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哥特式美術

鎖定
哥特式美術是12-16世紀初期盛行於歐洲的一種以新型建築為主的藝術。 [1]  哥特式建築最先起源於教堂建築,隨後在雕塑、繪畫等領域也有所發展。法國是哥特式藝術的發源地,歐洲其它國家如德國、意大利等同樣也有哥特式藝術的傑作。
中文名
哥特式美術
外文名
英語:Gothic Art
外文名
法語:Art gothique
出現時間
12~16世紀

哥特式美術概念簡介

哥特式美術最早於12世紀起源於法國,隨後遍及全歐洲,一直盛行至歐洲文藝復興之前。“哥特式”一詞最早由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史家瓦薩里提出,用以形容晚期中世紀的藝術和建築風格,帶有貶義色彩。 [2]  哥特式在18世紀40年代英國和法國的建築理論中,哥特式美術開始得到肯定,隨着19世紀浪漫主義的興起,“哥特式”的外延從建築擴展到了統一風格的雕塑和繪畫藝術等領域。 [3]  哥特式美術最先起源於教堂建築,隨後才逐漸發展到繪畫、雕塑等。哥特式教堂以交叉肋拱、尖拱券、飛扶壁等結構的廣泛應用為主,營造了向上的趨勢,之後又發展出輻射式風格、火焰式風格、國際哥特式等等。

哥特式美術歷史溯源

哥特式藝術起源於法國。從11世紀末開始,西歐的城市在各個方面得到進一步發展,逐漸擺脱了封建領主的統治,從而成為文化中心。行會和師徒制的發展也促進了文化技術的傳播。12世紀時,法國巴黎成為了歐洲新的藝術中心,也促進了新藝術風格的產生;此外,技術和手工藝的發展也為哥特建築和玻璃畫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12世紀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歐洲大部分地區都採用了哥特式風格。到1400年,哥特式藝術開始衰退,1550年時哥特式藝術在歐洲幾乎已經絕跡,而唯有英格蘭還保持着哥特式風格。哥特式最早只是法國的地方風格,隨後慢慢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與各地風格的不斷交流融合使得一種統一的哥特式風格開始出現,即國際哥特式,可視為盛期哥特式風格的後續發展。這種統一的風格隨後被早期文藝復興的興起而打破。 [4-5] 

哥特式美術代表藝術作品

哥特式美術建築

哥特式美術首先起源於教堂建築。哥特式教堂廣泛運用了尖拱券、小尖塔、飛扶壁,以及比例修長的立柱、簇柱和雕像、彩色玻璃花窗等等,營造了一種向上昇華、天國神秘的幻覺。它從中立的壓迫下解放了建築,釋放了建築的內部空間,建築整體呈垂直向上的趨勢。繼古羅馬的拱券結構之後,哥特式建築的結構體系可以稱為西方第一個真正全新的結構體系,也是19世紀下半葉鋼筋混凝土技術出現以前,世界上最先進完善的建築結構體系。 [6] 
哥特式建築也被稱為石塊組成的經院哲學或是形象化的經院哲學。一般認為經院哲學開始於12世紀初期,學者潘諾夫斯基認為經院寫作中“總體性”的要求對應建築功能分明的劃分,“根據統一序列各部分及細分體系來佈局謀篇”對應建築結構層層遞進的邏輯劃分,“清晰明確”則對應着建築單個結構的整體性和獨立性。 [7-8] 
哥特式建築的代表如法國的聖德尼教堂,重修於1140年至1144年間,一般被認為是哥特式建築的開端。巴黎聖母院也是非常著名的哥特式建築,它不僅是重要的宗教活動中心,而且建築具有極高的藝術水平,顯示出了聖德尼教堂的直接影響。
聖德尼教堂 聖德尼教堂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

哥特式美術雕塑

哥特式雕塑以教堂的裝飾石雕為主。早期雕塑立柱像作為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姿勢呆板僵硬。13世紀的雕刻開始越來越多得到了準確而生動的表現;14世紀的雕塑出現了表現獻身精神和神秘冥想的題材,15世紀的國際哥特式風格強調體積和重量的表現。到了晚期哥特式雕塑則開始用世俗的形式來表現宗教題材。 [3] 
夏特爾教堂的雕刻(約1145年) 夏特爾教堂的雕刻(約1145年)
最能反映哥特式藝術雕刻成就的是法國夏特爾教堂。教堂入口兩側的柱像就像是從建築延伸出來的裝飾形式,儘管這些雕塑仍處在建築的框架內,但展現出了一種新的自然主義的最初征兆,人物外觀開始出現個性化的特點。 [9] 

哥特式美術繪畫

哥特式繪畫同樣附屬於教堂建築,但其發展相對緩慢,主要包括彩色玻璃鑲嵌畫、抄本繪畫、祭壇畫和聖像畫等等。夏特爾大教堂的玻璃窗畫,是至今為止保存得最完整的彩色玻璃畫之一。哥特式抄本繪畫在羅馬式抄本繪畫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哥特式抄本繪畫的代表作如《英格堡詩篇抄本》、林堡兄弟的《貝里公爵豪華的日禱書》等等。
哥特式繪畫
夏特爾大教堂玻璃窗畫《聖母子與天使》
《聖母子與天使》 《聖母子與天使》
《英格堡詩篇抄本》
《英格堡詩篇抄本》 《英格堡詩篇抄本》
《貝里公爵豪華的日禱書》插圖
《貝里公爵豪華的日禱書》插圖 《貝里公爵豪華的日禱書》插圖

哥特式美術社會評價

學者潘諾夫斯基的研究《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指出了哥特式藝術、特別是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的發展是一種平行的現象,兩者間存在着一種關聯;潘諾夫斯基認為經院哲學的寫作模式類似於哥特式建築的結構,並使用“顯明”和“調和”來説明哥特式建築的效果與產生,經院哲學為哥特式建築的發展提供了神學上的依據。 [10] 
參考資料
  • 1.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 美術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第14頁
  • 2.    (美)克萊納編著;諸迪等譯,《加德納世界藝術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年,第488頁
  • 3.    王鏞:“哥特式美術”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06-29]
  • 4.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外國美術簡史》 (彩插增訂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4年,第42-46頁
  • 5.    詹森等著,《詹森藝術史》(第7版),藝術史組合翻譯實驗小組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第431頁
  • 6.    邵大箴主編,《圖式與精神 西方美術的歷史與審美》,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第111-112頁
  • 7.    歐文·潘諾夫斯基,陳平 譯,《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上)》,《新美術》,2011年,32(03):4-14
  • 8.    歐文·潘諾夫斯基,陳平 譯,《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上)》,《新美術》,2011年,32(04):30-42.
  • 9.    (美)克萊納編著;諸迪等譯,《加德納世界藝術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7年,第493頁
  • 10.    歐文·潘諾夫斯基(ErwinPanofsky),《哥特式建築與經院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