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清音

鎖定
四川清音原名“唱小曲”“唱小調”。因演唱時多用月琴或琵琶伴奏,又叫“唱月琴”“唱琵琶”。是流行於重慶、四川的曲藝音樂品種之一。 [1] 
四川清音,來源於明清時期的俗曲及四川民歌,包含了山西、陝西、甘肅、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區的傳統民間小調曲目。主要流傳於四川自貢 [15-16]  宜賓、瀘州、成都和重慶一帶的城市及中小鄉鎮的商業地區。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曲調豐富,唱腔優美,有八個大調、一百餘支小調,唱段兩百多支。四川清音的伴奏樂器為琵琶、竹鼓、檀板等。早期表演時由女演員一人坐着獨唱,右手擊竹鼓,左手擊檀板,自擊自唱。代表作品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等。 [2]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成都藝術劇院申報的“四川清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Ⅴ-77。 [3]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研究院)、重慶市曲藝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四川清音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4] 
中文名
四川清音
別    名
唱小曲
唱小調
唱月琴
唱琵琶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始興年代
明末清初(存疑)
流行地區
四川宜賓、瀘州、成都及重慶等地區
遺產編號
Ⅴ-77
經典劇目
《昭君出塞》等
代表人物
程永玲
遺產類別
曲藝

四川清音歷史沿革

四川清音來源背景

四川清音的起源尚難弄明,但是從它的演出形式、曲牌及其結構形式等方面看來,可以知道以下幾點有關它源流上的情況:
1、“四川清音”是一種有着悠久歷史傳統的民間曲藝,因為中國從北宋時起便有了這一類聯曲體的曲藝形式,例如:始於北宋盛於南宋的“唱賺”(賺詞)、始於北宋盛於金元的“諸宮調”等都是。所以,雖然不敢具體地説“四川清音”起於何時,但是像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裏所説的:“社會有遏雲社,女童清音社,豪家子弟緋綠清音社六其中那唱“諸宮調”和小曲的“清音”,或許是與此有着淵源關係的。
2、四川清音與“河南曲子”“單絃牌子曲”“湖南紲弦”以及“陝北眉鄠”等曲藝形式很相似,在某些方面幾乎完全相同。它們的曲牌,也大多都是來自南北曲或明清小曲及其它的俗曲等。所以,以上各曲藝之間必然會有着尚未弄清的姊妹關係。
根據以上推測它的起源,可能也是承金、元所盛興的“諸宮調”之餘緒,逐漸吸收了明末清初流傳在我國西南一帶的各種俗曲,約從清代初興起,又在其後不斷地吸收和發展的過程中,而逐漸形成了一種大型的聯曲體的曲藝形式。
3、四川清音的吸收源泉非常廣闊,吸收的對象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曲本和音樂上。歷來曾吸收過許多地方戲曲(主要是川劇)、曲藝以及古今南北的各種民歌小曲等。四川清音在其流傳過程中,由於受地方文化及風俗的影響,不僅演唱風格(曲調、語音等)發生了一些變異,連稱謂也出現了一些變化。除一些省區仍稱“清音”外,則出現了“調子”“小調”“曲子”、“小唱”以及按伴奏樂器而稱“唱琵琶”“唱月琴”(或直呼為“琵琶”“月琴”),或按藝人組合形式而叫做“唱海湖"、“海湖班”等稱謂。這些名稱在它傳人四川時統統帶入,形成了四川曲藝曲種中唯“清音”有多種名稱的現象。 [5-6] 

四川清音發展情況

四川清音演出
四川清音演出(6張)
“清音”系承襲明代的“小唱”(亦稱小曲、小調或時曲、時調),清初流行於北方各省,後清王朝統一全國而流向南方及西南各省。“
“清音”傳入四川大約在清康熙年間(1662一1722年)。江南華亭(今上海市)人陸箕永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出任四川綿竹縣令,在他的詩文中談及此。曾作《綿州竹枝詞》十八首記述當時當地的民情風俗。其第四首雲:“窄袖寬衣挎褶長,綠雲新樣窈娘妝。筵前唱徹回波曲,乞取青蚨(錢的代稱)作打廂。”詞後有作者自注:“俗有唱婆子,多二八雙鬟,於酒肆席間賣唱,任人調戲,蓋土妓也。”注中所謂“唱婆子”即指唱“清音”或“小曲”藝人,因被禁而又流浪到其他地方,即“今盡他去”,這正是孫源湘《女清音》詩中所描寫“張燕燕、李鶯鶯,歷一處更一名。門前三日車馬稀,一帆又向他州飛”的情形。
康熙年後,四川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恢復與發展,“清音”等民間藝術也得到了發展與繁榮,各地均出現“吹彈夜夜亂如麻”(清吳好山《成都竹枝詞》)的局面。“清音”逐漸流行於四川各地的大小城鎮,尤以成都、宜賓、瀘州、重慶、江津、涪陵、萬縣等水陸碼頭為甚。如清人何錫蹯詠《瀘州》雲:“餘甘渡下月籠紗,兩岸人家水一涯。何異秦淮三五夜,盪舟處處聽琵琶。”清六對山人的《錦城竹枝詞百首》説得更明白,他説當時成都人“都愛廖兒《哭五更》”。這《哭五更》便是“四川清音”中傳唱至今的一支曲牌曲詞,“廖兒”即是指藝人廖貴。綜上所述,説明兩百多年前“清音”即在四川各地廣為流傳。 [6] 
受“五四”運動的影響,出現了反封建思想的曲目,如《媽媽好糊塗》《十想》《好丈夫》等。民國十九年(1930年),重慶、成都成立了“清音歌曲改進會”“清音職業下會”等行會組織。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四川清音出現了班社組織,有的以家庭為單位,有的是自由組合,3-8人不等。抗日戰爭時期,藝人編創了《五更嘆國情》《上海大戰》《送郎去當兵》等抗日題材的曲目。 [7] 
琵琶彈唱是四川清音的一種演出形式。傳統清音的演唱,多用月琴伴奏,直至1962年,李月秋在一次演出中懷抱琵琶,自彈自唱了清音曲目《春天來到川西壩》效果很好,之後女演員們就都紛紛練起了琵琶。後來創作的琵琶彈唱曲演出效果都很好。從此,琵琶彈唱在曲藝團才成為一種固定的演出形式。琵琶彈唱音樂創作上也有自己的特點。其開始都使用四川清音曲牌,後受四川南坪民歌影響,大部分採用南坪調,但行腔上仍與清音相同。 [2] 
新中國成立後,四川清音演員們整理傳統曲目,也編創了《蘭繡花》《黃繼光》《丁佑君》《布穀鳥兒咕咕叫》等新曲目。 [7]  “文革”期間四川清音一度停止演出,直到1977年四川省報送的四川清音《江姐上華鎣》《布穀鳥兒咕咕叫》等作品獲文化部批准恢復演出,四川清音又回到觀眾之中。 [8] 

四川清音藝術特色

四川清音演唱形式

四川清音《綠色在前》 四川清音《綠色在前》
四川清音最初多由女演員一人在茶館書場表演,左手執檀板,右手執竹籤敲竹鼓(取直徑約10-12釐米,長約8-10釐米的帶節楠竹,以竹節凸狀隔膜為鼓面,四川清音的特製樂器)以控制節奏,指揮樂隊伴奏,有琵琶、二胡等少量樂器伴奏。新中國成立前多為一人或二三人坐唱,並有專人在台下散“摺子”(能摺疊的小冊子,上書曲目名供人點唱用)。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劇場大舞台的需要,改坐唱為站唱,並由一人獨唱發展為兩人對唱及多人合唱。1958年宜賓“曲改會”藝人王純熙演唱四川清音《歌唱英雄黃繼光》(鍾成修詞,喻祖榮、韓紹武改編編曲),首開男性演唱清音。 [9] 

四川清音唱腔結構

四川清音的唱腔結構有單曲體、聯曲體和板腔體。
1、單曲體結構。採用藝人稱之為“小調”的曲牌。這些曲牌大都來自民歌,結構一般是用一個曲調反覆演唱多段唱詞,唱詞內容常為抒情寫景或敍述小段故事,有的小調曲牌也可插在聯曲體唱段中使用。在四川清音中能夠作為單曲體結構運用的曲牌有近百首,如“鮮花調”“長城調”“剪剪花”“小桃紅”等。
2、聯曲體結構。在四川清音唱腔中有“月調”“背工調”“寄生調”三個藝人稱之為“大調”的曲調(大調共有八個,除這三個以外,還有“勾調”“馬頭調”“蕩調”“灘簧調”“反西皮調”五個大調,但能構成聯曲體的只有前面三個)可以構成聯曲體結構的唱腔。它們常被分為“曲頭”“曲尾”,中間插上若干牌子。
3、板腔體結構。這類唱腔在曲牌類説唱音樂中是較特殊的形式。在四川清音中這種結構的唱腔數量也很少,一般是從戲曲中吸收的原來就具有板腔因素的唱腔發展而來的。 [10] 

四川清音唱腔特徵

四川清音有三種典型的襯腔:
一是“哈哈腔”:無論大調還是小調,“哈哈腔”對清音唱段的喜、怒、哀、樂無不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哈哈腔”有“長哈哈”和“短哈哈”,演唱時由喉頭的“大舌頭”和“小舌頭”相互撞擊而產生。
二是“彈舌音”:就是彈動舌尖發出“嘚兒”的聲音,有“長嘚兒”和“短嘚兒”之分.在唱段需要的地方選擇“長嘚兒”和“短嘚兒”,往往都能對唱段起到很好的渲染、烘托、美化的作用,讓唱段產生很好的效果。
三是唱腔的墊字和墊詞。如“哎呵”“喲呵”“嗨喲”等。如小調曲目《青岡葉》的襯腔。根據唱腔內容,襯腔的墊字和墊詞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2] 

四川清音音樂器械

四川清音伴奏樂器有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樂器。表演時由女演員一人獨唱,右手擊竹鼓,左手擊檀板,自擊自唱。 [10] 

四川清音曲調特點

四川清音有兩百多支曲牌,有“大調”“小調”之分。
大調分為八大調。即“勾調”“馬頭調”“寄生調”“蕩調”“背工調”“越調”“西皮調”“灘簧調”。調是一種“聯曲體”的音樂結構,長於表現故事情節較強的戲曲曲目。
大調曲目,根據唱段需要,可以一個人唱,也可以兩個人唱。也可以不着戲裝清唱,類似於清唱劇。還可以多人演唱(兩人以上)。
小調曲牌分為兩類。一種是可以單獨演唱的曲牌,如“鮮花調”“一匹綢”“掐菜薹”“瓜子仁”等,這類曲牌輕快活潑,短小精幹,節奏鮮明。例如《布穀鳥兒咕咕叫》《六月六》《幺店子》《小放風箏》《摘海棠》等曲目。
另一種是不能單獨演唱的曲牌,如“奪子”“半奪子”“平板”等。這類曲牌只能夾在大調的曲頭和曲尾之間,連串幾個或十幾個不同的小調曲牌。類似於戲曲音樂中的曲牌使用。還有的小調是由幾個小調曲牌組成的。
小調有的只有一段曲調(四句旋律或上下句旋律),但它可以反覆演唱,通過幾段唱詞甚至十幾段來表達一個故事,這一類小調大都是民歌體。 [2] 

四川清音藝術流派

四川清音內在川內流傳地域不同,從而形成各自的演唱風格,歷史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分別為“上河調”“中河調”“下河調”。“上河調”流行於以成都為中心的成都平原一帶,語言平和柔美,民風淳和悠閒。因此,作為“茶館藝術”之一的四川清音,受此壞境影響,形成行腔華麗、委婉流暢、表演細膩的演唱風格。“中河調”流行於以宜賓、瀘州為中心的川南一帶。其特點為:唱腔工穩質樸,簡練朗快:強調句讀清晰、吐字清楚,旋律較少使用加花裝飾。“下河調”流行於重慶、萬縣(萬州)等原川東一帶。特點為:唱腔豪邁剛健,卻又不失華婉轉,既講究板眼的工穩,又重視對曲調的裝飾。在聲樂藝術上,真假聲交替應用,演唱音域較寬。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四川清音“三大流派”逐漸融合。 [11]  解放後,四川清音在重慶和成都兩地發展逐漸出現分流。成都以小調為主,而重慶以大調為主。 [7] 

四川清音代表曲目

四川清音傳統曲目有600多個,根據小説、戲曲改編的如《尼姑下山》《小喬哭夫》《斷橋》《思凡》等;歌頌歷史人物的如《花木蘭》《昭君出塞》等;吸收各地民歌的如《放風箏》《小丈夫》《金梅花》等;反映現實生活及革命歷史題材的新曲目如《黃繼光》《丁佑君》《江姐上華鎣》《送公糧》《小會計》《趕花會》等。 [10] 

四川清音流行地區

四川清音主要流行於四川省(尤其是宜賓、瀘州、成都等地)和重慶市一帶。 [7] 

四川清音傳承保護

四川清音流傳現狀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起,四川清音迎來了一個難得的黃金時代。四川清音被視為當時社會各階層的流行歌曲,50年代,李月秋從莫斯科捧回金質獎章,一時間喜歡清音和學唱清音的人遍佈各地。然而隨着曲藝生存環境和觀眾欣賞習慣的改變,和眾多“非遺”一樣,四川清音也在時間的洗滌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尷尬。 [10]  同時,人才的缺失也成為四川清音難以傳承的原因。 [12] 

四川清音入選非遺

2008年6月7日,四川清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14] 

四川清音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研究院)、重慶市曲藝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四川清音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4]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四川清音項目保護單位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研究院)、重慶市曲藝團有限責任公司評估合格。 [17] 

四川清音代表藝人

程永玲 程永玲
李月秋,1925年生,四川成都市人。7歲拜師學唱四川清音,12歲出師後便在書場茶館演唱,受到聽眾的讚譽。50年代後就職於成都市曲藝團,從事四川清音的演唱。她擅唱的曲目有《繡荷包》《秋江》《尼姑下山》。1957年她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唱了《小放風箏》《憶娥郎》獲得金質獎章。她的嗓音清脆,演唱柔媚秀麗,親切委婉,對曲目內容的表述細膩,富有生活情趣。她將前輩創造的“呵呵腔”發展為獨具特色的“哈哈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演唱風格。 [10] 
程永玲,1947年生,四川江津(今屬重慶)人。1958年就讀於成都市戲劇學校曲藝班,從師李月秋,畢業後到成都市曲藝團演唱清音。她擅長演唱小調曲目,她的音色甜美,清新俏麗,既保持了李月秋的風格,又有自己的特色。她曾赴南斯拉夫參加國際藝術節,並去奧地利演出,受到熱烈歡迎。1987被任命為成都市曲藝團團長。程永玲先後獲得了人事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以及省、市青年和婦女組織授予的“傑出青年”“三八紅旗手”等稱號,並先後當選為中國曲協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曲協名譽主席。 [10] 

四川清音曲藝價值

四川清音其價值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歷史文化和學術研究價值:四川清音藝術是巴蜀歷史文化的傳承載體。從現存的四川清音曲目中,可以瞭解到巴蜀大地的風土民情、歷史事件和風雲人物。可以説四川清音以它特有的方式記載和傳承了巴蜀歷史文化,這種特殊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值得後人認真研究和傳承的。
其二,藝術價值:從四川清音曲牌中,可以看到它與省外許多地方的民歌小調的血緣關係,四川清音還與四川揚琴和川劇相互影響,在吸納融合了其他藝術精華後最終成為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曲藝品種,這正是它的藝術價值之所在。
其三,在繼承的基礎上研究、傳承四川清音藝術,這是持續發展曲藝事業的需要,這也是它的價值之所在。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