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

鎖定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成立於2011年11月,是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的四川大學的下屬院系。
中文名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
創辦時間
2011年11月
主管部門
四川大學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創立背景

能源來自人類棲息的環境,是人類生產發展的血液,它的使用又嚴重影響着環境,從而影響着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能源開發和環境變化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為積極參與全球的能源變革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我國新能源與低碳經濟發展,為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四川大學發揮其綜合性大學多學科深度融合的優勢,整合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化學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生命科學、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經濟與管理等學科的科研資源、學科資源及人才資源,於2011年11月創建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研究方向

研究院目前下設五個主要研究方向:綠色能源技術,催化燃燒與節能減排,CO2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術,低碳城鄉建設,新能源和低碳經濟政策。重點開展頁岩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開採、太陽能、生物質能、新型儲能材料,低碳城市、低碳經濟與管理,二氧化碳礦化利用與封存、節能減排與催化燃燒等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並在國際和國內具有領先優勢。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研究平台

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目前擁有4個研究平台:國家煙氣脱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能源工程安全與災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後續能源材料及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環境保護環境催化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有教授、研究員22人,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等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和新世紀人才2人,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2010年以來,已累計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863”等項目36項,累計科研經費超過1.5億元,申請發明專利24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3項。2013年,研究院新增6個二級學科:低碳技術與工程、能源環境工程、生物質能、低碳與長壽命建築建材、低碳經濟與政策、新能源材料器件。2014年開始招收碩、博士研究生,以增加人才培養力度,增強科研隊伍後備人才梯度。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開展項目

研究院積極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教育項目,先後與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德國下薩克森州能源研究中心、德國波茲坦國家地理研究中心、法國里爾科技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勞倫斯國家實驗室、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在新能源和低碳技術研究領域長期開展了各種層次的科學研究合作、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活動。2010年由謝和平院士負責的中德“CO2地下封存和能源地下儲存”合作小組獲得中德中心(NSFC和DFG)批准,以此為基礎,四川大學“能源儲備與CCUS國際合作研究基地”於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成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平台的建立大大促進了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在相關研究領域的國際化發展。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研究成果

研究院的多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由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率領的團隊瞄準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在國際上率先提出CO2的減排應由CCS(碳捕獲與封存)向CCU(碳捕獲與利用)發展,由四川大學牽頭、獲得科技部國家支撐計劃支持的“二氧化碳礦化利用技術研發與工程示範”項目。近年來,研究院與中石化、中石油、神華集團、貴州甕福等多家企業單位積極建立合作關係。2013年5月四川大學-中國石化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建 “四川大學-中國石化CCU及CO2礦化利用研究院”,共同啓動了“普光氣田CO2礦化轉化磷石膏工業示範工程”,重點開展CO2礦化利用研究;2013年1月,四川大學與德陽威旭鋰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針對高性能低成本無污染液相法磷酸鐵鋰生產工藝,簽訂了“3000噸/年高性能低成本磷酸鐵鋰生產線及1億安時/年動力自行車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建設工程”技術開發合同,技術開發經費5000萬元。通過加強產學研的合作,促進了研究院的新能源和低碳技術基礎研究在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展望

在未來發展道路上,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將謹遵四川大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訓,採取“原始創新”和“引進吸收”並舉的方針路線,在理論、技術和產業三個方面構具有鮮明特色的建低碳經濟與技術綜合集成體系,力爭在五大領域中取得新的突破,在成果產業化方面取得較大進展,逐步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與國際前沿同步的低碳技術與經濟的研究基地,為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的協調發展,實現生態文明,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做出積極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