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商周銅鏡

鎖定
商周銅鏡是在河南、陝西等地出土的商周時代文物,現存稀少。
中文名
商周銅鏡
所屬年代
商周時代
出土地點
河南、陝西等地
商周是我國青銅器鼎盛時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數以萬計,但出土的商周銅鏡,屈指數來也不過三十面。其中商代銅鏡僅有幾面,大多出於殷墟。河南安陽小屯婦好墓出土四面,其中葉脈紋鏡二面,多圈凸弦紋鏡二面;侯家莊1005號墓出土一面平行線紋鏡;我館現陳列的大司空村出土的帶絲織物的銅片,有二個長方孔,可以懸掛,細看有邊緣,看來亦像是一面長方形銅鏡。在甘肅平涼發現一種商代凸弦紋鏡(見《文物》1991年5期)。據悉,河北盧龍、山東益都蘇埠屯商大墓亦各出一面銅鏡。館藏商代銅鏡,也僅有婦好墓出土的。這説明在商代,銅鏡使用還不普遍,還是珍貴而稀罕的物品。
現存商代銅鏡,多為圓形,形體小而薄,弓形鈕,鏡面微凸。紋飾用線條組成簡單的圖案,如葉脈紋,平行線紋等,無規範定型裝飾。可見,銅鏡還處在萌芽階段,尚未形成獨立體系。
西周時期的銅鏡,在河南浚縣辛村、上村嶺虢國墓地、陝西鳳翔縣、寶雞市區、淳化,北京昌平、遼寧寧城等地均有出土,共發現十幾面。這十幾面銅鏡,大多數是素鏡,有紋飾的僅有二面,一面是河南上村嶺虢國墓出土的烏獸紋鏡,另一面是陝西扶風出土的一面垂環紋鏡。館藏的西周銅鏡,有虢國墓出土的鳥獸紋鏡和同出的素鏡。所見西周的鏡均為圓形,鏡面微凸或平直,形體小而薄,直徑一般在6-10釐米。形制雖沿襲商代銅鏡,但與商代銅鏡也不盡相同。鏡鈕除弓形鈕外,還有半環形、長方形、棗核形鈕,這是商代銅鏡所沒有的。紋飾以單線勾勒烏獸紋、重環紋。簡練古樸。西周銅鏡,數量比商代銅鏡多一些,出土的地域也比較廣泛。但與出土的數以萬計的西周其他類別的青銅器相比,銅鏡仍很稀見,可見在西周時期,銅鏡仍未形成體系,使用範圍也不普遍,還是上層達官貴人珍稀之物。但就銅鏡工藝來説,比起商代是前進了一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