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蕃會盟

鎖定
唐蕃會盟是指821年(唐穆宗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朝和吐蕃雙方派使節,先在唐京師長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邏些拉薩)重盟。
821年,吐蕃王赤熱巴巾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與吐蕃結盟於拉薩東郊。此次會盟時在唐長慶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商議今後“社稷如一”。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石刻“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 [1] 
中文名
唐蕃會盟
發生時間
821年
發生地點
長安、拉薩
所屬年代
唐代

唐蕃會盟事件背景

公元七世紀初,唐朝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與此同時,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贊干布兼併十餘個部落和部族,在西藏高原實現統一。松贊干布在位期間,鋭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政治文化成果。他曾兩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於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唐高宗封松贊干布為“附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賓王”。松贊干布奠定了吐蕃與唐朝200餘年頻繁往來的“甥舅親誼”。 [1] 
自八世紀中葉起,吐蕃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日趨激烈。在各種矛盾的衝擊下,吐蕃王朝由極盛轉向衰落。

唐蕃會盟事件經過

處於衰落之中的吐蕃王朝,為了鞏固王室的統治,急欲與唐朝建立新的友好關係。821年,贊普赤熱巴巾接連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安史之亂後的唐朝此時也處於"瘡瘦未復,人皆憚戰"的境況,對吐蕃的請盟極表同意。唐穆宗命宰相等17名重要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派劉元鼎等人到吐蕃尋盟,與吐蕃僧相缽闡布大相尚綺心兒等人結盟於邏些(即拉薩)東郊。這次會盟發生在唐長慶元年和二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決心今後“社稷如一”,永遠和好,互相援助,充分表達了藏漢兩族人民要求友好相處的共同願望。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長慶會盟之後,藏漢兩族團結友好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