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

鎖定
《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是2016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梅維恆。
中文名
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
作    者
[美]梅維恆
原作品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譯    者
馬小悟、張治、劉文楠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7月
頁    數
1466 頁
定    價
218 元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13311144

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描繪了中國文學傳統的各類景象,且以世界文明史、文學史為參照。年代跨度自遠古迄當代,而敍述對象還包括了中國港澳台地區作家、海外華人的文學作品。首次按詩歌、散文、小説、戲劇等文學體裁為主題劃分篇章,而第一篇章總括介紹中國文學的關鍵要素。每篇章內容以時間為序,獨立成篇,其中涉及到的話題包括:相關作品的歷史背景、流行文化的影響、佛教的衝擊、女性的角色、與少數民族文學語言的交流,等等。
西方漢學界公認的中國文學史經典讀本
本書在英語世界享有極高的口碑,近年來一直是作為了解中國文學史的必備參考讀物;
重在闡述中國文學中的議題,省略了不必要的原文徵引,敍述流暢,也適合一般讀者閲讀;
主編梅維恆在國際漢學家享有極高的地位,他的博大、奇妙的視野使得這部著作的格局不同於現有的文學史著作。
全面敍述全球華人的文學創造,算得上是首部全球華人文學史。
季羨林生前推薦引進,出版社歷時十年周折*終翻譯出版
匯聚全球*漢學家,以國際化視野顛覆傳統研究方式
海外知名學者夏志清、宇文所安、康達維、顧彬、李歐梵、王德威、白亞仁、白安妮、何莫邪、柯慕白、施文林、劉禾等聯袂推薦 [1] 

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作者簡介

梅維恆(Victor H. Mair)
1943年生,哈佛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著名漢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系教授、賓大考古及人類學博物館顧問,還擔任京都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兼任教職;精通中文、日文、藏文和梵文,被認為是當代西方漢學界最具開拓精神的學人,著述宏豐,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語言文學、中古史、敦煌學。 [1] 

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圖書目錄

I 中文版序
III 引言
VII 序
XIII  致謝
001 導論:文人文化的起源和影響
第一編/基礎
第一章 語言和文字
第二章 神話
第三章 早期中國的哲學與文學
第四章 十三經
第五章 《詩經》和古代中國文學中的説教
第六章 超自然文學
第七章 幽默
第八章 諺語
第九章 佛教文學
第十章  道教作品
第十一章  文學中的女性
第二編/詩歌
第十二章 騷、賦、駢文和相關體裁
第十三章 公元前200至公元600年的詩歌
第十四章 唐詩
第十五章 詞
第十六章 宋詩
第十七章 元散曲
第十八章 元詩
第十九章 十四世紀的詩
第二十章 十五至十六世紀的詩
第二十一章 十七世紀的詩
第二十二章 十八至二十世紀早期的詩
第二十三章 清詞
第二十四章 現代詩
第二十五章 詩與畫
第三編/散文
第二十六章 史書的文學特徵
第二十七章 早期傳記
第二十八章 説明性散文
第二十九章 志怪
第三十章 遊記
第三十一章 筆記
第三十二章 二十世紀散文
第四編/小説
第三十三章  唐傳奇
第三十四章  話本小説
第三十五章  章回小説
第三十六章  傳統白話小説:不太知名的作品
第三十七章  晚期的文言小説
第三十八章  清末民初的小説(1897—1916)
第三十九章  二十世紀的小説
第四十章  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海峽兩岸的小説
下 卷
第五編/戲劇
第四十一章  傳統戲劇文學
第四十二章  二十世紀的話劇
第六編/註疏、批評和解釋
第四十三章  前現代散文文體的修辭
第四十四章  經學
第四十五章  文學理論和批評
第四十六章  傳統的小説評註
第七編/民間及周邊文學
第四十七章 樂府
第四十八章 敦煌文學
第四十九章 口頭程式傳統
第五十章 地區文學
第五十一章 少數民族文學
第五十二章 譯者的轉向:現代中國語言和小説的誕生
第五十三章 朝鮮對於中國文學的接受
第五十四章 日本對於中國文學的接受
第五十五章 越南對於中國文學的接受
附錄
中國朝代表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1] 
參考資料