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金盞苣苔

鎖定
四川金盞苣苔(Oreocharis sichuanica (K. Y. Pan) Mich. Möller & A. Weber)為苦苣苔科馬鈴苣苔屬下的一個種。產四川茂汶、黑水。生於陰濕溝邊岩石上,海拔2200-2500米。模式標本採自茂汶。
(概述圖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四川金盞苣苔
拉丁學名
Oreocharis sichuanica (K. Y. Pan) Mich. Möller & A. Weber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4] 
苦苣苔科
馬鈴苣苔屬
四川金盞苣苔
分佈區域
四川茂汶、黑水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

四川金盞苣苔形態特徵

多年生無莖草本。根狀莖短而粗,長約2.5釐米,直徑約1釐米。葉具柄;葉片長圓 形,長2.7-10釐米,寬2.3-4.5釐米,頂端鋭尖,基部楔形,邊緣羽狀淺裂,裂片長9-17毫米,邊緣具2-3圓齒,兩面平展,除下面被鏽色長柔毛外,均被貼伏柔毛,側脈每邊5-8,下面稍隆起;葉柄長1-4釐米,密被鏽色長柔毛。聚傘花序3次分枝,2-4條,每花序具3-12花;花序梗長11-14釐米,同花梗被鏽色長柔毛和腺狀短柔毛;苞片2,線形,長3.5-4毫米,被長柔毛;花梗長1.2-2.5釐米。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長4-5毫米,頂端漸尖,外面被鏽色長柔毛,內面無毛。花冠細筒狀,紫色,長約1.3釐米,外面被腺狀短柔毛,內面上部被短柔毛;筒長1釐米,直徑3-3.5毫米,長為澹部2-3倍;上唇長3.5毫米,下唇長3毫米,全部裂片近圓形,長2-2.5毫米。雄蕊無毛,上雄蕊長6毫米,着生於距花冠基部2毫米處,下雄蕊長5毫米,着生於距花冠基部3毫米處,花絲扁平,花葯長1.5毫米;退化雄蕊長1毫米,着生於距花冠基部0.8毫米處。花盤高1.7-2毫米。雌蕊被短腺毛,比花萼長,長5.5-7毫米,子房長3.5-5.5毫米,花柱比子房短,長1.5-2.5毫米,柱頭微凹。蒴果披針形,長約2.5釐米,被短柔毛或近無毛。花期6月。 [1] 

四川金盞苣苔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200-2500米的陰濕溝邊岩石上。

四川金盞苣苔分佈範圍

產自四川茂汶、黑水。模式標本採自茂汶。

四川金盞苣苔主要區別

本種與羽裂金盞苣苔I. primuliflorum(Batalin) Burtt相近緣,但葉長圓形,長2.2-10釐米,寬2.3-4.5釐米,兩面平展,裂片較長,9-17毫米;花冠全部裂片近圓形,花盤不整齊5裂,雌蕊被短腺毛,比花萼長;蒴果被疏柔毛或近無毛,區別於後者。

四川金盞苣苔保護現狀

四川金盞苣苔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