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惠陵博物館

鎖定
唐惠陵博物館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是中國首座唐帝陵博物館。惠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憲的陵寢,因其能審時度勢,讓位於其弟李隆基,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故史稱“讓皇帝”。2000年3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唐讓帝惠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文物860餘件(組),出土彩繪壁畫250餘平方米和觀賞性極強的石槨,其中許多內容屬國內首次考古發現。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國慶節對外開放,向旅客展示精美的出土文物和皇家地宮。唐惠陵博物館於2017年8月30日正式對遊客開放。 [1] 
中文名
唐惠陵博物館
類    別
歷史類
地    點
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
竣工時間
2015.10
館藏精品
唐惠陵

唐惠陵博物館地理環境

唐惠陵博物館 唐惠陵博物館
唐代帝陵從唐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開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構築在山上。“依山為陵”一方面是為了顯示氣勢雄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盜。陵山的選擇必須要巍然獨特、氣勢俊秀,站在山陵之巔向南近可以俯視整個陵園,向遠可以眺望涇、渭大川。惠陵作為準帝陵,並沒有“依山為陵”,而是“封土為冢”,位於陝西省蒲城縣西北4.5公里處的橋陵鎮三合鄉,在唐睿宗李旦橋陵的東南方向。陵園北靠金幟山,南臨漫泉河,地處平川,一望無際,頗為壯觀。

唐惠陵博物館墓主簡介

唐惠陵是唐讓帝李憲與夫人的合葬墓,屬於唐橋陵睿宗李旦的陪葬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唯一一座已經發掘並對外開放的唐代準帝王陵。 [2] 
李憲(679年—742年1月5日),原名李成器,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長子,唐玄宗李隆基長兄,母為肅明皇后劉氏。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立為皇太子,後讓位於三弟李隆基。能詩歌,通曉音律,尤善擊羯鼓、吹笛。歷任太子太師、太尉,封寧王。恭謹自守,不妄交結,不欲朝政,為唐玄宗所重。開元二十九年十一月(742年1月)薨,享年六十三歲,追諡為讓皇帝,葬於惠陵。恭皇后元氏,洛陽人,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後裔,常山王拓跋遵的仍孫女,趙郡王元菩薩的來孫女。元氏是寧王元妃,李憲死後,唐玄宗李隆基下詔,進元妃為恭皇后,葬惠陵。

唐惠陵博物館陵名考義

中國古代對太子(未來皇帝)的冊立有 “立長不立幼”的傳統,李憲身為長子本當被立為太子,但他後來主動把太子之位讓給了有能力有才學的三弟李隆基(即唐玄宗)。玄宗感他的恩德,在大哥去世之後,追諡他為“讓皇帝”,並陪葬父親睿宗的唐橋陵之旁,稱墓為惠陵。老百姓則因他主動讓位,感其誠而稱他的墓為“讓冢”。
唐惠陵博物館 唐惠陵博物館
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古代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敍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總的來説,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逸周書·諡法解》“讓:推功尚善曰讓;德性寬柔曰讓”,李憲被追諡為“讓皇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對他“兄弟相安,終身無間”的高度肯定。
帝王陵墓名字的由來有三,一是後人所起:如黃帝陵、秦始皇帝陵等;二是當時人根據陵墓所在地取名,如長陵、安陵等;三就是當時朝廷禮部根據皇帝的尊號、諡號選擇與之相應的字眼做陵名,如昭陵、乾陵等。
惠陵名稱是由玄宗親定,《逸周書·諡法解》上釋義“惠”是:“柔質慈民曰惠。知其性。愛民好與曰惠。與謂施。”惠陵就如同李憲的諡號“讓”一樣,是一個充滿褒義的美好名稱。

唐惠陵博物館陵墓格局

1、設計建造
根據陵墓神道的寬度可以看出惠陵沒有達到帝陵的規格。像唐橋陵神道寬度為110米,唐泰陵神道寬度為65米,據當地人流傳,唐惠陵神道寬度僅20米左右,目前都看不到神道。按照帝陵建制,天井天子用9個,諸侯用7個,但惠陵僅有7個,用的是諸侯王的待遇,還達不到天子帝陵的規格。所以,將唐惠陵稱為唐帝王陵是不完全準確的,它應該是一座準帝王陵。
唐惠陵博物館 唐惠陵博物館
非皇帝而享受皇帝諡號,在等級森嚴的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從惠陵陵寢的發掘狀況來看,其級別高於太子、公主、親王等皇親國戚,但較之真正的皇帝陵寢,在規格上仍有差距。由此可見,惠陵在墓主生前已經開始修築,身後被追認為“讓皇帝”後,只是在地面建建築上參照了帝陵的陵寢規制——惠陵前原有華表一對,天馬一對,石獅四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今僅存華表柱身殘件。
2、主陵格局
惠陵墓道南寬2.45米,北寬2.15米,下寬2.4米,長約59米,7個天井,3個過洞,6個壁龕。墓室平面為正方形,高約4米,穹窿頂,最高處約10米,墓室西邊放置有石槨,通高2.2米,長3.96米,寬約2.35米,石槨頂為廡殿式頂,由6塊青石雕刻拼合而成,周壁由10個方形石柱和10塊壁板組成,石柱及各塊壁板上雕刻有精美的線刻畫。
3、整體佈局
經考古專家初步勘測,這個坐北朝南的長方形陵園,南北長約千米,寬約八十米;封土直徑達三十米,高約十五米。
此外,據考古調查及資料記載,在惠陵封土西南約450米處,有規模較大的唐墓一座,墓主不詳,據《舊唐書》記載:“玄宗甚哀之...”“贈太子少保,葬式官給,陪葬橋陵”此墓應是惠陵的陪葬墓。

唐惠陵博物館建設背景

唐惠陵博物館 唐惠陵博物館
惠陵1999年10月初在三次被盜之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於2000年3月對惠陵進行了搶救性挖掘。(請確認)出土文物860餘件(組),彩繪壁畫250餘平方米和觀賞性極強的石槨,許多內容屬國內首次考古發現。 [2] 
唐惠陵博物館佔地面積45畝,共有壁畫陳列室、沙盤模型陳列室、出土文物陳列室、放映室、碑石陳列區以及惠陵地宮六個部分。 [3] 
唐惠陵博物館的開放,可以幫助人們直觀感受唐代社會,尤其開元盛世的風貌,樹立民族自豪感,對研究唐代歷史、文化,尤其是喪葬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唐惠陵博物館建設過程

關中唐十八陵中蒲城有四座,分別是橋陵、泰陵、景陵、光陵,而惠陵是橋陵的陪葬墓,是唐讓帝李憲與其恭皇后之合葬墓,李憲因讓位於其弟玄宗李隆基,史稱“讓皇帝”。讓帝惠陵位於蒲城縣西北七公里處,2000年3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唐讓帝惠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文物860餘件(組),彩繪壁畫500餘平方米和觀賞性極強的石槨,許多內容屬國內首次考古發現。
為了讓廣大遊客更好地瞭解盛世大唐文化,展示神秘皇家地宮的風采,蒲城縣投資300餘萬元修建了唐惠陵博物館,當前博物館正在緊張的布展之中,預計國慶節前對外開放,屆時惠陵博物館將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法展示出土的精美文物,而地宮的開放將揭開皇家陵園的神秘面紗。 [4] 

唐惠陵博物館館藏狀況

唐惠陵博物館 唐惠陵博物館
唐惠陵博物館的文物展廳、地宮、墓冢等部分有機地散佈在仿唐代皇家園林中,文物展廳內通過實物、文獻、多媒體等方式營造出一個瑰麗的盛唐世界,展廳內,遊客可以看到挖掘出土的仕女俑、陶馬、陶駱駝與胡人等豐富多彩的文物。穿過文物展廳,來到開放式的地宮,走入地宮甬道,美輪美奐的唐代壁畫迎面而來,這些壁畫線條流暢有力,勾描豐富靈活,主要反映封建等級制度的皇家宮闕、儀仗、宮女、僕從、樂舞等。壁畫透視準確,色澤鮮明,人物優美,技法嫺熟,人物神態安詳,彼此呼應,生動傳神,技藝高超。可與同時期的卷軸畫相媲美,是研究唐代歷史和建築藝術的可貴資料。讓帝李憲生前正是開元盛世,在博物館藏品及地宮壁畫間行走,真可謂夢迴唐朝、零距離觸摸盛世開元! [5] 
惠陵出土珍貴文物860餘件(組) [3]  ,包括哀冊、金銀器、粉彩俑、石槨以及250餘平方米的壁畫。出土的陶俑特點是形體較大,其中天王俑高達1.6米,立駱駝高0.8米以上;出土最龐大的壁畫是《飛人圖》《出行圖》,分別長6.6米和5.7米,壁畫中最精妙的是長約6.3米的青龍圖;皇后哀冊、飛天圖案、陶腰鼓為首次出土。

唐惠陵博物館旅遊信息

地 址:蒲城縣西北4.5公里處三合鄉
開放時間:9:00-17:00
票務信息:全票價格為20元,半票價格為10元。
交通路線:
1、西安紡織城客運站乘坐發往蒲城的客車;
2、西安至蒲城每天大約30分鐘一趟;
3、可乘坐渭南客運站發往蒲城的客車;
4、可在蒲城縣城西客運站乘坐前往大孔、老廟等通村大巴。
5、自駕遊客:可從西安任意一高速口出發行駛至荊姚高速路口或蒲城高速路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