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喇叭菌

鎖定
灰喇叭菌是一種菌體灰黑色的大型真菌,是蘑菇目、雞油菌科喇叭菌屬的一個成員,英文名是Black chanterelle,亦被稱為Trumpet of Death(死亡號角),該菌雖然被稱為“死亡號角”,但其實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野生食用菌。灰喇叭菌產於四川雲南的深山老林之中,可食用,該產品深受歐洲客户喜愛,被西方人稱之為美味佳餚。贛南閩西叫嗩吶菌。
該菌因為色澤黯淡,所以在林間陰暗處常常難以被發現。
中文學名
灰喇叭菌
拉丁學名
Craterellus cornucopioides (L. : Fr.) Pers.
別    名
喇叭菌
灰號角
真菌界
真菌門Eumycota
亞    門
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層菌綱Hymenomycetes
亞    綱
同擔子菌亞綱Homobasidiomycetes
雞油菌目
雞油菌科
喇叭菌屬
灰喇叭菌
分佈區域
吉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地
經濟價值
食用

灰喇叭菌形態特徵

灰喇叭菌 灰喇叭菌
子實體小型至中型。整體呈喇叭或號角形,全體灰褐色至灰黑色,半膜質,薄而柔軟,高3-10cm。菌蓋直徑2~5cm,中部凹陷很深,可達基部表面有細小鱗片,邊緣波狀或不規則形向內捲曲。子實層淡灰紫色,近平滑,或稍有皺紋。擔子細長,2-4小梗。無囊體。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8-14(16.5)μm×6-8(10)μm。 [1] 

灰喇叭菌生態習性

於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羣生至叢生。 [2] 

灰喇叭菌分佈地區

吉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海南廣東貴州陝西西藏四川雲南等。

灰喇叭菌經濟用途

灰喇叭菌質地脆嫩,氣味較淡,且富含十五種氨基酸,吃法多樣,可炒、燒、燉或做湯,是營養滋補之佳品。可完全乾燥後密封存儲,隨用隨取。有人還用它來制醬。此菌與雲杉、山毛櫸、櫟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該產品深受歐洲客户喜愛,被西方人稱之為美味佳餚.。 [3] 

灰喇叭菌食用菜譜

葱油喇叭菌
葱油喇叭菌 葱油喇叭菌
原 料:
主料:淨喇叭菌200克,青雪裏蕻菜菜梗25克,粉皮75克。
調料:
(1)精製油30克,葱油10克。
(2)芡汁:精鹽2.5克,育蘭菌王精2克,鮮湯50克,45度水澱粉4克。
製法:
(1)將喇叭菌和粉皮分別用清水焯水,倒出。
(2)熱鍋放少量油,爆香青雪裏蕻菜菜梗,再倒入喇叭菌,略燒入味,勾琉璃芡,滴入葱油,上光增香。
特點: 葱香,菌香誘人,雪菜,菌鮮相得益彰。
參考資料
  • 1.    畢志樹 鄭國揚 李泰輝.《廣東大型真菌志》.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1994:310~313
  • 2.    黃年來.《中國大型真菌原色圖鑑》.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31
  • 3.    任傳軍.《蘑菇》.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