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

鎖定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un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SN1)是隻有一種分子參與了決定反應速率關鍵步驟的親核取代反應,簡寫為SN1,其中S表示取代反應,角標N表示親核,1表示只有一種分子參與速控步驟。 [1] 
中文名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
外文名
un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縮    寫
SN1
速率關鍵
親核取代反應
反應機理
反應物解離,立即與親核試劑結合
生成產物
外消旋體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反應機制

SN1反應的反應機理可概述為:反應物首先解離為碳正離子與帶負電荷的離去基團,這個過程需要能量,是控制反應速率的一步。分子解離後,碳正離子立即與親核試劑結合,是快的一步。
以叔丁基溴在鹼性溶液中的水解反應為例,其反應步驟如下:
反應的第一步是叔丁基溴緩慢解離形成叔丁基正碳離子和溴負離子,這一過程需要的能量大,是控制反應速率的一步,也是慢的一步。
第一步
第一步生成的正碳離子性質活潑,稱為活性中間體。而正碳離子的穩定性是影響SN1速率的主要因素,越穩定的正碳離子越容易形成,形成的速度也越快,所以SN1反應中,滷代烷的反應活性與正碳離子的穩定性次序相同。正碳離子一旦形成,立即與親核試劑OH-結合生成產物,並釋放能量,這就是反應的第二步,是快的一步。
第二步
第一步反應較慢,是決定整個反應速率的步驟。由於整個反應僅與叔丁基溴的濃度有關,而且發生共價鍵變化的也只有叔丁基溴一種分子,而與親核試劑的濃度無關,所以稱為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SN1)。 [2] 
3°醇的SN1反應機理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SN1反應的特點

①SN1反應為一級反應。
②反應分步進行,有碳正離子中間體生成,常發生重排。
③反應物中心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時,產物外消旋化(旋光性部分或全部消失)。 [3]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影響因素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滷代烷結構

在滷代烷的SN1反應機理中,生成活性中間體碳正離子的第一步是決速步驟,由於烷基碳正離子的穩定性次序是(CH3)3C+>(CH3)2CH+>CH3CH2+>CH3+,所以滷代烷進行SN1反應的活性次序為(CH3)3CX(3°)>(CH3)2CHX(2°)>CH3CH2X(1°)>CH3X°。 [3]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親核試劑

SN1反應機理中,滷代烷解離成碳正離子是控速步驟,親核試劑並不參與,故SN1反應速率不受親核試劑的影響。 [3]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離去基團

離去基團(X-)從碳滷鍵中解離的活性大小,對SN1和SN2反應都有影響,解離的活性越大,對反應越有利。由於SN2反應中形成過渡態時還有親核試劑Nu-的影響,因此,離去基團對SN1反應影響的程度更大一些。 [3] 

單分子親核取代反應SN1的立體化學觀點

在SN1的反應過程中,由於解離形成的碳正離子經sp2軌道雜化具有平面構型。因而親核試劑向碳正離子形成的兩個面進攻的概率是相等的,生成的產物一般為外消旋體。這個反應過程稱為外消旋化。然而多數情況下,在外消旋化進的同時,部分產物會發生構型改變,從而具有不同的旋光性。 [1] 
參考資料
  • 1.    邢其毅.基礎有機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5
  • 2.    張楓,房晨婕.醫學化學基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285
  • 3.    孔祥文.有機化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