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子王旗戈壁羊

鎖定
四子王旗戈壁羊,內蒙古四子王旗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四子王旗戈壁羊耐寒、耐粗、易牧,體格大,體質結實,結構勻稱,後軀發達,肌肉豐滿,四肢粗壯,頭型略顯狹長,鼻樑隆起鼻間略凹、眼大有神,耳大下垂,公羊多數螺旋形角,母羊多數無角或不發達的角,一般頸長適中,肋骨開張較差,背腰寬而平正,四肢略長,尾巴向上彎曲。 [2]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四子王旗戈壁羊”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四子王旗戈壁羊
產地名稱
內蒙古四子王旗
品質特點
耐寒、耐粗、易牧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314號
批准日期
2015年11月05日

四子王旗戈壁羊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四子王旗戈壁羊耐寒、耐粗、易牧,體格大,體質結實,結構勻稱,後軀發達,肌肉豐滿,四肢粗壯,頭型略顯狹長,鼻樑隆起鼻間略凹、眼大有神,耳大下垂,公羊多數螺旋形角,母羊多數無角或不發達的角,一般頸長適中,肋骨開張較差,背腰寬而平正,四肢略長,尾巴向上彎曲。中部無縱溝,尾端細而尖且尾向下。被毛為異質毛,毛色潔白,頭頸部以黃色和黃白花色為主;腕關節和飛節以下部、臍帶周圍有色毛,以淺黃色為主,以黃眼圈為多。屬於小脂尾型肉質優良和抗逆性很強的綿羊品種。
內在品質指標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也造就了其獨特的戈壁羊肉品質。每100克戈壁羊肉經測定:蛋白質含量高大於19%,脂肪小於10%,高於4.4%,超過1.80%,高於4.7%,天氨基酸總量大於18%。羊肉具有肉質細嫩、瘦肉率高、脂肪少、味美多汁、高蛋白、低脂肪、無羶味、香味濃郁、風味獨特等特點,在羊肉獨具特色,被譽為“小人蔘”之美稱。 [2]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產地環境

四子王旗戈壁羊地形地貌

四子王旗地形從南到北由陰山山脈北緣、烏蘭察布丘陵和蒙古高原三部分組成。其中:山地佔4.1%,丘陵佔56.1%,高原佔39.8%,地形趨勢東南高而西北低,海拔高1000—2100米,相對高差為1100米。境內中南部有東西走向的阿爾格朗圖山,以此為界,把全境分割成為兩個不同類型的地貌。南部屬於陰山山地和山前丘陵區;北部為典型的蒙古高原區。這兩個不同類型的地貌區也就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經濟區,農業區和牧業區,四子王旗戈壁羊就生活在北部該牧業區內。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氣候特徵

四子王旗地處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其顯著特點是冬季漫長寒冷,多寒潮天氣,夏季短促涼爽,年平均氣温在1—6℃;降水少而集中,歷年平均降水量在110—350毫米之間,分佈不均,年際間變化較大,蒸發量是降水量的8-10倍;温差大,春秋兩季氣温變化劇烈,大風日數多,無霜期短,約110天左右。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時數3084—3286小時,光合有效輻射總量為69.3—75.1大卡/平方釐米。獨特的氣候,非常適宜戈壁羊的生存,也自然選育了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水文特徵

旗境內地表水主要以塔布河流域為主,其它區域地表水資源貧乏且利用困難,全旗水資源總量為4.4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平均徑流量為3600萬立方米。境內地下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4.24億立方米,多在山前形成了一些小規模的灌溉農業。境內地表水多流經山前的農業經濟區,灌溉山前的小片灘地,地表水流經山後,多匯入一些古湖盆。乾旱年份湖水乾枯,水質礦化度大於5克/升,為鹹水湖,礦物質在蒙古高壓下形成了鹼塵,覆蓋在土壤上,形成了約203.34萬公頃草原化荒漠。獨特的以紅砂為主還有鹽爪爪、珍珠等物種組成的建羣種的微鹽生草原化荒漠植被,也構成了飼養戈壁羊的天然草場,也就選育出了這個獨特的品種,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歷史淵源

四子王旗戈壁羊是蒙古四子部落16世紀初由大興安嶺呼倫貝爾草原遷徙到四子王旗境內後經過了人為的本土馴化,自然育種和人工培育等過程選育出完全適應本地區環境條件,適合於本地區遊牧的耐粗飼、抗寒、抗逆性強、抗病毒性強的優質肉用型羊,在本地已有三百多年的品系歷史。由於四子部駐牧戍邊的地區多為“高畢”(蒙古語),其意思為有小灌木叢的地方,中間雜生着多種中藥材雜草以及羊草、花苜蓿、野豌豆、冷蒿、馬藺、多根葱等45科幾百種植物飼草。這些草木抗旱能力極強,抗風沙、生命力頑強,是北部高原、温差較大的寒冷地區優良的牧草。由於有了“高畢”草原,由此有了“高畢”羊,至今四子王旗的牧民或周邊的人們仍稱這個地區的羊為“高畢”羊,亦稱“戈壁羊”。 [2]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生產情況

截至2014年6月末,四子王旗羊存欄為90萬隻,年產肉量1萬多噸。 [2]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產品榮譽

2015年11月0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四子王旗戈壁羊”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2021年12月,納入2021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3]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

四子王旗戈壁羊地理標誌

四子王旗戈壁羊地域保護範圍

四子王旗所轄查干補力格蘇木、腦木更蘇木、白音敖包蘇木、白音希勒嘎查、敖包圖嘎查以及白音朝克圖鎮等3個蘇木2個嘎查1個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10°20′—113°00′,北緯41°10′—43°22′。 [1] 

四子王旗戈壁羊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3-1742。 [1] 
質量安全規定
放養四子王旗戈壁羊的草場是內蒙古為數不多沒有受到工業污染的草場之一,空氣、土地和水源,符合國家無公害肉羊產地生產標準。天然飼草飼料生產符合《農業安全使用標準》(GB/T4285)和《飼料衞生標準》(GB/13078)的標準。戈壁羊的放養和防疫都嚴格遵守《羊肉飼料使用準則》(NY5150——2002)的規定,嚴格遵守國務院《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要求,遵守農業部《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範圍》和《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的要求。專用的加工和倉儲基地,符合包裝材料、貯存和運輸的(GB/16764)標準要求。政府將協同相關部門建立環境保護制度,嚴格控制基地方圓5公里和上風20公里範圍內新建有污染的工礦企業。 [2] 
特定生產方式
四子王旗戈壁羊的生產方式主要以天然草原放牧為主,一般在冬春進行少量補飼天然牧草,這種傳統的放牧方式由清朝一直延續至今。大約三百年前,四子部落由呼倫貝爾遊牧至該地,清統一後定牧於四子王旗後,清政府對蒙古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先後劃定內外蒙古各部牧地,改部落為旗制。分而治之導致了各盟之間互不往來,也破壞了畜羣與外界的基因交流。在東經110°20′—113°00′,北緯41°10′—43°22′之間的乾旱及半乾旱的區域,這裏的植被主要以”“戈壁”為主,“戈壁”系蒙古語小半灌木中的紅砂和珍珠等,植被平均高度約10—30釐米,該羣落物種間較為獨立,但是資源利用性競爭激烈,是草原向荒漠過渡的極端生態類型:草原化荒漠類型。在三百多年的放牧生活中,鍛鍊了家畜的耐性,適應於寒冷氣候和粗放的牧養管理方式,在和草原生態系統協同進化過程中,選育了耐性很強的地方品種,形成了在嚴酷的粗放條件下的家畜最佳生產力,成為了遺傳多樣性寶庫中重要的基因資源。由於常年在“戈壁”草原放牧,由此有了“戈壁羊”,至今四子王旗的牧民或周邊的人們仍稱這個地區遊動放牧的羊為“戈壁羊”。 [2] 

四子王旗戈壁羊專用標誌使用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生產經營的農產品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已取得登記農業品生產經營的資質和市場開發能力;能夠嚴格按照質量技術規範嚴格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具備以上幾種條件可以申請使用標誌,並與持有人簽訂協議,明確權利義務和使用數量。
2、按照農產品地理標識管理辦法及其他規定使用標誌,接受當地農業部門監督管理。明確表達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統一採用戈壁羊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