑。應是御苑的名稱。洛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清歌:清商樂曲的歌曲。清亮的歌聲。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宛轉:委婉迴轉。迴旋;盤曲;蜿蜒曲折。形容聲音抑揚動聽。繁弦:繁多的琴絃。繁雜的絃樂聲。促:急促。逶迤:舒展自如貌。曲折綿延貌。遊移徘徊貌,徐行貌。珠玉:珍珠和玉。泛指珠寶。身上的佩珠和佩玉。萬歲:萬年;萬代。陽春曲:陽光明媚春天的歌曲。古歌曲名。是一種比較高雅難學的曲子。見‘陽春白雪’。
(3)江都:揚州的別名。梅黃:梅子黃的時節。黃梅天。麥秋:麥熟的季節。通指農曆四五月。蕭蕭:象聲詞。常形容馬叫聲、風雨聲、流水聲、草木搖落聲、樂器聲等。飛樓:高樓。飛翔在天一樣的高樓。倚觀:倚靠(高樓)觀看。軒:一種有圍棚或帷幕的車。若驚:好似驚鴻。花簟:有花飾的竹蓆。羅帷:有稀孔的絲織品製造的帷幔。當夏清:擋住夏季的清風。
(4)菱潭:有菱花的潭水。落日:西落的日頭。鳧舫:鳧水的畫舫。鴨形的船。紅妝:指女子的盛妝。因婦女妝飾多用紅色,故稱。指美女。搖漾:搖晃盪漾。浮桑:桑葉漂浮。【漢典】即扶桑。指太陽出來的地方。碧海:碧綠的海洋。藍色的海洋。傳説中的海名。《海內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廣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鹹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空歌:空自。採蓮唱:採蓮曲。樂府清商曲名。本於“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的《江南曲》。

四時白紵歌作者簡介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 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 ,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唐朝諡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諡閔皇帝,其孫皇泰主楊侗追諡為世祖明皇帝。 《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