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啼啼哭哭

鎖定
哭泣不止,漢語成語,拼音是tí tí kū kū,意思是哭泣不止。出自《喻世明言》。
中文名
啼啼哭哭
拼    音
tí tí kū kū
注    音
ㄎㄨ ˙ㄎㄨ ㄊㄧˊ ㄊㄧˊ
出    處
《喻世明言》

啼啼哭哭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七回:這如今才好些,又這樣哭哭啼啼,豈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1] 

啼啼哭哭成語辨析

【近義詞】:哭哭啼啼 [2] 

啼啼哭哭成語用法

作謂語、狀語;指哭泣。 [2] 
示例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到第五日,夫婦兩個啼啼哭哭,説了一夜的説話,索性不睡了。”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過了幾日,莊生忽然得病,日加沉重。田氏在牀頭,哭哭啼啼。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見許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過。” [2]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擇個日子動身,娘子哭哭啼啼,拜別父母,上船去了。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回:“哭哭啼啼道:‘不知小人家主何事觸犯老爺,被老爺射死?”
清·無名氏《説呼全傳》第20回:“俺女兒金蓮時常想起了他,就要啼啼哭哭。”
《文明小史》第九回:“當時男人猶可,一眾女人,早已披頭散髮,哭哭啼啼,倒的倒,跌的跌。
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他夫人還帶著病,一個三歲的女孩子,一路哭哭啼啼,這番辛苦,也儘夠受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