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嚴道城址

鎖定
嚴道城址,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城西1.5千米,地處中峻山下滎河南岸的第三階地上。 [1]  [9] 
嚴道古城由主城和子城兩部分組成。主城平面墾正方形,東西長400米,南北寬375米。子城建築在主城西北的第二階地上,台地平面低於主城3~5米。 [1]  [9]  嚴道城址為研究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民族史及“南方絲綢之路”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3] 
2006年5月25日,嚴道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中文名
嚴道城址
地理位置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
所處時代
漢朝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182-1-182

嚴道城址歷史沿革

公元前316年,秦在今滎經設置嚴道縣,隸屬於蜀國守。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的異母弟樗裏疾戰功顯赫,還從楚國奪取漢中,被封爵於嚴道,號為“嚴君”。公元前306年,樗裏疾任秦國相。
公元前285年,秦廢蜀國守設蜀郡,嚴道隸之。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説:“秦所以東攘雄諸侯,樗裏、甘茂之策。”並評價,“樗裏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稱裏智,故頗採焉。”樗裏疾封為嚴君,所在地嚴道,成為秦王朝在西南地區建立的最早行政區。
公元前316年秦設置嚴道縣,直至唐武德三年(620年)唐設榮經縣,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改設“榮經縣”為“滎經縣”。今嚴道鎮為滎經縣城所在地。 [4] 
嚴道古城的考古工作從1974年開始,1977年、1978年、1981年、1984年相繼進行了幾次調查、發掘,對城址進行了勘察測繪。查清城址周圍有六處古墓羣,即高山廟秦漢墓羣、曾家溝春秋戰國墓羣,烈太巴蜀石棺弗文化土坑墓羣、青下壩東漢磚墓羣以及高梁灣、水井坎溝兩處東漢巖墓羣。除青下壩漢墓未發掘外,其它五處正式清理發掘各種墓葬二十七座。 [1]  [9] 
1977~1986年,嚴道城址發現春秋末到秦漢的6個墓羣,清理古墓30多座。這批墓葬的形制、葬具及出土器物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2] 

嚴道城址遺址特點

嚴道城址地理環境

嚴道城址位於今滎經縣城西1.5千米,地處中峻山下滎河南岸的第三階地上。台地東西長約900米,南北寬約750米,高出滎河約40米。南面為中峻山。北面陡坡下為青下壩,東面為打鼓溪,西面為滎河陡岸,滎河水從西南角向北又折向東,環繞古城坪流過,形成天然的溝塹,嚴道城座落在台地西部,頻臨滎河陡坎。城西南方的高山與榮河之間的狹窄的隘口是嚴道與外部聯繫的唯一孔道(今川滇公路仍從此經過),地理形勢險要。 [1]  [9] 

嚴道城址古城格局

嚴道古城由主城和子城兩部分組成。
主城平面墾正方形,東西長400米,南北寬375米。城垣用版夯築成,夯層厚20~30釐米,夯土中包含有漢代陶罐、缽、板瓦、簡瓦,磚等殘片,東城垣已被改為路,西牆被滎河沖刷,北牆部分被改造成農田,僅南牆及東北角的城垣尚保存較好。東北角現存城牆高3.5米,寬5.2米。南牆現存2~3米,寬5~8米,中部有一段寬達8米以上,出土有門斗石、磚、瓦等遺物。
子城建築在主城西北的第二階地上,台地平面低於主城3~5米。子城的南牆與主城北省西段重合;東牆從主城北牆中部開始,向北直線延伸,到達第二階地邊沿,北牆沿台地邊緣略呈弧線向西延至陡巖邊;西牆與主城西牆一樣,已被滎河水沖刷掉了。子城因地形所限,平面近似於長方形,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270米,其城牆的建築方法與主城相同,均為板夯築成。現存東牆殘高1.2米,寬1.5米。牆的規格形制比主城要小一些。夯土牆內也包含大量的漢代遺物。
城垣內地勢平坦。暴露在地面上的造物以陶器為主,時代多為漢代,從城門位置和城內現存道路情況看,古城以南北幹道為中軸線,南北與東西幹道十字交叉,形成方格式的城市建築佈局,可見的尚有池塘等遺蹟。墓地都在距城500~1000米的山腳、坡地、台地上。古城東面有大片肥沃的土地空無遺蹟,可能是當時的農業耕種區。從軍事上看,嚴道城建築在地勢優越的河邊階地上,以險峻的山岩和大河深塹為屏障,易守難攻。在經濟上它上靠大山,下臨江河。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古城位於四川盆地與西南高山大川交匯之處,在山岩阻峻,國曲九折的邛崍山九折坂下,實為邊塞之重鎮。 [1]  [9] 
嚴道城址

嚴道城址文物遺存

  • 春秋戰國墓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春秋戰國墓十五座,清理發掘於曾家溝墓羣。曾家溝與古城坪同處在滎河南岸的第三階地上,其間隔一名曰“打鼓溪”的小河。墓葬可分為一棺一槨一頭廂(足廂)、一棺一槨一邊廂、一棺一槨、有棺無槨、有槨無棺,棺槨皆無等六種,出土器物以漆器為主,陶器次之,竹木器又次之,銅器極少。器物組合為:漆奩盒,圓盒、耳杯、雙耳長杯,陶罐、釜,竹簡、籃。漆器均為厚木胎,器形古樸,以素面為多,彩繪較少。素面一般為黑髹紅漆,外髹黑漆。彩繪是在黑漆之上,用紅漆繪製捲雲,星雲、卷草、圓點,變形獸,鳳鳥、幾何等紋飾。漆器上還有“成草”“番陽館”等刻劃文字。墓中棺內還常出有單塊殘陶片、糧食(小米之類)、果核(無花果,梅子)等物。 [1]  [9] 
  • 戰國土坑墓
戰國土坑墓一座,位於古城以西1.5千米滎河北岸的第二台地上。該墓墓坑不很規則,葬具葬式不明。出土器物以小件銅器為主,陶器次之,主要有銅牌飾,銅泡、“巴蜀圖語”印章、中原式印章,銅鈴、削刀等,具有濃厚的石棺葬文化、巴蜀文化特徵。 [1]  [9] 
  • 秦墓
秦墓一座,座落於古城遺址西南高出滎河約40米的陡崖邊沿。葬具一棺一槨一頭廂。出土漆器、銅器三十一件。漆器為木胎,多有彩繪,用捲雲,幾何、圓點,變形鳳鳥等紋飾組成豐富的圖案,器上多有朱書“王邦”二字,圓盒底部還發現烙印“成亭”字樣。 [1]  [9] 
  • 西漢墓
西漢墓二座,位於秦墓之東10多米處,與秦墓同屬高山廟墓區,時代為西漢初期,葬具均為一棺一槨。出土漆器與秦墓相似,只是胎骨較薄,製作較精,彩繪純熟,器形有盒、奩、匕、耳杯,耳懷盒等,其中素面耳杯胎薄僅0.3釐米。另出有漢初呂后時所鑄“八銖半兩”四枚。 [1]  [9] 
  • 東漢崖墓
東漢崖墓六座圓。其中位於古城進址南面山麓的水井坎溝的五座、高梁灣墓羣的一座。墓葬結構簡單,均為單室,由墓道、墓門、長方形墓室、壁龕等部分組成,未發現石刻浮雕。水井坎溝墓區的五座墓共出土器物五十一件,以陶器為主,計有罐、甕、釜、甑、缽等,器形均為四川東漢墓常見之物,此外,還出土了鐵鋤,鐵削刀、鐵曲柄鐵刀各一件,“五銖”“大泉五十”等錢幣二十三枚。 [1]  [9] 
  • 五代墓
五代墓一座,位於曾家溝春秋戰國墓羣之中,此墓用素磚卷砌而成。墓壁四周設龕。該墓早年被盜後垮塌。從殘存的缽、罐等器物殘片分析此墓為五代墓葬。 [1]  [9] 
  • 宋墓
宋墓一座,位於古城坪東南端台地邊緣,隔打鼓溪與曾家溝相望.清理出隨葬器物六十餘件,以三彩釉陶俑為主,有武士、侍從,持節,人首蛇身俑等,其次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狗等動物俑,灶、香爐等模型器,以及四耳罐、買地券等。 [1]  [9] 

嚴道城址文物價值

嚴道古城在戰國晚期,是中原文化體系在西南地區的重要據點。嚴道古城是已發現的秦、楚移民的最南界。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在此交融,最終融入大一統的漢文化中,為古代民族遷徙、民族大融合及漢文化的源流和發展擴張等問題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嚴道古城是戰國晚期至西漢漢文化與西南夷地區的界限,處於漢文化向西南地區融匯的前沿。它是古代漢人與少數民族的分界嶺,是西南絲綢之路上的邊徼重鎮,對於研究漢代大一統對西南夷的開發和邊疆地區漢化進程有重要意義,也為研究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民族史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秦滅巴蜀後,嚴道古城是西南地區納入中原文化體系的邊城,成為秦國在西南的大後方,是邊防軍事重鎮。對於秦國向山東六國發動戰爭,最終實現大一統有着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源於成都的“南方絲綢之路”,一路蜿蜒南下,嚴道古城遺址是古道上的一個貿易集散地,又是抵禦“西南夷”的軍事要塞,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何君尊楗閣棧道”才有了“開道、治邊、略邊”的政治意義。 [7]  嚴道城址為研究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民族史及“南方絲綢之路”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3] 

嚴道城址歷史文化

  • 古嚴道文化
滎經是巴蜀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滎經古嚴道文化早於廣漢三星堆文化。古嚴道城為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犛牛道的起點。城垣板夯而成,夯層厚達二十釐米。現存南牆和東北角牆體較好,中段發現有城門遺蹟。從蜀開明王朝在此設治,到古城廢治時,此城已歷經900年以上的歷史,宋代稱此地為“古城勝地”。 [6] 

嚴道城址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嚴道城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保護範圍:西至陡坎,其餘各方以城牆為基線外延100米。面積約27.975公頃。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向西外延50米至滎河,向東、南、北外延100米。 [5] 

嚴道城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嚴道城址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城西1.5千米,地處中峻山下滎河南岸的第三階地上。 [1]  [9] 
  •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嚴道城址,從滎經縣城區出發,大約5.2千米,需要11分鐘左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