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唐宗海

(中醫七大派“中西醫匯通派”創始人之一)

鎖定
唐宗海(1846年~1897年),字容川,四川彭縣人,中醫七大派“中西醫匯通派”創始人之一。生於清代同治元年,卒於光緒23年,享年五十二歲。他先攻儒學,為諸生時在四川已經頗有名氣。光緒年間舉進士,中年之後則轉而研究醫學,主張兼取眾家之長,“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 [2] 
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血證淪》、本草問答 [1]  等。 [2]  其中,《血證論》、《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為其主要代表著作。 [2] 
中文名
唐宗海
別    名
唐容川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46年
逝世日期
1897年
職    業
中醫學家
出生地
四川彭縣
代表作品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等
唐宗海 唐宗海

唐宗海醫學論述

他認為西醫、中醫各有所長,力主匯通中西,釐正醫道。便以中國古代醫學理論為基礎,吸取西醫解剖學生理學知識,撰成《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二卷,光緒18年(公元1892年)刊印出版,成為中國醫學“中西匯通”先驅者。 [2] 
唐宗海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血證淪》、《本草問答》等。其中,《血證論》、《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為其主要代表著作。 [2] 
唐宗海在《血證論》中提出血證治療的四大法則,即“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凡遇突然出血,在治療時,首先應當使用止血之法。否則,血液溢出不止,會導致血脱氣耗,產生不良後果。血證患者血止之後,其必然要有離經之血而未排出體外,這些血液留於人體之中,則形成瘀血。瘀血的停聚,成為人體致病的重要因素。或壅而發熱,或變而成癆,或形成結瘕,或使氣血阻滯不通而刺痛等等。還可因瘀產生其他多種變證,甚至使新血不能正常運行,而再次出血。為了免除這些後患,唐氏主張於止血之後,應當消瘀,故將消瘀作為血證治療的第二法。待血止瘀消之後,在數日或數十日之間,為防止血液再次潮動,須選用方藥使血液得以安寧,故將寧血法作為血證治療的第三法。血證患者,出血之後,其血必虛。血虛者其陰亦不足,陰者陽之守,陰虛則陽無所附,血虛則氣無所依,亦可因之而虧。因此在血證後期,其血已止,亦未留瘀,而運用寧血法之後又無再次出血之顧慮,惟留下人體正氣之虛衰,唐氏主張此時當用補血之法。 [2]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將《內經》中的醫學理論歸納為陰陽、臟腑、營衞、經脈、全體總論、諸病、望形、問察、診脈、氣味陰陽、七方十劑等20餘類,予以撮要和註釋。書中除引中醫的理論外,兼採西醫的生理解剖圖説加以發揮。 [2] 
唐宗海還在《本草問答》中談論本草學理論,比較中西藥學之異同與短長。 [2] 

唐宗海學術理論價值

唐宗海於學術上頗有創見。一方面,他十分重視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於血證深入探討,頗有成就。另一方面,由於當時西方醫學的傳入,他試圖以西醫理論來解釋祖國醫學,進行中西醫理論的匯通,雖然限於歷史條件、科學水平,未有成就,但其革新、發展的思想是可貴的。其血證治療的經驗和原則,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實踐價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