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善後橋

鎖定
善後橋(新橋)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新街與郭街交界處,橫跨釜溪河,它坐北向南,佔地面積700平方米。
橋長103米,橋寬16.8米,橋高7米。橋身有大小7個橋孔,橋身兩面每孔拱肩上刻有精美的神話人物及驅除水怪的魚龍神獸,共12處。 [7]  善後橋由自貢鹽商於1921年集資修建,是三多寨和尚陳葆初主持設計與施工。後因四川各路軍閥1925年在自流井召開善後會議,適逢大橋竣工,故被命名為“善後橋”。 [5]  善後橋:即今釜溪橋,又名新橋。系1921年地方人士捐資、三多寨佛子寺陳保初修建的7孔不等跨石拱橋。 [6] 
中文名
善後橋
所屬地區
自貢市自流井區
長    度
103 m
寬    度
16.8 m

善後橋橋樑設計

善後橋為整體石拱橋,橋長103米,橋寬16.8米,橋高7米。橋身有大小7個橋孔,橋身兩面每孔拱肩上刻有精美的神話人物及驅除水怪的魚龍神獸,共12處。經多次維修擴建,現有一個車行道和兩個人行道,其中車行道寬9.4米,人行道寬3.7米。 [4] 

善後橋歷史沿革

1925年,劉湘取代楊森總督四川,劉湘收編了楊森殘部,四川各路軍閥於當年夏天在自流井集會,商議鹽税分配等善後事宜。適時正值大橋告竣,鹽商們提議請劉湘為大橋命名,劉湘慨然應允,為大橋捐資,並將此橋命名為善後橋。解放後更名為新橋。 [2-3] 

善後橋價值意義

善後橋設計精良,橋身雕刻極其精美,雖歷經戰爭和多次水災,但仍然還是自貢的主要交通要道,對研究自貢地區的鹽業歷史及社會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