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問津文化

鎖定
問津文化是武漢新洲因“孔子使子路問津”故事、問津書院2000多年曆史,在民間盛行耕讀傳家之風 [1]  ,倡導“誠實、守信、忠誠、寬恕、仁愛、勇敢、擔當”等美德 [2]  ,所形成的傳統歷史文化。
中文名
問津文化
起    源
“孔子使子路問津”故事
倡    導
誠實、守信、忠誠、寬恕、仁愛、勇敢、擔當
區域位置
武漢新洲

問津文化背景介紹

武漢新洲曾留下“孔子周遊列國,使子路問津”的千古佳話,問津書院已有2000多年曆史;這裏,民間盛行耕讀傳家之風,優秀文化傳統延伸到每一個村莊、社區。 [1] 
子路不僅沒有問到津口的位置,反而遭到了一番奚落和教訓,孔子聽説後悵然長嘆。孔子當時在新洲一帶疲於奔命,在河流面前迷失了去向,他名義上問的是渡口,實際問的是人生歸屬。“問津”實際是一則寓言。這個寓言揭示了一個重大問題:學問的奧秘在於追問,在於思考,而“追問的過程就是尋求答案的過程”。 [3] 
問津文化所倡導的“誠實、守信、忠誠、寬恕、仁愛、勇敢、擔當”等美德與十八大提出的“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一脈相承,曲意相通,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問津文化發展歷史

穿行於新洲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你能處處感覺到當地人對“問津文化”的熟知和自豪。在城區,常年有區“問津講堂”和區廣電“問津學堂”等大型國學講座,來的是楊叔子趙法生郭齊勇等名家。在鄉村,智能廣播網“村村響”將《問津國學》節目定時傳播。15個鄉村儒學基地、30個鄉村儒學講堂,讓“紙上經綸”走進百姓生活。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作為武漢市農村教育規模最大的城區,新洲每年高考過重點線人數達千人以上,考取北大、清華近10人。 [1] 
問津文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