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哨房村

鎖定
哨房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中山鎮,地處中山鎮西邊,距中山鎮政府所在地33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楚雄市160公里。全村國土面積26.95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温20℃,年降水量846毫米,適合種植玉米、烤煙等農作物。
中文名
哨房村
地理位置
中山鎮西邊
面    積
26.95 km²
海    拔
1800 m

哨房村村情概況

哨房村東鄰螞蟻村,南鄰中山村,西鄰中山鎮,北鄰法六古。轄大羅麼等1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474户,有鄉村人口2081 人,其中農業人口2081人,勞動力995人。有耕地面積1775畝,人均耕地0.85畝,林地6243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41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貧困村或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7萬元,佔總收入的59%;畜牧業收入68萬元,佔總收入的10%;林業收入90萬元,佔總收入的13%;第二、三產業收入75萬元,佔總收入的11.8%;工資性收入12.7萬元,佔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2287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佔勞動力的1.51%。

哨房村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75户通自來水,有475通電,有376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376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79.3%和79.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114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114户(分別佔總數的24.05%和24.05%)。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土路面;全村共擁客車2輛,汽車5輛,拖拉機23輛,摩托車13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14畝,有效灌溉率15.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到2009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6户;裝有太陽能農户23户;建有小水窖925口。全村有3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2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衞生院3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7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52人,距離中山鎮中學3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87人,其中小學生52人,中學生35人。

哨房村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425.91畝(其中:田103畝,地2322.9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24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1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有鋅鉛等資源。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75畝,已(無)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4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自行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 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財務。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縣內、省內、省外、國外)。2009年核桃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29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64.76%。 [1] 

哨房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林果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78.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烤煙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植業、林果業產業。

哨房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477户,共鄉村人口2025人,其中男性1023人,女性1002人。其中農業人口2025人,勞動力1134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4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02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 距離村委會衞生所0.50公里,距離鎮衞生院3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户0户。

哨房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哨房小學,中學生就讀到中山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1.20公里,距離中學3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18人,中學生45人。

哨房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47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25.9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846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81.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