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哲學美學導論

(201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

鎖定
《哲學美學導論》是201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 [德] 瑪麗亞·E.艾希爾。 [1] 
書    名
哲學美學導論
作    者
 [德] 瑪麗亞·E.艾希爾
譯    者
李岱巍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9年12月
頁    數
340 頁
定    價
49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3485214
叢書系列
西方思想文化譯叢
出    品
八本坊

哲學美學導論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哲學美學導論性讀物,着重介紹了當代學界的一些*理論成果,旨在讓沒有任何哲學基礎的讀者能夠對關於美的哲學理論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全書共五章,首先介紹了哲學美學這一學科的誕生並討論了幾種不同的對美學的界定,*終得出結論——哲學美學是一門研究所有美的現象的學科。之後,本書從日常美的體驗入手討論美的現象的產生和特點,由此過度到第三章關於美的判斷和美的對象的討論。*後兩章中,本書從藝術作品的本體論和藝術本質的角度,着重介紹了關於藝術的哲學美學理論。
本書作者瑪麗亞?E?艾希爾(Maria Elisabeth Reicher)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分析哲學家和著名的早期現象學研究學者。她師承奧地利格拉茨大學格拉茨分析哲學學派,分析哲學的幾大特點(以問題為導向、語言分析、邏輯論證和力圖清晰準確的概念表達)在本書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1] 

哲學美學導論作者簡介

著者:瑪麗亞?E?艾希爾(Maria Elisabeth Reicher)
亞琛工業大學哲學系教授;1998年奧地利格拉茨大學哲學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和瑞士伯爾尼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2009年起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哲學系文化世界哲學研究所擔任教授,主攻本體論,語言哲學,美學和邏輯哲學;主要著作:《指陳,量化和本體論規定》《哲學美學導論》《藝術的形而上學》《偶然的抽象,本體論與邏輯的虛構對象》。
譯者簡介:李岱巍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哲學系在讀博士,同濟大學哲學碩士,中國政府留學基金委獎學金2015年獲得者,由同濟大學派出赴德。 [1] 

哲學美學導論目錄

譯者導言/001
前言/005
第一章 什麼是哲學美學/009
第一節 哲學美學定義的嘗試/011
第二節 哲學美學的研究對象/016
第三節 哲學美學關心的問題/028
第四節 哲學美學的方法/031
第五節 總結、文獻指引、問題和習題/045
第二章 審美體驗和審美態度/049
第一節 審美體驗的組成/051
第二節 審美體驗的主觀和客觀意義/058
第三節 無關切性與心理距離(Distanz)/064
第四節 對無關切性和心理距離理論的反駁/068
第五節 對無關切性和心理距離感理論反駁的應對以及進一步的責難/073
第六節 總結、文獻指引、問題和習題/080
第三章 審美屬性、審美價值判斷和審美對象/085
第一節 審美屬性和審美謂詞/087
第二節 審美屬性作為被奠基的屬性/092
第三節 審美實在論與非實在論/097
第四節 非認知主義—主觀主義—自然主義/103
第五節 錯誤理論/113
第六節 對審美價值性質的認知/115
第七節 審美對象/123
第八節 總結、文獻指引、問題和習題/135
藝術品的本體論/141
第一節 藝術品是哪一種類型的對象/143
第二節 文學和音樂作品的抽象性/148
第三節 現實化(Realisierungen)、標記(Notationen)和人工製品/160
第四節 作品的現實化關係/168
第五節 物質組成和體驗組成/174
第六節 視覺藝術作品是物質對象嗎?/179
第七節 虛構對象和幻想世界/190
第八節 總結、文獻指引、問題和習題/195
第五章 什麼是藝術/201
第一節 藝術理論的任務和對象/203
第二節 再現理論/205
第三節 表現理論/225
第四節 審美藝術的形式主義/240
第五節 機制理論/244
第六節 家族相似性理論/256
第七節 藝術作為審美交往(Kommunikation)/260
第八節 總結、文獻指引、問題和習題/266
參考書目/27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