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單倍羣

鎖定
單倍羣是在分子進化的研究中,單倍羣或單倍型類羣是一組類似的單倍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單核苷酸多態性祖先。因為單倍羣由相似的單倍型組成, 所以可以從單倍型來預測單倍羣. 單核苷酸多態性試驗被用來確認單倍型.單倍羣以字母來標記,並且以數字和一些字母來做補充, 例子 O3e1. Y染色體和線粒體單倍羣有不同的單倍羣標記方法。單倍羣用來標記數千年前的祖先來源。
中文名
單倍羣
外文名
haplogroup
希臘語
ἁπλοῦς
羅馬字
haplous
原    因
線粒體DNA差異
地理位置
南非等

單倍羣基本概念

【希臘語】ἁπλοῦς
【羅馬字】haplous
【英語】haplogroup
【漢譯】單倍羣
人類遺傳學中, 最普遍被研究的單倍羣是『人類Y染色體脱氧核糖核酸單倍羣(Y-DNA單倍羣)』和『人類線粒體脱氧核糖核酸單倍羣(mtDNA單倍羣)』,這兩個都可以被用來定義遺傳羣體。Y染色體脱氧核糖核酸單倍羣僅僅被從父系線遺傳,同時mtDNA僅僅被從母系線遺傳

單倍羣單倍羣羣體遺傳學

通常假設任一延續到今天的單倍羣突變並沒有經過自然選擇。那麼在突變率之外,羣體遺傳對單倍體在羣體內的比例的影響源自遺傳浮動(genetic drift),即源自對幸運地把自己的DNA遺傳到合適性別的下一代的羣體內成員的隨機抽樣引發的隨機波動。

單倍羣人類Y染色體DNA單倍型類羣

在人類基因學裏,某一人類Y染色體DNA單倍羣通過Y染色體遺傳變異特性進行人類學研究的一門科學,主要用於研究人類的“非洲起源論”及以後的種羣分佈的遺傳學證據。人類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44條為常染色體,另外一對為性染色體,XY組合的為男性,XX組合的為女性。Y染色體只能父子相傳,所以研究Y染色體,可以發現人羣在父系關係上的遷徙和發展。上面的人類Y染色體譜系樹是根據Y染色體單倍型類羣的不同把全部現代智人分為18個類型,用從A到R的十八個字母作為索引。譜系樹中的父節點代表的對應基因突變是所有子節點共有的,但反之不然。研究者們則把理論上存在的所有男性始祖稱為Y染色體亞當。不同的研究推測的Y染色體亞當的時代也不同。人類Y染色體DNA(Y-DNA)單倍型類羣用大寫字母A至T標記,以下還有更細的分類則用數字和小寫字母標記。Y染色體單倍羣命名是由美國Y染色體協會建立的。
此後在M168突變的基礎上,又分別產生了F=M89、C=M130和DE=YAP三個子類型,F=M89則是所有其他人羣共有的,現今大概全世界80%以上的人都有這個變異點。
在F=M89的基礎上,又產生G=M201、H=M52、I=M170、J=M304和K=M9=K*幾個子類型,其中K=M9是最重要的一個子類型,亞歐大陸上除西亞和西伯利亞地區,其絕大部分民族都共有這個變異點,現今中國漢族中,96%的人都是K=M9類型。
在K=M9的基礎上,又產生了K1=M177、K2=M70、K3=M147、K4=M230、L=M11、M=M4、NO=M214、P=M45=P*幾個子類型,其中NO=M214又分為N=M231和O=M175兩個子類,N=M231主要分佈在烏拉爾山兩側、北歐北部、東歐北部和北極圈內的愛斯基摩人,而O=M175主要分佈在東亞、東南亞、北亞東部、部分太平洋島嶼,現今中國漢族的主要類型就是O=M175。
在P=M45的基礎上,又產生了Q=P36和R=M207兩個子類,其中R=M207分為R1a=M17和R1b=M173兩個子類。Q=P36包括美洲土著印地安人;R1a=M17包括西亞的伊朗、南亞的印度;而整個R=M173類型被認為古雅利安人的基因,分佈在歐洲大部和西亞、南亞。
DE=YAP分為D=M174和E=M96兩種;DE=YAP又被稱為矮黑人種(Pigmy Negroid)基因,DE=YAP主要分佈在印度安達曼羣島的安達曼人(達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瑤族、日本(34.7%)、朝鮮、滿族、緬甸人、克欽人。 [1] 
圖2 世界Y染色體分佈圖 圖2 世界Y染色體分佈圖
∴主要的Y染色體單倍型類羣以及突變發生的地理位置,有以下:
【缺少突變M168】
●單倍羣A(M91)[非洲]
●單倍羣B(M60)[非洲]
【具有突變M168】
●單倍羣C(M130)[東亞,澳大利亞及周邊地區,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北美土著]
●單倍羣DE(M1,M145,M203)
···●單倍羣D(M174)[西藏,日本,安達曼羣島]
···●單倍羣E(M96)
······●單倍羣E1b1a(M2)[非洲]
······●單倍羣E1b1b(M35)[東非、北非、中東、地中海沿岸、巴爾幹]
【具有突變M89】
●單倍羣F(P14,M213)[南印度,斯里南卡,朝鮮]
●單倍羣G(M201)[高加索、伊朗高原、小亞細亞、歐洲、北意大利、北西班牙、波西米亞]
●單倍羣H(M52)[印度、斯里蘭卡]
●單倍羣IJ(S2, S22)
···●單倍羣I(M170,P19,M258)
···●單倍羣J(M304)
【具有突變M9】
●單倍羣K[新幾內亞、澳大利亞]
●單倍羣L(M20)
●單倍羣M(P256)
●單倍羣NO(M214)
●單倍羣P(M45,92R7,M4)
●單倍羣S(M230,P202,P204)
●單倍羣T(M70,M184,M193,M272)
【具有突變M214】
●單倍羣NO(M214)
···●單倍羣NO*
···●單倍羣N(LLY22g)
圖3 東亞Y染色體單倍羣分佈圖 圖3 東亞Y染色體單倍羣分佈圖
···●單倍羣O(M175)[東亞、東南亞、南太平洋、南亞、中亞]
·······●單倍羣O1(MSY2.2)
·······●單倍羣O2(P31,M268)
·······●單倍羣O3(M122)
【具有突變M45】
●單倍羣P(M45,92R7,M74/N12)
···●單倍羣Q(MEH2,M242,P36)
···●單倍羣R(M207)
······●單倍羣R1(M173)
·········●單倍羣R1a(M17)[中亞,南亞,中歐,北歐,東歐]
·········●單倍羣R1b(M343)[西歐、南歐、北歐,高加索]
······●單倍羣R2(M124)[南亞,高加索,中亞]
【具有突變M230】
●單倍羣S(新幾內亞)
【具有突變M70】
●單倍羣T(北非,西南亞、地中海、南亞)

單倍羣人類線粒體DNA單倍型類羣

圖4 線粒體DNA遷移圖 圖4 線粒體DNA遷移圖
人類線粒體DNA單倍型類羣(Human mitochondrial DNA haplogroup)是遺傳學上依據粒線體DNA差異而定義出來的單倍羣。可使研究者追溯母系遺傳的人類起源,粒線體研究顯示人類是起源於非洲地區。
線粒體DNA單倍羣用字母A, B, C, CZ, D, E, F, G, H, pre-HV, HV, I, J, pre-JT, JT, K,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M, N, O, P, Q, R, S, T, U, UK, V, W, X, Y和Z.來標記。單倍體夏娃則是理論上一切女性的始祖。以下是最常見的線粒體DNA單倍羣分劃:
【撒哈拉-非洲型】L0, L1, L2, L3, L4, L5, L6, L7
【西歐亞型】HV,H,T,U,V,X,K,I,J,W
【東歐亞型】A, B, C, D, E, F, G,Y
【土著美洲人型】A,B,C,D,X
【澳大拉西亞型】O,P,Q,S
除男性精子細胞外,人身體所有細胞裏面都有線粒體,但只有女性的線粒體基因能隨其卵子遺傳給後代。mtDNA是Mitochondrial DNA(線粒體DNA)的縮寫,是承載線粒體遺傳密碼的物質。男人線粒體只伴隨此男人生活一生,然後終結,不能遺傳給後代。mtDNA表現為母系遺傳。mtDNA結構類型是反映母系脈絡的重要指標。通過檢測現代人mtDNA,能弄清各民族、各地人的母系血緣關係。通過檢測古屍線粒體,可弄清歷史上各個民族間的母系血緣關係、歷史故事、遷徙路線、歷史名人的民族、身份。
母親給兒女貢獻了50%的遺傳基因,對兒女遺傳特性有着和父親一樣的影響力。古代一夫多妻,有時搶掠戰敗民族女性為妻為妾。勝族由於不適應敗族地區氣候地理條件,一般打完勝仗帶着搶來的妾返回祖籍並共同生活生育兒女。異族妻妾生育的孩子雖有一半異族基因,但文化上被視作其父民族的人。兒子長大後繼續到異族領地搶掠妻妾,生育的孫子輩已有75%異族血統,但仍被視作屬於其爺爺民族的人。雖然孫子的Y染色體仍然和爺爺的一樣類型,但其母系線粒體mtDNA,以及身體常染色體已和其爺爺的大不相同。如此不斷循環,導致民族的文化、語言雖然還是祖先的,但若干代後民族人口的血統、基因已發生很大改變。
因此,一個民族、地區人羣的母系線粒體mtDNA結構類型和構成比例,比父系Y染色體更能反映其遺傳和血統特性。 [2] 

單倍羣Y染色體單倍羣與線粒體DNA單倍羣

以上兩者的重合類型表示擁有兩種單倍羣的人羣具有Y染色體和mtDNA單倍羣的混合基因。
Y染色體單倍羣∣ mtDNA單倍羣 ∣地理位置和人種
――――――――――――――――――――――――
A ∣L0 ∣南非
B ∣L1,L2 ∣皮格米
E1,E2,E3 ∣L3 ∣撒哈拉非洲
O,N,C2 ∣CZ/C/Z,D,G,A,B,F ∣東亞,西伯利亞
K,M ∣R,P,Q,M ∣太平洋
R,I,E3B,J ∣HV/H/V, JT/J/T,U/K ∣歐洲,西亞
Q,C2 ∣A,X,Y,C,D ∣東西伯利亞
――――――――――――――――――――――――
參考資料
  • 1.    蔡曉雲.Y染色體揭示早期人類進入東亞和東亞人羣特徵形成過程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10-18:20-34
  • 2.    姚永剛、張亞平.線粒體DNA和人類進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7-1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