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新聞獎評選辦法

鎖定
《四川新聞獎評選辦法》於2024年3月印發。 [1] 
四川新聞獎是經省委同意、省委宣傳部批准常設的全省優秀新聞作品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評選工作在省委宣傳部領導下,由四川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 [2] 
四川新聞獎對標對錶中國新聞獎,省記協在四川新聞獎獲獎優秀作品中推薦參評中國新聞獎作品。 [2] 
中文名
四川新聞獎評選辦法
實施時間
2024年3月 [2] 

目錄

四川新聞獎評選辦法發展沿革

2024年3月,《四川新聞獎評選辦法》印發實施。 [1-2] 

四川新聞獎評選辦法全文

四川新聞獎是經省委同意、省委宣傳部批准常設的全省優秀新聞作品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評選工作在省委宣傳部領導下,由四川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以下簡稱“省記協”)主辦。
四川新聞獎對標對錶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中國新聞獎,省記協在四川新聞獎獲獎優秀作品中推薦參評中國新聞獎作品。
一、評獎宗旨
四川新聞獎評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發揮優秀新聞作品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新聞戰線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努力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引導全省新聞戰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貢獻力量。
二、參評範圍
經國家批准、具有新聞採編業務資質的新聞單位,在上年度原創並刊播的新聞作品均可參評;上年度在具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刊號的報刊上發表的新聞業務研究文章可參評。
參評作品的作者應為新聞單位從事新聞採編工作的業務人員,包括與新聞單位具有相對穩定的聘用或合作關係的新聞採編工作人員。新聞單位非採編崗位人員和新聞院所教研人員可參評新聞業務研究項目。副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非作品主創人員不參評。
上年度社會責任評價不合格的新聞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當事人,以及近3年內有不良新聞職業道德記錄的新聞工作者單獨採寫製作的作品不得參評。
三、評選標準
參評作品應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體現“四向四做”,導向正確,內容真實,新聞性與時效性強,社會效果好。
四、評選項目
評選項目共20個,新聞單位的原創作品均可參評。基礎類項目按作品體裁申報,專門類項目不限作品體裁。
(一) 基礎類
1.消息:報道新近發生事實的新聞作品(含文字消息、廣播消息、電視消息、網絡消息、新媒體消息<包括短視頻現場新聞>)。應簡明扼要,表述準確,時效性強,新聞要素齊全。
2.評論:評析新聞事件、熱點話題、社會現象的新聞作品(含文字評論、廣播評論、電視評論、網絡及新媒體評論)。應觀點鮮明,邏輯清晰,論據準確,論證有力。
3.通訊:詳實深入報道新聞人物、事件的新聞作品。應主題鮮明,選材典型,結構合理,表述生動,感染力強。
4.新聞專題:運用多種形態手段和多種新聞體裁,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對同一主題進行全面報道的音視頻和多媒體作品(包括廣播新聞專題、電視新聞專題、網絡新聞專題、新媒體新聞專題<含短視頻專題報道>)。應主題鮮明,選材典型,結構合理,報道生動,感染力強。
5.新聞紀錄片:以紀實手法報道新聞人物、事件,反映社會生活的視頻作品。應具有較強的新聞性、思想性、藝術性,以及文獻價值。以事實説話,結構嚴謹。
6.系列報道:對新聞人物、新聞事件、社會熱點所作的連續性、組合式報道的新聞作品(包括文字、廣播、電視、新媒體的連續報道、組合報道)。應結構完整,報道全面,作品之間關聯性強。參評該項目,單件作品不得少於3篇。跨年度作品按刊播結束年度申報。
7.新聞攝影:報道新聞的攝影作品。應現場拍攝,要素完整, 新聞性、表現力強,文字説明簡潔。
8.新聞漫畫:評論新聞時事的漫畫和動漫作品。應思想性、針對性強,富有藝術表現力。
9.副刊作品:刊載於報紙副刊上的雜文、特寫、報告文學。應思想性、新聞性、藝術性相統一,特色鮮明,文筆生動。
10.新聞訪談:就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與相關人員進行訪談的新聞作品(含廣播、電視、新媒體訪談)。訪談部分應不少於全部內容或時長的三分之二。
11.新聞直播:同步報道新聞事件的音視頻新聞作品(含廣播、電視、移動直播)。應主題鮮明,信息豐富,現場感強。對同一新聞事件的間斷性直播,可選取一個完整直播段參評。跨年度直播作品,首播時間和作品主體部分應在上一年度完成。一般性會議、報告會、演出、慶典、活動開幕式、商務活動等直播作品不得參評。
12.新聞編排:以動態消息為主的報紙新聞版面(不含攝影、漫畫及專副刊版面)、廣播及電視新聞欄目編排作品。報紙新聞版面應政治性、新聞性、藝術性強,標題準確,圖文並茂,版式新穎。廣播及電視欄目編排應編輯思想明確,主題集中,重點突出,編排合理流暢,主持人駕馭得當,製作水平較高。
13.新聞專欄:新聞單位原創、有共同特徵的新聞作品欄目(含報刊、廣播、電視、新媒體專欄)。應連續刊播1年以上,年度內刊播不少於48周、每週不少於1次;欄目有統一標識,內容與定位相符,形式新穎,特色鮮明,編排得體,社會影響較大。報紙新聞專欄版面位置應相對固定,不含專刊專版。廣播、電視專欄應有固定名稱、標識;新聞網站專欄應在固定頁面有固定名稱和鏈接位置;移動端專欄應持續刊播且有固定名稱。
14.新聞業務研究:研究論述新聞理論和新聞報道實踐的單篇文章。應立論正確,觀點鮮明,論據可靠,論證充分,理論聯繫實踐緊密。
(二) 專門類
15.重大主題報道:報道年度重大活動、重大主題的新聞作品。 應政治性、思想性、新聞性強,受眾面廣,影響力大。
16.國際傳播:面向海外受眾生產的新聞作品。應新聞性、針對性強,傳播效果好,發揮作用突出。
17.典型報道:報道全國性或區域性先進人物、先進集體、先進事蹟、先進經驗的新聞作品。應具有時代性、典型性、代表性,受眾面廣,影響力大。
18.輿論監督報道:揭示社會存在問題、維護公平正義、促進時代進步的新聞作品。應事實準確充分,報道客觀全面,富有建設性,切實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
19.融合報道:充分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綜合運用多媒體手段報道的新聞作品。應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形式新穎,傳播效果較好。
20.應用創新:應用信息網絡技術,研發“新聞+服務”的創新性信息服務產品。應內容豐富、技術先進、形式新穎,實用性、服務性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五、獎勵辦法
設獎總額不超過額定報送作品的45%(小數點四捨五入,下同)。其中,一等獎獲獎作品不超過獲獎總額的20%,二等獎獲獎作品不超過獲獎總額的30%,三等獎獲獎作品不超過獲獎總額的50%。評委會根據需要設特別獎,不超過5個,視同一等獎。以上獎項數額可以空缺,不能增加。各類別獎項具體獲獎數額以參評作品的報送總數按比例確定。
省記協向獲獎作品的作者、主創人員、編輯頒發證書,獲獎作品的獎金由獲獎者所在單位發放。
六、申報名額及範圍
四川新聞獎由新聞單位組織報送。作品參評應據實申報作者、編輯或主創人員。申報作者、編輯,以作品刊播時署名和排序為準。申報主創人員可包括策劃、採訪、編輯、攝製等主要貢獻人員。刊播時未署名,或作者、主創人員數量超出規定的,按“集體”申報,並附對作品作出主要貢獻的人員名單。
七、評選程序
作品初評由各新聞單位自行組織,省記協委託相關專業協會承擔部分作品專項初評;所有作品的定評均由省記協組織進行。獲獎作品名單經審核後公佈。
八、評選機構
評選機構為審核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審核委員會負責審核參評作品材料,提出評選意見;評選委員會負責評選獲獎作品。審核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由省記協聘任,任期一屆。審核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未召開期間,由評委會主任會議代行決定相關事項。
審核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常設工作機構為省記協評獎辦公室,負責受理參評作品,組織公示並受理舉報,組織開展對參評作品的審核和評選工作。
九、處罰規定
對違規參評作品,查實後取消參評資格或獲獎資格。對違規報送參評作品的相關責任人和單位視不同情節予以處罰。對違反評選紀律的評選委員,查實後取消其資格並予通報。
十、附則
(一)未盡事宜,由省記協評獎辦公室研究決定。
(二)省記協享有參評作品的使用權。
(三)本辦法由省記協負責解釋。
(四)本辦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新聞工作者協會
2024年3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